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汉阳陵陶俑个个面带微笑 或与文景之治背景有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日,三峡博物馆,市民参观汉阳陵文物。 记者 邹飞 摄
  商报记者 刘晓娜 实习生 程世兴
  重庆商报讯 昨日,“汉景帝的地下王国——陕西汉阳陵文物特展”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开幕,展出了汉景帝的陵园里出土的120件套文物,其中以人物陶俑居多。有趣的是,这些陶俑几乎个个面带微笑。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31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问:为何陶俑面带笑意?
  答:处于文景之治太平盛世
  在展览现场,陕西汉阳陵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介绍,汉景帝的陵园阳陵是汉景帝刘启与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先后发掘出土的陶俑有5000多件。此次来渝展出的文物有120件套,包括各式人物陶俑、小型兵马俑、陶塑动物、生活器具、建筑材料、车马器具、兵器等,可以反映汉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记者注意到,人物陶俑大多面色平和,甚至露出笑意,“与秦始皇兵马俑冷酷的脸部表情相比,汉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笑,这或许与汉景帝时期文景之治的盛世背景有关。”侯宁彬说,也许正是文景之治时期的太平和幸福,深深印刻在了人物的面孔上。
  问:为何有的断臂裸体?
  答:衣服和木质手臂腐朽了
  此次展出的人物俑有两种,一种是裸体断臂,另一种则穿着完整的衣服。侯宁彬介绍,裸体陶俑是着衣式陶俑,陪葬时其实是有衣服的,而且穿的是丝帛,并且有可以活动的木制手臂,但由于长期埋于地下,衣物和木质手臂逐渐腐朽,出土时就变成“断臂裸体”了。而衣着完整的陶俑则是塑衣式彩绘陶俑,其衣服跟陶俑是一起的,通体施彩。
  “研究发现,着衣式陶俑可能是专为皇室随葬的级别较高的陪葬品,而一般的贵族大臣在未经皇帝特赐的情况下,只能陪葬带陶塑服饰的塑衣式陶俑。”侯宁彬说。
  问:什么叫“跽坐”?
  答:屁股坐在脚后跟上
  在zhongguo古代礼仪中,坐是很有讲究的。在展厅里,一个跽坐式乐技俑格外引人注目,这个乐技俑将屁股坐在脚后跟上,使用的是汉代标准的“跽坐”坐法。
  “西汉时期,人们会客都是跪在席子或榻和大床上,屁股放在脚后跟上,这叫跽坐。虽然不太舒服,但在正式场合下必须这样坐,否则就是失礼。”侯宁彬介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