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通讯:广东汕头澄海版画“红头船故乡”系乡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社汕头2月17日电 题:广东汕头澄海版画“红头船故乡”系乡情 
  作者 李怡青 吴宪
  地处粤东的广东汕头澄海是著名的侨乡,也是“版画艺术之乡”。
  记者16日走进澄海,采访了一对数十年坚持创作和传承版画艺术的夫妇,一探这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 
  由于版画具有可复制性,丁旭先夫妇的作品常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华人华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红头船故乡》,小小一副画中融进了红头船、樟林古港、莲花山、莱芜岛等潮汕人的共同记忆,“潮”味浓厚,而这一切都映在象征团圆的月亮上。
  zhongguo早期版画的画、刻、印相互分工,称复制版画,丁旭先与妻子杨燕娇钻研多年的则是20世纪30年代由鲁迅先生提倡的富有艺术创造性的创作版画。
  “我的老师陈望先生早年就曾进行民主内容的版画创作。后来还赴泰国,创作版画反映中泰人民的生活。”丁旭先介绍说。
  “很多老华侨离乡多年,希望这样的一副画能让他们找回对老家的回忆。”近些年,丁旭先夫妇更热衷于刻画潮汕本地的风土人情,“年纪越大越能体会到身边风景的美丽和珍贵”。
  在他们家中,工作室占了一大半的空间,木板、刻刀、画纸、油墨一应俱全,按丁旭先的说法是,灵感来了必须立刻开动,慢一刻就差一分。
  刻了几十年版画,夫妇俩已经记不清他们到底有多少作品,但最骄傲的还是一套获得第八届群星奖的《慈簧故居》版画。刀笔之下黑瓦白墙矗立,尽显岭南第一侨宅风采。
  “相比水墨国画,版画的创作十分辛苦,而且并没有多少经济效益,认真投入的人越来越少。”丁旭先担心这一艺术的传承。
  目前,汕头澄海还有数位版画家,但大多上了年纪,难觅年轻人身影。他们的孩子从小接受家庭的熏陶,但仍很少有人愿意继承版画艺术。
  妻子杨燕娇是小学教师,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版画的普及和教育。她说,“有很多孩子对版画感兴趣,而且也很有天赋,但由于学业的缘故,无法专注于这种需要花工夫的艺术。”(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