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汉字听写将办第3届 总导演:做文化类节目是个苦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晨报记者 陈 文
  2014年荧屏一度刮起文化类节目风,一夜之间各家电视台都办起了文化题材节目,蔚为壮观。然而到了今年,不少文化类节目偃旗息鼓,比起积极筹备第二季、第三季甚至第四季的娱乐类综艺节目,文化类节目极少能办到三届以上。作为当下zhongguo荧屏文化类节目的代表,日前,《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确定今年将举办第三届。
  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节目总导演关正文表示,做文化类节目是个苦活,如果单纯从商业利益和市场支撑来看,很多文化类节目都难以为继;但做文化类节目又是一趟漫长的苦旅,只有长寿的节目才是真正的好节目,“文化节目做不长,是制作人的错”。
  做文化类节目是个苦活
  3月22日,由《综艺报》主办的第八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榜在京揭晓。关正文凭借连续推出《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和《zhongguo成语大会》,当选第八届“年度制作人”。同时,由他领衔制作的《zhongguo成语大会》斩获年度文化节目奖。“这个奖项是对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认可,是季播类节目残酷竞争中收获的最可贵的支持和鼓励。”关正文说。
  “文化类节目的竞争对手是明星云集的娱乐节目。大家都在争取观众,争取广告,在市场上是平等的。但是,文化类节目显然并不具有天然的优势。很多娱乐节目只靠艺人名单,就能获得巨额广告的支持,而文化节目,即使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观众支持,其市场价值也很难迅速获得包括业内人士在内的普遍信任。所以,这是个苦活,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总是需要鲁迅先生呼吁的那种文化苦工。我们现在还配不上这个称号,但我们愿意做这些事,成为这样的人。”
  在市场和资本的巨大诱惑下,很多应运而生的节目选择随波逐流,只求快速拥有观众,却并不承担提供精神价值和精神力量的传播使命。关正文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忘记了电视作为精神产品的本质。没有认识价值、没有情感价值,只有消遣价值的文化产品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漂亮的数字,但这是统计学上的成就,抽空的却是文化的本质。我们的人均阅读率与欧美相比依然很低,这说明我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他们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当精神生活只剩下了娱乐的狂欢,大家就会回头寻找价值,喧嚣是短暂的,真正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早晚还是主流。”
  现象级不是目标,长寿才是
  在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大家都在强调内容为王,在关正文看来,真正为王的应该是产品内容中蕴含的精神价值。“现如今,产品的价值只被当作是市场的价值,但有理想的人不应该只看到这些。”
  不管是《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还是《zhongguo成语大会》, 关正文试图为zhongguo传统文化的电视表达找到新路径。事实上,文化类节目总是很容易被人唱衰,像《zhongguo成语大会》初创时便不被人看好,它虽与《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同出一门,但与汉字相比显然更缺乏大众热度。不过在关正文看来,zhongguo成语凝聚着历代哲人的思考,是观众了解zhongguo古代、现在和未来的一把钥匙。为了能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成语的智慧表现出来,在沿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zhongguo成语大会》 融入了流行世界的猜词游戏,比赛全程使用了2000多条成语,不仅有古代神话、历史故事、文学经典,还有民间口语和外来语等。全国有超过3万选手报名,筛选后有300多名参加比赛。
  没有苦情故事,没有明星艺人。在2014年娱乐红海中,《zhongguo成语大会》的表现令人振奋:共拥有5.59亿不重复计算的观众总量,取得平均收视率同时段全国排名第二的成绩;总决赛在当日同时段上星卫视节目中排名全国第一。同时,2014年,《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和《zhongguo成语大会》累计广告收益达2.4亿元,和娱乐节目动辄超过10亿元的进账相比,这个数字并不算高。“我们已经非常幸运了。市场有自己的规律,你只能接受。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长地活下去。很多大制作节目只求速生,不在乎速死。但一线的季播节目,像《zhongguo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和《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则已经进入了比拼耐力的阶段。现象级节目早已不是目标,长寿才是。”
  创新不能简单理解为弃旧
  “我们相信文化类节目比明星娱乐节目生命长,因为它有更高、更稳定的价值。只要活下去,10年之后文化节目的环境一定会比今天更好。”关正文说。
  纵观2013和2014两年,市场中相继出现了多档文化题材类节目,但绝大部分迅速遇冷,收视率更一路跌至谷底,就连不少娱乐节目也进入了“速生速朽”的快车道。如何延长节目的生命期,让节目保持被市场认同的良性状态,是电视人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在关正文看来,做不好老节目的人,也很难做好新节目;那些宣称观众总是喜新厌旧的人,是在为自己的后继乏力或不善于维护节目品牌找借口。在欧美等国家,很多王牌节目都拥有30年以上的历史。持之以恒的创新比爆发式的创新更重要,电视人不应总是把创新理解成抛弃旧品种、发明新品种。谁拥有品牌价值高、可持续生命力的节目,谁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节目做不长久是制作人的错。在将来,有文化的观众,会让没文化的导演丢掉饭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