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93岁老人汇编抗战时传唱歌曲 曾从事地下工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抗战年代,硝烟滚滚!那时,有浴血在前线的八路军战士,奋勇杀敌,也有在后方组织动员群众参加抗战的妇女同胞,她们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年93岁高龄的赵肖檀老人曾经就是其中一位,参加了妇救会,组织发动群众,传唱抗日歌曲,激励群众踊跃参军。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赵肖檀靠记忆写下当年传唱的歌曲,汇编成册,激励后人,勿忘历史。
  本报记者 张清华/文 本报记者 史晟全/图
  16岁自告奋勇参加妇救会
  5月14日上午,当记者来到赵肖檀老人居住的石家庄市范西路小学宿舍时,老人正在专心画画。见到有人进来,老人起身让记者坐下。打量屋内,虽然房子已有些年头了,但屋内收拾得干净、整洁。
  赵肖檀,是衡水市武邑县南云齐村人,掐指算来今年已是93岁高龄。但老人眼睛很好,也能够和人交流,思维清晰。“当年的事可多了,我这说起来就打不住了。”听说记者要了解当年她参加抗战的事情,老人欣然地聊了起来。“母亲不识字,但是送了我们兄妹三人上了学。”赵肖檀说,那时村里上学的女孩很少,但是母亲为了能让他们兄妹有出息,就将他们送进了学校。“我们那会儿都是说方言,教学的老师说普通话,很标准。”回忆起当年的事情,老人记忆犹新。“小学上了3年,打算盘,背三字经,后来还上了县游击师范学校,那会儿我算是有文化的。”
  1938年,年仅16岁的赵肖檀自己找到武邑县妇女抗日救国会。“鬼子是1938年年底到武邑的,听说鬼子要来了,想着自己也要做点啥,就找到了妇救会。”赵肖檀回忆,当时妇救会的负责人还问她有没有人介绍她来,“没有介绍人,我是自己愿意来的。”就这样,赵肖檀投身抗日。“还记得到妇救会的第一顿饭吃的是小米稀饭、馒头咸菜。那时候,有馒头吃已经很好了,平时根本吃不上。”
  组织传唱抗日歌曲激励群众参军
  赵肖檀说,妇救会有宣传部、组织部等分工部门,当时她被分到了组织部,而13岁的妹妹被分到了宣传部。“组织部主要负责组织群众,妹妹她们主要是宣传,唱抗日歌曲,不过我也会唱很多歌曲,那会随时随地都会唱。”“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屠杀,领土被强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亡国的条件,我们决不能接受。zhongguo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拿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生死已到最后关头,生死已到最后关头!”说着,老人就唱了起来。“这是《生死已到最后关头》的一首歌,激励群众参加抗战。”“其实有的歌曲没有正规的调,但传唱得也很广泛。”赵肖檀说,那会儿给群众讲大道理没有用,通过唱歌的形式吸引人们的注意,激励他们投身抗战。“比如《大刀进行曲》传唱后,很多群众就说我们没有大刀,但有铡刀、棍棒,一样可以打鬼子。”“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争生存就在这时候,争生存就在这时候,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我们抗战军队,不是孤军,奋勇向前时,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老人随口唱起了《大刀进行曲》,真是鼓舞人心的一首曲子。“那时候,除了组织群众之外,我就跟着宣传队学唱歌。”赵肖檀说,那时候,冀南文工团也会到各个地区教唱抗日歌曲。“吃饭前站着先唱完歌,才吃饭。”
  在赵肖檀的动员下,她的母亲也在村里组织成立了村妇救会,也将哥哥送去当了兵,参加抗日。
  那会儿就和鬼子“打游击”,鬼子扫荡的时候,就背着行囊跑到别的村,等他们走了再回来。“每家的炕底下就是地道入口,情况紧急的时候,就到地道里躲躲。”
  1943年入dang转而从事地下工作
  1938年底鬼子来到了武邑县,赵肖檀就亲眼看见过鬼子经常把村里的人召集起来,询问八路军的下落。“一般鬼子军官旁边都有翻译,也就是汉奸,帮日本人做事,要不说汉奸可恨呢。”
  赵肖檀回忆,一次鬼子到了村里以后,逐个搜查几个村子,却没有找到一个只有3户人家的韩家口村,就问怎么没有这个村。“如果不是汉奸通风报信,鬼子怎么知道还有这么小的一个村。”“鬼子到了村里,经常烧房子,祸害老百姓。”赵肖檀说,在鬼子还没来到武邑县的时候,她就和群众一块破路、挖城墙,就为的是不让鬼子的汽车通过,不让鬼子轻易攻城。
  1943年赵肖檀入了dang,由于上过学,被分到了牛家庄村小学任教,名义上是老师,其实帮助掩护组织。那会儿,很少有家长愿意送孩子去上学,赵肖檀就挨家挨户动员,终于有了30多个学生。“那会儿虽然没有课本,但也不学日本人的书本,上课时就拿出一张报纸,选一段积极向上的文章教学生学习。”
  除了教学生文化课外,赵肖檀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等到组织在村里开会的时候,她就带领孩子们站岗放哨。此外,还组织妇女做军鞋,筹军粮等,支援前线战士。
  汇编抗战歌曲,勿忘历史
  赵肖檀和教育事业结缘了一辈子,1956年,赵肖檀被调到石家庄十里铺当教员,1960年,时任西兆通中心校区校长的她,作为先进单位代表参加了石家庄专区文教卫生群英会。其后,她历任白佛小学、师大附小的校长,1982年,在石家庄市范西路小学支部书记的岗位上离休。在赵肖檀的影响下,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女也都从事了教育工作,可谓是一家三代都为了教育事业在奋斗。“母亲为人很善良,正直。”赵肖檀的长子师彦文说,母亲经常给儿女们讲抗战时期的故事,激励子女。“我退休后,也志愿做一些环保宣传方面的工作,为社会做点贡献。”“母亲胸怀宽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赵肖檀的小儿子师彦瑞说,母亲离休后,到老年大学学习了绘画,以此作为晚年生活的一种乐趣。“每天画三四个小时的画。”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赵肖檀将在抗日时期传唱的歌曲写了下来,再由师彦文输入电脑,打印汇编成册,题名为《抗日歌曲》,现已收录十余首歌曲。“这些歌曲也是抗战时期的宝贵财富,语言简洁有力,能表明人们的爱憎情感,保存下来可以激励后人。”“叫老乡你快去到战场上,快去把兵当。莫等日本鬼子来到咱家乡,老婆孩子遭了殃,你再去把兵当,你别说日本鬼子来不了,暂享快乐……”说着,赵肖檀唱起了抗日歌曲《快去把兵当》。老人的记忆力很好,能随口哼唱起很多当年的抗日歌曲。“不过有的词也记不住啦。”老人爽朗地笑着说。
  赵肖檀将平时收录的歌曲整理出了本抗日歌曲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