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原收藏者后人谈其舍命护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南京7月11日电 (盛捷 通讯员 刘华)7月10日,明代传奇医书《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下文简称:《补遗》)原图书收藏人王聘贤的后人、加拿圭尔夫大学王方矩教授将全套书籍的影印版本捐赠给zhongguo药科大学,说到这部存世孤本,王方矩感慨,其外公王聘贤曾多次舍命护书最终让这部国宝级医书保存了下来。
  翻开其中几卷,只见封面上有着“王聘贤”的白文方印或圆印,据此推断王聘贤曾是此书的收藏者。作为其外孙的王方矩介绍,王聘贤生前被人称为“黔之医怪”,去世前任贵州中医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省卫生厅副厅长。这套书正是外公重金收购,精心保存,最终慷慨捐献给国家的。
  “据我舅舅回忆外公‘从外人手中用重金赎回’这套书,但由于其母亲表示,家中从未经受过重大的失劫事件。而且当时也不大可能有人“绑票”一套古书来向外公勒索钱财。所以外人可能指的是外国人”,王方矩说,那时候有一段时间外公刻意提高了诊金,并在给病人的告示中他解释是急需一大笔钱买一套药书。据前辈家人由时间上等推算,该“药书”可能就是《补遗》。由于其外公一向家境富裕,但倾其所能仍不足以买回《补遗》,可见“外人”之要价不菲。
  这位《补遗》原收藏者王聘贤对这部书的重视超过了任何东西。王方矩透露,1939年2月4日日军首次空袭贵阳。前辈家人回忆,那天警报刚响,远处便传来了日军轰炸机的轰轰引擎声。慌乱之中,其外公什么细软都没有拿,只是提着这套书就出城去躲飞机。而在平日里,外公总是将这套书锁在家中最为安全的地方。
  “大约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外公家中接连几次来了盗贼。每次都没有什么东西被偷走。我外公则确信这盗贼是冲着《补遗》来的”,王方矩表示其外公十分清楚:这套书不但是非常有用的药学文献,而且有着巨大的收藏价值。在盗贼的几次光顾之后,外公就将《补遗》带到了中医研究所,锁在大保险柜里。
  据了解,1964年病重后,王聘贤念念不忘的是《补遗》和书房中的近万册医学藏书,还有他大量尚未出版的医学手稿,在第一次病危之后,王聘贤立下了遗嘱。将《补遗》,他所有的藏书,以及他本人的所有医学手稿,全部无偿地捐献给国家。
  此次捐赠的《补遗》虽说是影印版但是全部按照按原样彩色仿真影印出版的,现场可见,该书书封为黄绫,正文框廓为朱丝栏四周双边,粗朱口,正楷字体。各药前绝大多数药图上方有一图名,深蓝底,金边金字;绘画风格为明内府绘本。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因明代宫廷画师使用神奇的矿物画材,历经400余年的图像仍艳丽如新,层次分明。书中配以七言歌诀,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颇具参考价值。
  “《补遗》展示了各种炮制方法,其中包括净选、干燥、切制、粉碎、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以及童便制、火煅取沥、醋熏、制曲等一些特殊方法,药材经过炮制后解du增效,以前的本草书籍中无人物画,而该书将人作为一个篇目画出,以前的画书中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此书则将药农则划出,可以说‘接地气’”,zhongguo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教授马世平解释道。
  据悉,《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为存世孤本,现存zhongguo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经该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的专家考证,《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原有十四卷总目一卷,其绘成年代比现在享誉世界的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初刊本(1593)还要早2年。全书分作金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十部,共载药957种。1128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其中罕见的219幅炮制图,为zhongguo古本草(尤其是炮制工艺及设备)的研究,乃至古代美术研究,增添了大量极具学术价值的新材料。(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