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北京一明代石桥上积土一米深 仅露出两侧的望柱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古桥学者梁欣立先生在石桥考察摄/法制晚报记者 崔毅飞

法制晚报讯(记者 崔毅飞)门头沟区鲁家滩村附近的山林里隐匿着一座明代石桥,门头沟区文委已将此桥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但由于多年的山土淤积,桥面已完全被泥土覆盖,石桥变成了“土桥”。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梁欣立曾实地调研北京古桥240余座。门头沟鲁家滩的古石桥,虽偏僻隐蔽、知名度低,但其险峻的地势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日,记者随梁欣立赴现场考察看到,这座石桥横跨于沟涧之间,单孔石拱,桥长约20米,宽2.2米。淤积的泥土将桥面以及两侧的石栏板覆盖,仅露出两侧的望柱头。
  桥面的土堆上有一个大坑,透过大坑可以看出,淤土的厚度超过了1米,露出来的石护栏古朴精致。
  站在桥上俯瞰,桥面距离沟涧底约30米,难怪当地百姓称此地为“高桥寺”。但桥旁的寺庙已毁,古桥幸存了下来。
  梁欣立分析,寺庙被毁坏,来的人就少了,古桥也就日渐荒废,两侧高山滑落的泥土,将桥面覆盖,也反映出古桥的承重很好。这应该对古桥寿命影响不大,只可惜桥面和护栏无法示人。
  据记者了解,这座古桥系明代建造,门头沟区文委已将此桥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目前相关部门也已经注意到淤土问题的存在。
  图为古桥学者梁欣立先生在石桥考察(左图),由于淤土深厚,古桥仅露出两侧的望柱头(右图) 摄/记者 崔毅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