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天坛北神厨北宰牲亭将开放 清代彩绘“重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法制晚报讯(记者 田宝希)法制晚报讯(记者 耿学清)经过两年的大修和筹备,明天上午,备受关注的天坛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30年来首次对游客开放。记者上午了解到,展厅将免费开放,游客每人每天限领一次门票。同时,北神厨、北宰牲亭两处每日最高承载量合计为1000人,上下午各500人,每人持一张通票游览。
  回顾
  北神厨北宰牲亭修复
  天坛主要建筑修缮完成
  北神厨、北宰牲亭和祈年殿同期建于1420年,到现在已有595年历史。熟悉天坛的市民可能记得,在两年以前,北神厨、北宰牲亭院落各殿屋顶杂草丛生,尤其是北宰牲亭,很多老北京市民小时候把这当成“练胆儿”的地方,能钻进去再脸不红心不跳出来才够“胆儿肥”。
  据介绍,此前北神厨及北宰牲亭一直被社会单位占用,直到前年才回归天坛。这两处建筑始建于明朝,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修缮主要对屋顶、外立面进行油饰,以及对地面进行维修和更换。
  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修缮完成,代表着天坛现存主要建筑已经基本修缮一遍。从1995年修缮外坛墙开始,陆续完成了祈年殿、圜丘、皇穹宇建筑群以及斋宫、神乐署等建筑修缮保护。
  天坛文研室专家介绍,天坛公园内共有两处神厨及宰牲亭,分别位于圜丘坛东侧和祈谷坛东侧,北神厨和北宰牲亭实际上就是祈谷坛神厨、宰牲亭,位于天坛祈谷坛东部,长廊北面。宰牲亭就是宰杀牲畜的地方,但因为祭天用的牲畜不能动刀,所以也叫“打牲亭”。神厨在宰牲亭西侧,内设三个大殿,其中一个大殿皇帝要在里面行试笾豆(盛放祭祀食物的器皿)礼,也就是皇帝要来检查祭神的食物。本次修复工程自2013年8月正式开工,北京市文物局将其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项资金项目,依照修旧如故的原则,严格按照清代样式恢复原貌。
  上世纪中期,北神厨北殿也就是“神库”曾做过阅览室,为了室内光线充足,曾将槛墙从1.5米的高度降到1.2米,原本没有窗户的神库北墙也开了窗,大殿顶部还加了天花板。
  此次修缮在原槛墙基础上增加3层砖,恢复了槛墙原来高度,并拆掉了天花板,恢复了神库北墙原貌。
  让文保工作人员惊喜的是,在殿内拆除天花板后,屋梁上原有的清代彩绘显露出来,虽然经历岁月侵蚀,但彩绘色彩古韵浓郁,独一无二的皇家风范依然。
  这个意外发现,使得建筑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彩绘被原原本本地保留了下来,其他少部分内外檐彩绘也都依照清代规制进行了恢复,真实再现了清代建筑原有风貌。
  此外,在北宰牲亭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打开水磨石地面后,发现了下面旧时的毛血池、灶坑遗迹,经过清理,灶坑、烟道、水槽形态清晰可辨,于是就地保护起来。本次布展也把该遗迹作为展览的一部分进行展示,让游人对宰牲亭的形制功能有感性直观的认识。
  明天9时,天坛文物展正式开始,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同时开放。
  按照国家古建展陈的相关规定,天坛北神厨三个展厅、北宰牲亭一个展厅,每日合计最大容量为1000人。
  游客进入东天门后右转在北宰牲亭门口凭身份证免费领取门票后参观,每人每天凭身份证限领一次门票。北神厨在北宰牲亭西270米处,门票有两张副券。
  每日9:00—12:00、13:00—17:00期间,两处游客达到500人时开始限流。
  本版摄/记者 田宝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