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通讯:生活在中国最北端“华俄后裔”的幸福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额尔古纳12月31日电 题:通讯:生活在zhongguo最北端“华俄后裔”的幸福生活
  作者:张玮乌瑶吴微微
  “这几日恰逢zhongguo冰雪那达慕,来额尔古纳的客人也多了。”冬日的额尔古纳游客不少,31日,身着俄罗斯族传统服饰、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族小伙子和姑娘手捧美酒、列巴立于家门口,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地处中俄边境,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当地的俄罗斯族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zhongguo淘金和采伐男子与俄国女子“始而相见以为友,继而相爱以为婚”后繁衍生息的华俄后裔,目前已发展到第五、六代。
  据《呼伦贝尔志略》记载,近百年来,华俄后裔世代生活在古老的额尔古纳河畔,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有着明显欧洲人特征的俄罗斯族人依然保留着住俄式木刻楞房、洗桑拿、穿裙装、围头巾、烤列巴、做果酱等风俗习惯。俄罗斯民族以其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年轻的冬妮娅经营着一家俄罗斯风情旅馆,每天她都会亲自烤俄罗斯“列巴(面包)”,配着酸甜味的果酱送给客人当早点。她说,烤面包的手艺,是打小跟母亲学的。“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华俄后裔的民族传统流淌在我们血液中。”冬妮娅扑闪着蓝色的大眼睛,笑眯眯地向记者讲述道。
  俄罗斯族大姐辛丽萍是当地著名的风琴手。“为每位来额尔古纳的朋友拉琴就是我的职业,看着他们高兴,我们也特别高兴。”不年轻的她依旧热情好客,“欢迎更多游客来这里与我们共同歌唱、共同舞蹈,感受我们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额尔古纳市临江地区风景如画,以美丽的额尔古纳河畔风光闻名。当地聚集的俄罗斯族几乎家家都开家庭旅馆。据统计,当地现有家庭旅游户和家庭旅馆达57家,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这里的风景太美了,要么当年人们不舍得离开这里。”驴友奥蓝感慨道。
  临江区的李宝庆是汉族,他的妻子林玉琴是俄罗斯族,老两口一直经营家庭旅游。妻子的表哥、表姐都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每年都会抽时间回来,最近回来时候还说:“家乡的变化真大,真的赶上俄罗斯了。”
  “不一样的享受。”谈及额尔古纳俄罗斯民族的魅力时,额尔古纳市副市长邱革评表示,额尔古纳是zhongguo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最大的聚集地,至今这里的俄罗斯族家庭还保存着该民族完好的语言、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为了让当地7800余华俄后裔生活更加舒适便捷,当地政府正在努力完善农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据了解,2015年1—10月份额尔古纳旅游人数突破420万人次,收入近40亿元。凭借独特的民俗风情,该市还获得了“zhongguo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之称。(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