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医术 » 中药方剂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栝楼根丸_黄连-用量-摘录-处方-



核心提示:《圣惠》卷五十三:栝楼根丸【处方】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甘草3分(炙微赤,锉),黄连3分(去须),赤石脂半两,泽泻半两,石膏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心神虚烦躁闷。【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饮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五十三页首《圣惠》卷五十三:栝楼根丸【处方】栝楼根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1两(去须),泽泻1两,赤石脂半两,熟干地黄1两,石膏半两(细研),黄耆3分

原题:栝楼根丸
词频:制法,用量,摘录,处方,用法,黄连,页首,梧桐,功能主治,泽泻,消渴,上为,赤石脂,甘草,铅丹,麦门冬,菟丝子,牡蛎,乌梅


《圣惠》卷五十三: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甘草3分(炙微赤,锉),黄连3分(去须),赤石脂半两,泽泻半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心神虚烦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页首

《圣惠》卷五十三: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1两(去须),泽泻1两,赤石脂半两,熟干地黄1两,石膏半两(细研),黄耆3分(锉),黄丹3分,桑螵蛸2-7枚(微炒),子芩1两,龙骨3分,牡蛎1两(烧为粉),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消,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页首

《圣惠》卷五十三:栝楼根丸

【别名】铅黄丸

【处方】栝楼根3分,黄丹半两,葛根半两,黄连1两(去须)。

【制法】上为末,入黄丹,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过多,不知足限。

【用法用量】铅黄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页首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5两,王瓜根3两,铁粉(研)2两,苦参2两,黄连(去须)2两,朴消(研)2两,芒消(研)2两,白石英(研)1两,泽泻(锉)1两,龙胆1两,白英1两,水萍(焙)1两,菰根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焦热结,肠胃不通,引饮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早、晚食前用温米饮送下。稍增至20丸,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页首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锉)5两,黄连(去须)5两,知母(焙)5两,麦门冬(去心)5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页首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1两1分,铅丹(研)1两,干葛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4味,以2味捣罗为细末,与粉干葛、铅丹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后,虚热留滞,结成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页首

《普济方》卷一七八: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1两(去须),泽泻1两,赤石脂半两,熟干地黄1两,牡蛎1两(烧为灰),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杵为末)。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消,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八

页首

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四: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30斤。

【功能主治】二三年聋耳。

【用法用量】上细切,以水煮,用酿酒如常法。久久服之。甚良。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四

页首

《圣惠》卷二十七: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乌梅肉(微炒)1两。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入少许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烦热,口干舌燥,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绵裹,含咽津,1日4-5次。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页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