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医术 » 中药常识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浙地黄_柔毛-卵形-基部-唇裂-



核心提示:目录“浙地黄”在《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别名】鲜生地【来源】玄参科浙地黄RehmanniachingiiLi,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鼻衄,热病口干。0.4~1两。并外用治中耳炎:鲜生地捣汁滴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页首《中华本草》:浙地黄【拼音名】ZhèDìHuánɡ【别名】紫花地黄、鲜生地、蜜糖罐、野鲜地黄、天芥菜、秦氏地黄黄【

原题:浙地黄
词频:地黄,柔毛,卵形,基部,唇裂,生地,腺毛,根状茎,裂片,花柱,生境,花丝,玄参,分布,汇编,清热


目录“浙地黄”在《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

【别名】鲜生地

【来源】玄参科浙地黄Rehmannia chingii Li,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浙江。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鼻衄,热病口干。0.4~1两。

并外用治中耳炎:鲜生地捣汁滴耳。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中华本草》:浙地黄

【拼音名】Zhè Dì Huánɡ

【别名】紫花地黄、鲜生地、蜜糖罐、野鲜地黄、天芥菜、秦氏地黄黄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天目地黄的根状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hmannia chingii L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

【原形态】天目地黄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析被多细胞长柔毛。根茎肉质,黄褐色。茎单出或基部分枝。基生叶呈莲座状排列,叶片椭圆形,长6-12cm,宽3-6cm,纸质,两面疏被白色柔毛,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粗锯齿,先端钝或突尖,基部楔形,逐渐收缩成长2-7cm的具翅的柄;茎生叶外形与基生叶相似,向上渐变小。花单生;花梗长1-4cm,弯曲上升,与萼同被长柔毛及腺毛;萼齿5,披针形,先端略尖,后方2枚稍长;花冠紫红色,长5-7cm,外被长柔毛,上唇裂片长卵形,先端略尖,下唇裂片长椭圆形,中间裂片较柔毛,上唇裂片长卵形,先端略尖;下唇裂片长椭圆形,中间裂片较大;雄蕊后方1对稍短,花丝基部被短腺毛,前方一对稍长,花丝无毛;花室长圆形,基部叉开成一直线;花柱先端扩大,先端尖或钝圆。蒴果卵形,长.4cm,具宿存的花萼及花柱。种子多数,卵形,具网眼。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

【性味】味甘;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温热病高热烦躁;吐血衄血;口干;咽喉肿痛;中耳炎;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30g。外用:适量,捣烂青;或捣汁滴耳。

【摘录】《中华本草》

页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