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间万象 » 综合动态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复制”莫高窟之后 浙大又要3D打印云冈石窟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浙江在线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云冈石窟

浙江在线杭州5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李爱红)你能想象,远在西北沙漠的“东方艺术明珠”——敦煌莫高窟,会“原版”出现在江南水乡吗?在浙江大学内的浙江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试验基地,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就被利用数字技术“原样复制”,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新闻办发起2018年“教育环浙行”新闻采风活动,数十家媒体走进浙大敦煌复制窟,感受数字复制技术带来的这场视觉盛宴。据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甄岩介绍,复制窟在浙大可用于教学和科研,而接下来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推出的可移动拆卸的云冈12窟,目前正在3d打印阶段,可支持全球展览。

被“复制”的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原窟开凿于初唐。窟室为覆斗顶,西壁开一龛,存一佛二比丘二菩萨像。虽然经过后代重修,但其中迦叶及菩萨像的下半身,均较好保留了初唐时的风貌,是研究初唐时期塑像的标准作品。

复制窟由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和敦煌合作,历时4年修建完成,其采用1:1比例尺寸,石窟形制按三维数据精确重建。壁画采用宣纸喷绘,附于泥底地仗层上,最大程度还原了原窟的色彩与质感。“宣纸是特地从台湾采购的,当时据说是一百年保真,基本上不会褪色。”甄岩告诉记者。

壁画的拍摄和采集由浙大自主研发的“石窟壁画高保真数字化扫描设备”完成。第一代壁画扫描设备进入莫高窟的工程化应用始于2008年,“那时候的设备没有现在先进,有些死角的地方不方便采集,当时是人工手持相机拍摄完成的。” 甄岩说。

扫描拍摄完成后的照片要经过后期处理,图像拼接,才能形成最终的高分辨率完整图像。“为了使图像呈现更清晰,拼接时照片保持30%~50%的重合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石窟壁画高保真数字化扫描设备已更新到了第四代,可对洞窟壁画和馆藏书画进行高保真自动化非接触采集并完成自动拼接,扫描高度可达4.2m。

“文物的消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经过很多年之后,通过我们的数据还可以看到它原来的面貌。这一技术还可以运用在文物修复、科研等方面。”甄岩告诉记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