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旧时中元祭祖需包裹纸钱写上神祗祖先通讯地址后焚_中元-中元节-祭祖-土地-祭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大唐星沙日记 墨鱼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本文摘自自媒体号:大唐星沙日记,作者:墨鱼,原题:拿不准通讯地址的中元节包裹图片来自御用摄影师童声杨同学,么么哒。1中元祭祖的习俗起源于何时,我没有查阅过资料,因为明末张岱有散文名篇《

本文摘自自媒体号:大唐星沙日记,作者:墨鱼,原题:拿不准通讯地址的中元节包裹

图片来自御用摄影师童声杨同学,么么哒。

1

中元祭祖的习俗起源于何时,我没有查阅过资料,因为明末张岱有散文名篇《西湖七月半》,写的都是嬉闹玩乐的景致,我想当然觉得,那会儿中元节是不必祭祖的,后来却发现想错了。

同为明末人的祁彪佳,在日记中分明记录了中元午间祭祖,晚上去寺庙焚香,可见这习惯至少有几百年了。

再查清代做过封疆大吏的李星沅、王文韶、李兴锐日记,也都有中元祭祖的记录。

李星沅是本乡的先贤,王文韶是杭州人,做过湖南巡抚,李兴锐则是湖南浏阳人,官至署理两江总督,他们都简略记载过中元节的仪礼,大致是在午间祭祀。

照清代礼制,国家“大祀十有三、中祀十有二,群祀五十有三”,地方官员每月初一、十五,需要到各处祭拜场所行香,如万寿宫、文庙、武庙、文昌宫、龙王庙、城隍庙等,依时而定。

中元节这一天,官员们同样会到武庙或文昌宫行香祭拜,李星沅和王文韶在地方任职时间很长,日记也详实,这一天的祭祀,除非出差,都是不曾漏过的。特别是在做了封疆大吏之后,需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更不能疏忽。

中元祭祖与国家任务相抵触怎么办呢,有一个折中的法子,就是将祭祀日期提前几天,民间也有一些将祭祀日期提前的,想必就是受了这种做法的影响。

2

中元节这样的道教节日,后来和佛教盂兰盆节合流,最终变成现在的模样,大概也费了不少年头,各地风俗不一,也是很好理解的。

中元节,我们本地习俗是烧包封,买来钱纸,装入白色印字的信封里,写上地址,点好香烛,拿几样祭品供上,在水边将钱纸包封焚化即可。

讲究的或许有羊酒果盘,花红表礼,但我家一直寄寓外地,很少这样做。

往年,写包封这个活照例是我来做的,钱纸香烛,一般店里买不着,反倒菜市场会有摊贩售卖,因为这个缘故,我对菜市场很有些敬意。

钱纸也称纸钱,很粗糙的一叠黄表纸,拿铁錾敲打出铜钱印子,我无意中见人做过一次,叮叮哒哒,像敲麦芽糖。

黄表纸凿出铜钱印,就有了灵异的味道,论斤卖。另外还要写包封,同样是粗糙的白纸,朱墨两色套印,左中右三竖行,类似写信封。

我研了墨水,像做完形填空一样,往上写字:

维公元某某年中元之期,虔具冥钞

故祖显考老大人、显妣老孺人冥中受用

背后再写上一个硕大的“封”字,就可以了,胶水这些都不必要用的。

让我为难的是,填空内容中有一栏需要写上地址,从十七年直到文革,风云迭起,菩萨正是革命对象,土地庙都被拆掉,父亲也不太确定家中属于哪位土地辖区,这就成了问题。

我们那附近有两尊土地神,其一讳盖木神土地,其一讳保安堂土地,两位都填写过,虽然物理距离上相隔不远,但幽冥窅渺,我写的时候难免心下惴惴。

万一要是写错了,会不会盖上“查无此人”的大戳,给退回来?

这事我担心了很多年,后来大概打电话问明白了吧。

最后是烧包,也有些讲究,底下垫稻草,摆得整整齐齐,一不好往上头倒油助燃,二不好中途拨动,利利索索烧成灰烬,据说是吉兆,如果再来一阵小旋风,火借风势,就更好了。

一整套仪式做下来,还是要花些心思的,每次操作,都会不由自主地祭如在,我也宁可相信这些装满钱纸的信封,会很快寄送到土地爷的小庙里,然后各家各户老人兴致勃勃领走,拿去买吃的。

这种朴素的愿望,大概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最后的一点虔诚了。

我搬过很多次家,去了很多地方,快递地址都换了好些,唯一记得牢牢实实的,还是盖木神土地和保安堂土地,总觉得那儿有座大房子,每家每户,都有个专用的邮箱。

要是真有这一切,该多好呀。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