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论语》求知:“礼之用和为贵”_礼制-太平-天子-求和-君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学新逻辑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原文】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null

【原文】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null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求和为终极目标。古代先圣君王制礼治国,最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古人治国不论大事小事都以要以求和为目标来实行,偶而也会有行不通时。这时,如果只是为求和而和,却不以礼来节制,同样也是不可行的。”

null

【求知】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礼的制定是以求和为目标的。礼与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礼是和实现,和是礼的目标。不以和为依归的礼是没有意义的,和没有礼的制度也是不可行的。但是我们现在要问的问题是,什么是和?如果从文字翻译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和翻译为和谐\调和\协调。但是如果我们抽象的理解这个字,我们并不能够充分理解这句话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我们首先要看,什么是礼?古人为什么制礼?在周代,统治上层有天子,诸侯国君主,卿大夫,士等不同的等级。自武王灭商,周公东征之后,及至成康之世,是周代最鼎盛之时期。其时,周天子权力稳固,诸侯摄服,天下得以太平。周公制礼作乐,为得是稳定西周太平的社会局面,礼制实质上规范了封建等级社会中不同社会阶级的权利与义务。比如,天子有天子的特定礼制和音乐,君主有君主特定的礼制与音乐,而且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礼制和音乐是不能相用的。如果君主执行天子的礼制或演奏天子的音乐,就被视为篡逆或大逆不道的事情。

null

很明显,如果不同的社会阶层,谨遵本阶层特定的礼制,而不敢篡越,那么天下就应当是一个太平的局面。那么,所谓的和指得就应当是以礼制而实现的太平局面。所以,和应当有太平\和平的意义。不同的阶层之间,以礼相交,比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所以和亦有和谐之义。礼是用来稳定社会秩序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就体现为和。所以和的意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比如,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政由天子就是和的体现,政由大夫就是失和的体现。所以理解往往在字外,而不是字中。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