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思想家的严谨生活与温馨亲情:韦政通孙女忆祖父_爷爷-奶奶-生活-这一-自己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凤凰网国学  作者:韦心怡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这是韦政通先生的孙女韦心怡写在韦先生将要出版的遗著后面的话语,先生生前已将书稿交给水牛出版社,未及见到自己今生最后一部著作的出版,先生就远行了。文中所用韦心怡所提供的照片,部分反应了韦

这是韦政通先生的孙女韦心怡写在韦先生将要出版的遗著后面的话语,先生生前已将书稿交给水牛出版社,未及见到自己今生最后一部著作的出版,先生就远行了。文中所用韦心怡所提供的照片,部分反应了韦政通先生家庭生活的一面。

韦政通先生与童年韦心怡合影

韦政通对其他人来说,是个思想家及哲学家,对我而言,是爷爷,也是父亲。

打从出生后由爷爷从医院抱着返家, 到出社会后自组家庭的这一段二十多年的时光, 应该是我人生中最无忧且怀念的生命片段。

我现在仍记得的一首童谣:小青蛙,是爷爷亲口一句一句教导我,哼唱给我听的。他慈祥如洪钟的声音, 配合着逗趣的歌词, 直到现在, 每当我遇到困难或烦心的事情之际, 总不时的想到当年简单真实的亲情, 心中就会涌出一股力量, 无形的支撑着我的脊梁, 让我勇敢的继续迈进我的人生.

在我读幼儿园时期,每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娃娃车便会准时抵达家门口。 当老师将车门拉开之际,我总会看见爷爷堆着满脸的微笑,用力地敞开双臂,迎接我回家。 四层楼的阶梯, 他抱着小班的我, 小心翼翼地往上爬, 我从来未曾听过他喊累。

一起和奶奶用完中饭小憩过后,我们便开始了午后的说故事时间。爷爷总会让我坐在他的腿上,听他道着从来不重复的精彩故事。无需剧本,也不讲二十四孝、孔融让梨之类的桥段,因为他总以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真情流露是很自然的事,zhongguo人所谓的孝与顺, 对后辈的生命而言, 无形枷锁过于沉重。

我很庆幸能有一位开明如他的长者, 这一生, 我们只要认真的爱着, 关照着彼此, 已经足够。

意犹未竟未完待续的故事时间结束后, 我们爷孙俩便会一起牵着手到后山散步、喂小鸡吃米, 做些简单运动, 接着准备用晚餐, 依着他们,直到就寝。

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规律、稳定的步调中度过的,爷爷奶奶就如同我的亲生父母亲一般,宽容呵护耐心的陪着我慢慢长大。

我知道, 他们的爱一直都在, 从他们的对待, 我也学习到, 真实的爱, 永远会有一种坚持。

韦政通先生与家人生活照

守恒严谨的生活作息,仅凭借一只眼睛做学问

对于爷爷在学术上的地位与成就,儿时的我其实了解有限.只知道爷爷的治学态度相当严谨,一天早中晚三个时段皆都平均的分配在做学问上。记得爷爷曾告诉过我,他儿时因为直视太阳,导致一只眼睛将近全盲,后来仅能依靠另一只眼睛来读书、写字。他的一生,就靠着一只眼睛以及那枝铿锵有力的笔,不间断的做了七,八十年的学问,一笔一画地刻划下自身的思想以及对社会的关怀。

爷爷每读到一本好书,他不仅画重点,还会将读书索引亲笔记在一张张A4大小的纸上,并用铁夹分别夹齐、整理,再用自己的架构做思考分类。他常会推荐人看书,但绝不买书送人,他常说:“买书钱,是绝对不需要省的。买书, 更是对作者至高的尊重.”

台湾知名艺术史学者何怀硕先生曾在爷爷的著作《智慧不老》序言中提到:“德国诗人海涅写康德穿灰衣、持手杖出现家门,然后在菩提树的林荫小径去散步,邻居就知道准是下午三点半。这个故事太有名了。我的哲学家朋友韦政通生活作息的严饬、守恒近似康德,拘絜、单调、却造就深刻、丰富。”

何先生用文字相当贴切地呈现爷爷一生守恒严谨的生活样貌,而我这个小孙女在一旁跟着思想家爷爷生活,更是感受至深。爷爷每日的生活作息是:早晨五点半起床,喝点温开水后,就沿着大埤湖公园或在家中庭回廊走上几圈的路, 再佐以半个小时左右的气功。 接着, 阅报吃早餐,然后开始第一阶段的学问。

中餐饭后小憩结束,紧接着他第二阶段阅读写作的时刻。

晚餐前的一个小时再做些小运动, 听听音乐稍作休憩, 约莫傍晚六点准时放饭;饭后盆浴, 观看新闻或专访, 再做学问, 睡前高粱配小菜, 十一点以前就寝。

他的日常,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我常常觉得他的生活可能比西典军校还要严谨. 丝毫无乐趣可言. 更令我不解的是, 他本人还身在其中怡然自得。

但也许就是因为这些日复一日规律的堆栈, 我看到了重复的力量。这种力量成就了他毕生引以为傲的学问, 无论在思想或生活上, 他都拥有自律后全然的ziyou。

爷爷的自律还体现在生活中的不同面向,例如早餐:一颗白煮蛋、一片吐司或芝麻包、一杯牛奶或麦片,再搭配一份zhongguo时报随餐阅读,这样固定的生活模式直到他九十多岁时从未改变。当时年轻气盛时的我对这一成不变的早餐,曾经反感至极,甚至每到了差不多的时间就想要快闪逃离, 但是出门前还是被留步叮嘱,至少要把蛋带走。

回首过往, 现今人生走到现在这个阶段,我才渐渐明了,那每日一颗的白煮蛋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平实却也隽永的关爱。他的重复,也牢牢捍卫住了我们的健康。

韦政通先生与韦心怡游览日月潭留影

天地间的真人,从里到外追求一致

爷爷的治学严谨也体现在平日生活与做人做事上。举例来说,他每日规律的生活作息不容任何人轻易干扰,即使是亲密如女儿的我在结婚后,偶尔想要回家拜访,都应该要提前报备,尽量不贸然到访。倘若有人到爷爷家中作客,不慎罹患感冒而未事先告知,他也会请对方直接回家休息,择日再聚。爷爷并非不爱与人亲近,更不是孤僻之人,相反的,他喜欢结交朋友,更常勉励照顾青年后进,他只是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步调,担心生病后会造成家人的负担, 或是延误做学问的进度, 希望我们勿因一时图便影响他人。爷爷总是说:每个人都要为别人设想,不能因为自己的无心而造成别人的困扰。

爷爷对于时间有一种异常的执着,他认为守时, 是身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倘若有人约了他,到了约定时间却未出现,原则上他都会马上掉头就走,丝毫不愿浪费时间等候。上馆子用餐,也必定事前订位. 爷爷对于时间的珍惜与对待方式, 不讳言的说, 对年轻时的我而言, 常会产生一种窒息的压迫感。

爷爷对于事情的慎重,小到甚至连看电视节都会预先查看节目表. 他在小时候常提点我应当谨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人生岂能随随便便。我想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对他并不宽容, 只有严谨应对, 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不过他的直白坦率有时也常让我们感到尴尬. 例如到餐厅吃饭, 如果遇到不合口味的菜或是环境不如他意,便会毫不掩饰的直接批评,他不隐藏自己的好恶, 也不在意旁人的眼光。我曾经三番两次劝阻, 但他总很正经地说, 有检讨才会有进步, 我希望他们更好。

凡此种种,乍听之下可能会觉得爷爷有点不近人情,然而,若是了解他的人就能明白, 律己或律人, 他并无两套标准。

爷爷的真,还体现在对外的为人处事上。对待他人,无论是市场上的菜贩、来家里修缮电器的水电工、小区管理员、学术界的知名学者或学术后进等,都是那样的真诚,平等与谦和。他就是这样一个从里到外都始终如一又纯粹的人,对照现今现实功利的社会, 更能体现出他性格中的难能可贵。

温馨时刻:韦政通先生与韦心怡“搞怪”合影

忠于自我选择,爱其所择.

在我念大学的时候,才不经意地从一些泛黄的照片与奶奶的口中知道自己和爷爷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作者自注:心怡的父亲是韦夫人与前夫的孩子)。当下我真的好惊讶, 更多些惶恐,惊的是,他怎会待我如此的好, 恐的是, 他会不会自此之后不再像过去那般爱我。心情的确上下起伏了好一段时间,后来才发现,其实我真的多虑了。当他决定爱奶奶之际, 他已经爱她的全部。

爷爷不仅把我从小拉拔长大,也从年轻到年老时真心守护、照顾着奶奶。读者们在本书中读到爷爷和奶奶年轻时不顾社会风俗决心在一起的事,我是某一次和外子陪爷爷在故宫吃饭时才得知。对奶奶来说,她的第二次婚姻是极其幸福的,因为她遇到一个真心爱她、懂她,宠她而且愿意成就她的人。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从他们身上的例子, 我看见婚姻的美好。

爷爷在照顾奶奶晚年在病榻上的情感更是让人动容。有近一年的时间,奶奶生病住在台北振兴医院。每天早上,爷爷都会从家里亲手备好鸡蛋,水果,面包,从内湖搭车到医院,赶在六点半陪她一起共进早餐。只因为奶奶习惯吃家里准备的。在奶奶卧床的六年期间,他也推辞了众多重要的国际学术研究盛会及许多大学的邀约。他曾跟我说过, 他已经守护奶奶将近一辈子, 不能在她最后的晚年留下任何遗憾. 这是他心甘情愿对老伴深情的坚持。

生也孤独、死也孤独.ziyou是天道

当得知爷爷发生车祸的消息时,我和先生立刻从竹北赶到台北三总。一走进急诊室, ,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

当下, 我鼻酸语塞. 他还是先挂念自己麻烦了别人,就算如此危急,就算这个别人其实是他最亲近的家人。

在医院的这几个小时,爷爷的神智非常清楚,嘱咐我们的待办事项也巨细靡遗, 原本以为状况稳定后就可以转院,殊不知没多久后,爷爷开始说气呼不上来、身体不舒服。我们一直帮他擦汗、调整床,试图让他慢慢吸气、呼气。但当他说完:“我眼睛看不见了。”之后, 他的一切生命迹象就渐渐趋缓, 直至医疗仪表显示归零。 全程约莫半个小时左右。

他的后事我们遵照他生前的意愿,不使用任何急救侵入性治疗,让他以最少的痛苦, 尊严的离去, 尽速火化、低调从简. 任何形于外的仪式, 就他而言, 都会麻烦到别人. 我知道从今年的八月五日凌晨三点半起, 他这一生, 将永远不再麻烦任何人。

爷爷这一生鲜少上医院看病,为了维持健康, 他尽全力保持规律的生活, 注重饮养, 持续锻炼体魄。因为他清楚的知道, 只有自律, 才能在思想与形体上获得全然真正的ziyou。

我曾对爷爷说:“我好害怕面对你有一天终要离开我。”但爷爷却边笑边摸着我的头对我说:“当这一天来临时,你应该为我感到开心才是, 因为现在的我, 已经做好日日是死日的准备, 我每一天, 都是个日日新,又日新的新人.我活得快乐充实且意犹未尽。”也就是他这些言犹在耳的话语, 鼓励着我勇敢去面对他意外过世的低潮遗憾。

温馨时刻:韦政通先生与韦心怡“搞怪”合影

这本书,献给天上我最敬爱的爷爷

爷爷生前曾在一次餐叙中提到, 他将要出版一本令人跌破眼镜的新书, 风格与先前出过的三十多本书籍迥异. 当下我们听了其实不以为意, 因为他出新书, 也不是第一次了。 没想到, 因为这次他千算万计划也没料想到的意外, 让我很意外的参与了此本书籍的出版。

失去了原著的指导与叮嘱, 却也有缘的结识了罗文嘉大哥, 编辑丽瑾小姐, 更十分感谢爷爷的学生柳恒小姐协助参与拼凑爷爷学术上我们未竟的明白。

整个还原的过程, 他还是没有让大家失望, 他真的很真诚且一致。

爷爷守恒,自律,坚持,孤独,全然贯彻哲学即是生活。

期盼这本他唯一没有参与产出的新书, 能够带领读者或多或少进入韦政通的一段人生。

哲学乍听之下很艰涩,其实也很简单:

好好生活,好好活着。

爷爷其实只想教会我,能够好好活着,真好。

韦政通先生生活照

补记:

爷爷过世后一周, 当我凌晨看见手机里陈复老师的讯息, 是有关两岸学术界的好朋友、 学生们将在9月16日帮他举办一场追思会之后, 又迷迷糊糊地去瞇了一会儿。

清早起床, 脑中立刻浮出一段清晰的画面与对话, 真实感彷佛有如他刚说完后离开。爷爷在梦中微笑地跟我说: “我好开心,有这么多人爱我。”

我还逗弄的酸他说: “你不是一身傲骨, 很怕麻烦别人吗?很会装呢你! ”

我知道爷爷一直没有离开:思想不死, 智慧不老。

但我真的,好想念他!

相关链接:

韦政通先生追思会剪影 两岸学人合唱沧海一声笑(图)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