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道学仙山术 » 内功心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内家拳粗谈_推手-手臂-肌肉-训练-



核心提示:一扇紧锁的大门,没有带钥匙不能打开它,而你又必须马上进去,那就要选择破门而入,怎样破呢?普通的人都会选择肩撞,而不会选择拳打或者掌击,可见肩撞的力量比拳掌的力量大了不知多少。如果我们的拳掌能够使出肩撞的力量,那么我们就是名副其实的重拳手了,而内家拳的训练目的就是要达到拳掌也如肩撞的想效果。标准的出拳路线就是蹬腿、扭腰、撞肩、伸臂,其目的是为了产生整体的打击效果,但是这样做能真正的“整”吗?内家拳的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力量都产生与肌肉的

原题:内家拳粗谈
词频:内家,推手,技术,手臂,训练,肌肉,击打,拳手,平衡,拳击,搭手,身体,头部,散打,之力


 一扇紧锁的大门,没有带钥匙不能打开它,而你又必须马上进去,那就要选择破门而入,怎样破呢?普通的人都会选择肩撞,而不会选择拳打或者掌击,可见肩撞的力量比拳掌的力量大了不知多少。如果我们的拳掌能够使出肩撞的力量,那么我们就是名副其实的重拳手了,而内家拳的训练目的就是要达到拳掌也如肩撞的想效果。
  标准的出拳路线就是蹬腿、扭腰、撞肩、伸臂,其目的是为了产生整体的打击效果,但是这样做能真正的“整”吗?内家拳的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力量都产生与肌肉的收缩”是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大家所公认。但内家拳却有自己独特的力学理论,其能量来源当然不是“气”,也不主要是依靠肌肉,当拳击中对方的时候,常见的做法是手腕和手背的肌肉在那瞬间高度紧张,以求达到最佳的杀伤效果,这就是未打到目标时是放松的,而打到目标时猛然紧固,这是拳击散打公认的击打的发力方式。然而只要手臂肌肉用力,它就需要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支点,然后再作用与对方,支点越稳固手臂发力也就越充分,那么蹬腿、转腰、撞肩所产生的惯性也就仅仅起到加固支点的作用,击打发力的主要工作终究还是依靠手臂完成,所以拳击散打的打法就需要加强手臂力量,腿部腰部力量训练用于加固支点,手臂力量训练(包括腕力)则担当实施击打的主角,于是都在加强了各部位的肌肉力量练,是“一切力量来源与肌肉的收缩”这一原则的体现。
  而内家拳的发力原则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很小的局部,也就是拳掌具有肩撞的力量这一问题来进行初步探讨。既然普通人的肩撞都具有如此力量,毫不亚于拳击高手重拳的力量,那么内家拳只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肩撞的力量如何通过手臂作用到目标上。原则之一,就是身体不能再成为手臂的发力支点,因此手臂的肌肉就不能直接参加对方的作用,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手臂的肌肉力量只要不作用与对方身体,也就不会反作用于自己的肩头,从而阻碍了肩撞的力量,就好比我们的手臂是一根木棍,我们的肩撞木棍的一头,另一头就会承受整个肩撞的力量,因为木棍本身不会发力,所以它对肩撞的力量就不会产生阻碍和损耗,因此接下来原则之二,就是要我们的手臂达到一个木棍的效果,腕部、和整个臂部的肌肉只须用很小的力量稳定各个关节(腕肘肩),使其在承受肩部撞击力量时不弯曲打折,以至于泄耗肩撞的力量,也就是传统武术里所说的“懈”。一张纸很软,不能承受什么力,但把它卷成纸筒后,纸筒两端的承受能力大大增加,内家拳在完成击打过程中手臂肌肉仅仅参加“卷纸筒”的工作,以便完成肩撞的力量毫无损耗的作用在目标身上,实践中,这个“卷子筒”的力量需求是很小很小的,所以表面上看见内家拳手发拳时手臂用力很小,看上去很松软,而正是这种“松软”对于目标实施了沉重的肩撞打击(通过手臂),当然这是种较高的技巧,需要一定的训练,但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原理弄懂了再加上仔细揣摩(尤其是通过推手)反复实践,就一定能初窥门径。
  由上述可以看出,身体其他部分的肌肉力量无论有多大也不能直接作用与目标,作用与目标的主要力量只能依赖手臂,手臂的力量有多大,作用与对方的力量极限也就是多大,身体其他部分的肌肉力量,是很难真正帮上忙的,(蹬腿转腰撞肩的力量再大,手臂的肌肉力量不能承受,它自己也会把这部分力量泄掉的),而手臂的肌肉力量再训练、再强壮,也不能超过一个体格相当的普通人肩撞的力量。
  以上的探讨只是内家拳技击很粗浅的部分,笔者只是想抛砖引玉,能对未入门径的爱好者在训练上有所提示。我们训练的经验是,站桩、试力、推手等传统训练方式(正确的)确实有效,不需肌肉力量训练,靠那些所谓“软绵绵的、慢吞吞的”的东西也能收到不亚于外家拳训练的效果。(关于这些训练手段的问题,以后有机会还可慢慢探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内家拳粗谈2
 内家拳的训练首重力量,在力量和速度上取得绝对优势,是其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我们强调的是不注重肌肉力量的训练,请注意,是肌肉的力量,但绝不是说不训练力量,要练,而且要练得很棒,但力量的来源主要部分不来自肌肉,这一点在上文中已强调,如果认为肌肉力量不大,就不能产生大力,这就不是内家拳的观点,站桩是力量训练手段之一,但它训练的不是肌肉的力量,当然再强调一下,更不是“气”。
拳法要产生攻击效果,当然需要相应的能量,对与内家拳普遍的两种关点,一是认为内家拳依靠内气作为能量,一是认为只有肌肉收缩产生能量,二者非此即彼,以至于相信内家拳的人也就走进了一个神乎其神的虚幻世界,而后者因为不相信什么“内气”继而只能对内家拳持否定态度,认为除了泰拳、拳击、散打等现代搏击功夫才是真实有效的。除了虚幻的内气、肌肉的收缩还有没有第三种产生能量的方式,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人的体重来至于地心引力,这体重的重力不就是很大的能量吗?两个相同体重的人,无论一个多么年轻力壮,而另一个年老体弱,在他们的双脚下对地面产生的压力都是相同的。比如要用手掌拍碎一个核桃,不是特别的年轻力壮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用脚踩,一个年老体弱者也是小事一桩,因为他能借助到他的体重,可见体重的运用是多么具有价值,既然体重的能量这么大,为什么不设法利用,使之能转移到我们攻击的手上,而非要依赖肌肉的训练呢?朋友们可能会问重力的作用方向是向下的,怎么能可能转移呢?但只要学过初中的物力力学知识就会懂得反作用力的道理,体重给地面一个压力,地面同样也会给身体一个大小相同的反作用力,如果人的身体是液体,这个反作用力将一直传导到人的头上;站立的人体其身上的肌肉不停的运作,每一个运作都是需要寻早支点的,哪里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哪里就会阻碍地面反作用力的传导,如果全身尽可能放松(除骨骼必要的支撑外),地面反作用力就能尽量多的传至头,这就是内家拳松沉的原理。有了向上的力量,那么水平方向呢?笔者不想费太多的文笔,只想打一个比方,有种木偶玩具一拉木偶下面的绳,手脚就会抬起来,在人体放松的情况下(通过训练的真松)自身体重向下的力和向上反作用的力上下相争,也就产生了木偶拉绳的效果,肩上的两臂在通过训练的“松”的引导下,也会象木偶的两臂抬起来一样,传导体重的反作用力。
内家拳初级的训练,就是训练体重的传导,起目的是为达到双手作用目标时,有如下踩的力量,其最高目标是,自身的体重有多重,手就有多大的力量,一个人的体重百十斤,最起码等同于一个电冰箱,如果对上接到你的手臂,就如同单臂抬起一个电冰箱一样,他不感到你有千斤之力才怪。如果训练技术不够,体重反作用力不能全部传导,也起码有几十斤,对方与你接手,也如同在玩一个巨大的哑铃,他同样感觉你力大无穷不能招架。
 站桩中的放松是在静止状态下对这种体重反作用力传导技术的摸索,因此在真正放松的状态下,是能够感到拉伸自己脖颈的力量,开始很细微,进而较清晰,接下来就要同样用放松的方式引导这种力量传导环抱的两臂,一旦技术较为成熟,就可做初步的静止试力,让别人压向你的两臂,你就可以开始尝试不用手臂上抬,而是不断下落身体,以增加体重的反向传导引向手臂,其结果是,看似松软的双臂轻易的接住对方的压力,身体下落得越厉害,手臂承受的力也就越大,只不过对于高手,由于技术相当熟练,在外型上是不容易看出这种变化的。
 关于身体的放松,其作用和目的绝不仅限于此,但就内家拳力量的训练,这是真实而科学的解释。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越松软的物质越利于传导(相信大家也知道机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这就是内家拳看是软绵绵的东西,他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在接住目标的那个点上,拥有和体重一样甚至比体重更大的力量(如运用惯性原理)。大家都常说点紧身松,其实两者不是并列的,而是原因与结果,通过身松实现点紧。所谓的点紧,是自己的手接触目标的那个点力量巨大。

内家拳粗谈3
在网上有关内家拳的文字交流,大都是结论性的东西,或是激烈的争论,但对于接近内家拳门槛的实际技术操作却鲜有交流,本文所述之经验,绝非高论,但却为师兄弟们身体力行、实践验证之结果,发文之目的,也在于向广大的爱好者学习,并希望引发内家拳训练的具体技术交流(我们所探讨的只是内家拳的初级部分)。
 内家拳的内容浩如烟海、高深博大,如果系统的讨论,难以避免又是一堆结论的堆砌,所以我们认为,交流应该从一些具体的技术开始。
  很多人见过,一个内家拳师,演示让别人握紧掰动自己的一个手指,结果不但不能损伤拳师的手指,反而被弄得跌跌撞撞,甚至跌倒,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一技术。如果被掰的手指用力抗拒对方的握力,手指的力量远远低于手掌的握力,无论谁都难免被掰伤,但当对方握住你手指的时候,你把手指放松,拉动或者推动自己的肘部(这个时候手指更要放松),对方就不但不能掰伤你的手指,反而会在你肘部的推拉下失去平衡,究其原因,比如你想用扳手拧紧车胎螺丝,要先用手来拧,当手拧不动后再使用扳手,扳手的力才能充分作用到螺帽上,当螺帽还在螺丝上松动的时候,用扳手去扳动螺帽显然对拧紧螺丝毫无帮助,因为这个时候螺帽不受力,而对方扳动你的手指,也要到你的手指根部关节活动范围的尽头,掰力才能真正对手指产生作用,对于一根放松手指,要把他掰到关节活动范围的尽头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这个时间段内,掰力不能对手指产生任何损伤,而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在保证手指继续放松的情况下,推拉你的肘部,对方肯定失去平衡,大家可以实验一下,让人握住你的手指,当他握力很轻的时候,你拉动肘部,手指就会从他手里滑脱出来,但当对方紧握你的手指时,你在拉动你的肘部,对方必然前倾身子被你带动,也就失去了平衡,这个技术动作实际效果是,对方以手掌的握力欲制服你的指力,你放弃指力的对抗,而以肘臂的力量制服对方手掌的握力,以此类推,力量大的人擒拿你的手腕,在他用力的那一瞬间放松手腕的接触点,同时猛烈转动臂部,还可拉动(或拧动)身躯,不但能解脱对方的擒拿,甚至造成对方手指和手腕的损伤,这就是内家拳大关节打小关节、力大打力小原则的体现之一。大家不妨一试,这个动作无需“内气”,谁都可以操演,反应快的一下就会,慢点的反复练习也必能掌握,熟练后即可付诸实用。
无论是拳击或是散打,中外拳手的最大差别是,拳头的分量。以往只认为是外国拳手力量巨大,所以在训练中中国拳手对肌肉力量的训练煞费苦心,在中外对抗的拳手中,中方拳手无论是卧推还是深蹲等各种力量训练都豪不逊色,甚而还有优势,但一经交手,还是显示出拳头的分量明显下风,问题还是在于出拳技巧落后。比如这个环节:中国拳手关注出拳的速度,注意力往往仅在直接击打的那支手臂上,这样的拳无论多快杀伤力都是有缺憾的,而国外的拳击好手,击打时是首先猛力拉动后肩造成身躯的猛烈扭动,前后肩与直接击打的手臂同身躯连成一体,产生剧烈的冲撞之力,实际上在上半身形成了相对的“整”,其击打的力量优势可想而知,在观看拳王争霸赛中,大家可以看到优势者,往往是出拳时,胸肩的扭动大于对方,无论是帕奎奥还是泰森,在击打时他们胸肩运动的幅度都是很大的,而我们往往只认为他们是打得很粗野,其实如果没有用身体打拳的技术,想“野”也野不起来,且通过拉动后肩发拳,发力点必然在胸肩一带,发出的拳也就具有“暗”劲,不宜格挡和推拨,即使打在对方的手臂、拳套上,受击者重心也易遭到破坏,继而被击中要害。而初级的内家拳对这种技术的使用更为精到,比如发一个后手平勾拳,除了上述的技术要领外,不仅把拳头挥向对方头部,而且把自己的肩和头也砸向对方的头部,只是头肩不触及对方,其目的是要把几个方向的力合成一股——拳头,形成整劲,这一个勾拳的力量必然成倍增加。
 而发拳时,头、肩等身体部位力之所指并非想做到就能做到,而推手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当然没有经过推手训练,直接在发拳时拉后肩、撞头、撞前肩也能大大的加强拳力,但经过推手练习(正确的)后的发拳,其效果不可相提并论。

内家拳粗谈4
  前文中我们谈到,内家拳的能量应该是来自于人的体重(体重的重力和反作用力),而非来自内气,对于很多内家拳爱好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但前文中我们已说过,凡是我们介绍的技术经验,都是身体力行的结果。下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曾做过的实验来进行讨论。
       曾有一位坚持有内气的内家拳师傅(所练拳种在此不提),推手蛮不错,笔者认为他的推手技术,是来自于对体重的成功运用,而非依靠内气的能量,遭到其断然否定和贬斥;他身高体重都一般,于是我们请了一位身高力大的朋友(练健美的,未学过武术),与他推手,当然不是其对手,一天,我们一起去游泳,大家都站在水中(水淹到他们的胸腹),这时笔者提出请他们在水中推推手,结果大出他们的意料之外(当然在笔者的意料之中),那位拳师被练健美的朋友扭来扭去,甚至几次头被按于水中,明显处于下风(这位师傅的水性倒是一般),完全丧失去在陆地与之推手时的绝对优势;如果这位拳师是依靠内气,就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在陆地上他能用内气制服对手,在水中也一样能做到(虽然站在水里,双脚还是触地的),究其原因,实际上是水的浮力,极大的克服了体重之力,其对体重的技术运用再妙,也没有多少体重可供其运用,正所谓,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由于浮力的原因,双方的体重都被很大程度抵消,较量中,就只能依靠肌肉的力量,也就是肌肉对肌肉的较量,而这正是身高力大的练健美者之所长,此时如果这位师傅确有内气,他应该用内气的能量来对抗对方肌肉的力量,其效果应与在陆地上较量没有区别,这一实验结果,也就使内气之说,毫无疑问的要面对质疑。有人也许会认为,这个问题和游泳技术有关,这也是我们所先想到的,一来,练健美者,水性也平平,二来,是我们实验的方式,是让二人双脚都能站在水底地面,水只淹到双方的胸腹部(一个淹得稍高些,一个淹得稍矮些)并未双脚离地漂浮在水中,且运动方式仍然是双方推手,那么游泳技术的好坏和该实验是否有多的大关系,请大家斟酌。
       俗话说,一斤鱼,十斤力,十斤鱼百斤力。并不是说在水中不能发力,我们设想,如果通过训练,在水中能象鱼那样利用肌肉力量和水的阻力相争,也能产生很惊人的力量,但这力量也不是气,不过这一点我们未做过实验,只是设想而已,正确与否,也请大家斟酌。
       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中华武术与体重无关,我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后却认为,在已知的中外武术拳种中,没有一种比内家拳更在乎体重,因为内家拳的能量是来自于体重,在技术相同的情况下,多一分体重就多一分优势。大家如果有条件,也无妨做这样一个实验,找一个很大的泡澡桶,注满水,让自称有内气人站进去,水淹至其胸部,另一个人站在桶外,然后双方较力,看看那位内气者还能否发挥其内气的威力,我们的实验结果是,推手水平很高的人,也无法抗拒站在桶外,从未练过推手的人的力量。自称依靠内气做拳,坚信内气的人,不妨亲自试验一下,试验的结果,看看能不能支持内气之说。在我们看来,如果身处失重的太空环境,不管再高明的内家拳师,只要他不是身高力大,就别想对付身高力大的普通人,因为太空的环境是失重的,完全没有体重可以运用,较量的双方只能用本身的肌肉来较力,肌肉力量大者必胜。
       这里再聊一下体重的重要性,我们认为练内家拳的人,如果他人高马大,在较量中,与身小瘦弱的同样练内家拳的人不相上下,这就说明前者的技术差了很多,这一点是大个子很难承认的,那么事实怎样呢?我们还是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讨论一下,笔者身材矮小(身高160CM,体重53KG),曾与一年轻高大的内家拳手交流(身高180CM,体重200斤出头),这位内家拳手,坚持内家拳与体重无关,笔者提出,自己身背一个人后再和他推手(这个人也是100斤左右),结果一搭手,对方立刻感到笔者力大无穷,更毫无招架之力,究其原因,在于笔者初步掌握内家拳运用体重之技巧,背上一个人后,看似吃亏,实际上可咨利用的能量(两人体重之和)倍增,虽然背负一人,使其运动不太自如,但增加的能量也足以使对方感到较之不背人时更加难以招架。练习推手的朋友,不管你是否相信内气,都不妨一试,以笔者经验,如果你背负一人(如果换成合身的沉重的沙背心,则不影响你身体自如运动,效果更好)和练习伙伴推手,他立刻会感到你功力倍增、力大无穷,除了想牵引你外,根本动不了朝前推动你的念头,大家还可以试一试,让练习伙伴胸前垫上拳靶或厚枕头,然后比较背人出拳击打和不背人出拳击打时的差别,由受击者作出结论。
      还是要强调,以上所述都是我们身体力行之结果,希望广大内家拳爱好者能够有所实践,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有心得,不妨发出供大家参考,供我们学习。欢迎批评指正。

内家拳粗谈5——平衡
  对于格斗能力,人们往往关注的是速度、力量、耐力、闪躲技巧等身体素质,因为这些都是攻击能力的直观体现,然而内家拳在技击的技术中,最关心的莫过于对双方平衡的控制,这一点应该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
       即使是泰森,假使他踩到一块西瓜皮因而跌倒,当他正在跌倒而还未倒地时,他将本能地全力维持自己的平衡,张脚张手,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一拳击向他的头部,他除了眼睁睁地看着你的拳头过来,并承受你的这一拳之外,别无它法。
      人在平衡遭到破坏的时候,除了能作出维持平衡的动作外,别的什么也干不了,在这个时候遭到攻击,人是无法设防的,因此作为一个拳手,只要具有高超的破坏别人平衡的能力,且能抓住对手失去平衡的那一瞬间,对其实施攻击,那么他打一个活人就如同打一个不会还手的死靶。换句话说,在格斗中,只要在自己不失衡的情况下能破坏对方平衡,也就解除了对方的武装,一个真正失去平衡的人,在失衡的过程中是既无能力进攻,也无能力还手的,这也就是拳谚中所说的“捆着人打”的效果。
       毫无疑问,这种高超技术实施的要求,是要在彻底破坏对方平衡的同时(其实就是迫使对方破架),做到自己的平衡分毫不失(不破架),且能运动自如。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技术呢?——推手(正确的推手)。在网上所出现的推手视频,不乏高水平的演示,大家只要认真看一看,分析一下,当一个高手将对手推得翩翩倒倒,甚而跌出,试想在这个过程中,那个高手不是点到即止,而是随手一拳、或者顺势一个擒拿动作,那对手不是满脸是血、伤筋动骨才怪。推手的目的就是“控”,“控”的手段就是在自己不失衡的情况下迫使对方完全失衡,因为如果对方失衡时自己也失去了平衡,虽然对方此时只能做维持平衡的动作,而“我”也需要做动作维持平衡,这就谈不上“控”了,因此要“控”,就要在同一时段内让别人失衡,自己不失衡。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拳击手或散打运动员,只要他不掌握真正的推手技巧,那么遇见掌握真正推手技巧的高手时,只要双方手臂相接(也就是搭手),失去平衡的肯定是前者,而后者是不可能失去平衡的,也就是真正的内家高手,在与拳击手或散打运动员格斗时,只要一搭上手,胜利就是他的。
       即使朋友们同意一旦搭手,内家高手将占绝对优势,但是谁跟你搭手呢?还没等你过来搭手,别人虎虎生风的快拳早已打来,不打得你方寸大乱才怪,这个问题是正确的,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看出,拳击手的击打是在未搭手前做文章,内家高手的格斗更关注搭手后的绝对优势,那么面对一个拳击手的快拳能搭上手吗?我们认为只要通过正确的训练,绝对不是问题,其实搭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常看拳赛的人就会看出,弱势的一方往往通过搂抱来保护自己(其实只要打过拳击或散打的人,就知道在对方出拳时要搂抱对方是多么容易的事,即使对方的技术比你高得多,这一点相信他们会作证。),只是这种搂抱为规则所禁止,但是如果不禁止呢?大家就看不到那精彩的对打了,如果还允许摔,我们看到的拳击赛就会变成几拳过后就是搂摔,那也就不精彩了,拳击或者散打归根到底只是一项体育运动,其危险伤害程度远远低于赛车,甚至低于足球,为了得到人们的欢迎,增加观赏性而制定的拳击规则,其禁止的内容大多数而恰好是人类格斗的本能技术,比如抱摔、擒拿等,因为直接的击打KO,看起来精彩刺激,极具观赏性,那么更具实战性的擒拿和摔跤,有没有观赏性呢?我们认为如果不是为了体现人类的文明进步,使拳击散打等运动在现代社会中得与生存,而是单纯追求刺激精彩,那么擒拿摔跤所展现的格斗结果会更加血腥恐怖,让我们想一下,比如摔跤,不要厚厚的垫子作为保护,直接在地上摔(真正的格斗谁给你垫上垫子),两三个过桥摔,被摔的人被重重地直接抛掷在坚硬的地上,不出人命也非进医院救治不可,即便势均力敌,双方即便穿着衣服,也会因为在地上翻滚搓弄得体无完肤,一个运动会开下来,该项目就会被取消,摔跤的实战中用,绝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低于击打(旧社会老摔跤拳师们在真正的比武时常常签下“摔死勿论”的生死文书);再者,如果准许擒拿,后果就更不堪设想,因为一个擒拿动作是否有效,无法进行抽象评判,必须有实际结果(虽然在终极格斗中,被反关节控制时可以拍地认输,但大部分中华武术的擒拿动作,都是要么做不出来,要做出来速度就非常之快,根本来不及让对方示意认输),这个结果就是缺胳膊断腿,如此残酷的运动一旦出现胜负结果,恐怕只须一场比赛,就会遭到禁止。
       真正的格斗,在肢体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是一种常态,一方出拳,另一方格挡,接触也就开始了,拳击比赛中如果不是对搂抱的限制,搂抱会成为一种常见的技术,试想,如果一方只许出拳,另一方准许搂抱又准许出拳,那么前者必败,而这“搂抱”,正是一种低水平的搭手技术(有人可能会提出闪躲,但是真正进行过格斗训练的人,他们更知道闪躲在格斗中的地位)。
       外家的打法都是避实就虚,所以强调速度,和不搭手时的击打技术,争取直接击中对方要害,所以在攻击时也最容易受到攻击,进攻极具冒险性,你的手能打到对方头部,在距离上,对方同样也能够着你,这就大大增加了技术的难度。
       内家的打法之一却强调“打实不打虚”,往往直接把对方作为攻击武器的双臂当作进攻对象,在距离上,双方仅能手臂相接时,双方都不能够着对方的头部或身体等要害,从直接击打要害的角度来说,此时双方都不具备杀伤,而内家高手仅凭手臂相触就能破坏对方平衡,换句话说,在这个距离上他已经展开了进攻,用手臂去捕捉对方手臂,距离极短,瞬间即至,而这种一触即发的能力(双方手臂对接)正是通过正确推手训练而得到的,推手训练有素的内家高手,自己的手臂迅猛地弹触对方手臂,一下就能使对方失去平衡,也即所谓“拔根”,如果这时他不手下留情,对手必受重创,而且打过实战的人都知道,人在站不稳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挨量的,这也是内家拳所谓的“打动不打静”。说到这个问题,很多推手训练有素者,不知道这个技击原则,练的是搭手后的技术,实用时却使用拳击散打避实就虚的直接击打对方要害的方式,使得其推手技术无从施展,形成“换拳”,也就是内家拳的技术使用拳击散打的技术原则,不是以先破坏对方平衡为要旨,而是妄图直接对其要害实施击打,那么面对对方在未搭手时的速度与爆发力,必然丧失信心。(迅猛而有效的搭手,还是有很多具体技术的,关于这些在以后的发文中会继续探讨)
       这就是平衡控制对内家拳如此重要的原因,这个平衡控制既是要控制好自己的平衡,同时也要破坏对方的平衡,而正确的推手训练,高超的推手技术是完成平衡控制的技术支撑,也是在格斗中立与不败之地的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正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内家拳粗谈6——速度
     在前文中曾经提到,内家拳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力量和速度上形成绝对优势,力量方面我们已作了初步的探讨,而对于慢吞吞地内家拳,要说它能在是速度上取得优势,对于未入门的内家拳爱好者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下面就让我们用一些初级的内家拳技击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在格斗中,要取得速度的优势,还是来源于真正正确的推手技术。
      技术之一:比如格斗双方均为右架(左手左脚在前),内家拳手用左手搭上对方前手后(也即左手),以单推手指中的技术运用整体之力通过对方手臂对其身体施加前指之力,催动对方重心,欲问动对方桩步,出于维持平衡的需要,对方之前臂必然尽力相抗,通常都会运用杠杆力左右、上下拨挡,或朝前撑抗,由于对方不具备推手的技术(上下之劲不能连通),其所用之力必然是局部之力,也就是手臂用力身体支撑,此时,如果内家拳手突然“嗖”的一下把所搭之手抽脱开,对方的手臂突然瞬间失去支点,必然在不自觉的在空中一扬,身体也会本能地一下愣住,与此同时,记住,一定是同时,后手(也就是右手)猛然击向对方要害,由于此时对方实际上是在维持平衡,对你的来拳他将毫无知觉,往往被击中后却不知是怎么回事,因为你出拳时对方正在维持平衡,也就是正在做手一扬,身一愣这个动作。
       技术之二:双方双手相搭后,比如双方常见的左手搭右手,右手搭左手,其中一只手(比如右手)运用“技术之一”上述技术,突然滑脱,直接滑向对方头部,还是前面的道理,你在猛然滑脱时,对方滑开的手还是一扬,身体也会同时一楞,由于内家拳手运力方向始终指中,手滑脱后会本能地滑向对方中线(大多是头部),这个“滑”也可以这样理解,“弹弓”,自己的手当做子弹,对方的手当做皮筋,突然松滑的动作就好似弹弹弓一样,自己的手通过对方的皮筋(为了和你相抗而绷紧的手臂),弹出去,也就是弹向对方头部,速度之快,可想而知,而且速度还在其次,关键还是在“技术之一”的那个原理,你的拳头被“弹弓”弹向对方头部时,对方正在做扬手的动作,而身体发愣,对你的来拳毫无知觉,“拳打人不知”;在实践中,当你的拳头在发向对方时,对方身体往往会前倾,你的发拳就是迎击,对方的头部会正正承受你的拳头力量(试想一个人的面部能承受多大的力),这就大大的增加了杀伤,而且,在猛然抽脱手前,内家拳手可以充分蓄势,杀伤效果又倍增。还有一个比方,大家应该都会用手打“响指”吧,好比中指是你的拳头,拇指是对方与你所搭之手,而拇指根部(击响处)就是对方的头部,完成一个“脱打”动作,其技术实质与打一个“响指”别无二致,与对方搭手后施展推手技术是为了完成“控”(我们姑且不忙讨论搭手的技术,今后的发文中会看到),而“脱手”,就是为了对对方实施准确的、沉重的、迅速的击打,“脱打”的技术在击打对方时,由于对方不能做出反应,所以完成击打的过程是相当安全的,先搭再“脱”,手臂先接触后离开,“断手”,就是对这一技术最形象的描述。
       由于内家拳手在一搭手瞬间就能破坏对方平衡,所以它的攻击距离实际上是自己的前手攻击对方的前手,而这个距离往往是很短的(而拳击散打的进攻则是拳对头,距离远了许多),进攻距离的缩短,必然使内家拳赢得进攻速度的优势。
      国民党军队用大刀对付鬼子的刺刀,大刀队曾经名扬一时,其技术就是先用大刀猛的向外磕击鬼子的刺刀枪,然后再朝鬼子的头上砍去,为什么这个动作会如此有效,这里冒昧作一下探讨,如果把用大刀磕击刺刀枪与砍向鬼子身体截然的分成两个动作,那么这个刀法是不可能有什么上佳的效果的,关键在于实际的训练,使持刀者心中有数,随时准备借力;当大刀猛然磕击刺刀枪时,大刀的力量是横向的,持刺刀枪者必然会本能的与之相反的横向迎击,这时,持刀者的刀顺着刺刀枪横向之力回向鬼子的身体,鬼子必中招,身首异处。大刀横磕刺刀枪,其实就是搭手,逼出对方横向之力后顺势运刀,效果是,持刀者再砍向对手头颈时鬼子正端着刺刀枪作横向的摆动,不可能再对砍向头颅的刀作出其他反应,这一技术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拿两支筷子试玩一下。
       两个持剑者,假定双方右脚在前,右手持剑,甲方右手挥剑冲左至右,横劈向对方,如果其实内家高手,具有高水平的推手技术,其挥剑时除了横向之力外,更主要的是身体必有前指之力,倘若乙方用剑由左至右横挡甲方劈来之剑,两剑相接后,如乙方不懂推手,不具内家技术,其剑必然只有横向之力,接剑时,双方的形态到很象单推手,在这一瞬间,甲方利用逼出乙方的横向之力,稍加调转剑锋之角度,还是一个“响指”,中指是甲方的剑,拇指是乙方的剑,拇指根(击响处)则是乙方的身躯,甲方的剑被弹“弹弓”似的弹向对方身体,这极其短暂瞬间,甲方的剑触及乙方躯体时,乙方正在本能的横向向外挥动剑锋(也就等于把手一扬,身体一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剑锋过来,甲方则可以随意选择剑锋的攻击位置,一剑封喉。如也有兴趣,也可用两只筷子试玩一下。
       无论拳脚还是兵器,其技击原理都是一样的,那致命的一击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正确的站桩、试力(盘架子)走步、推手等功法训练,“拳成兵器就”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很初级的技术,内家拳博大精深,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这里只不过借一些初步的具体技术,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今后可作进一步交流。
      关于在激烈对抗中的搭手技术,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发文中进行探讨。

内家拳粗谈七——搭手
  内家拳高手一与对方两手相搭,立刻能使对方失衡受控,在对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的情况下,或者不会推手的朋友先搁置对这一问题的争议,就可以开始探讨“搭手”的问题了。
       大家看见推手练习时,双方都是慢慢的搭手,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成见,好像要推手就只能慢慢的搭,这真的是一种错觉。
       搭手的技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我们就使用具体的技术来进行讨论。
   主动搭手
       技术一:格斗中对峙的双方互相都随时准备把拳击向对方头部,如果你就用这种击向对方头部的拳速,象攻击对方头部那样把握好时机,只是把攻击的目标改为对方的手臂(前后手臂都可,但一般以攻击前手较为稳妥),自己的攻击武器改为手掌或臂腕,也就是一手击出搭上对方,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技术要领,为使搭手更加成功,确保对方产生抗劲,要把对方的手击向对方面部,也就是自己的手(或腕、臂)、对方的手(或腕、臂)、对方的头脸三点成一直线,因为对方的手被你的手撞向对方自己脸部,脸部受到威胁,其手部必然本能的产生抗力,从而搭手成功,之后......。
       技术二:劈拳也是一个很好的搭手技术,内家高手带着体重的一个劈拳劈向对手的前臂,一个劈拳也就搭上了手,只是这个劈拳要用自身的体重通过所劈对方之手臂问动对方重心;前辈们说,劈拳劈出后又一个回抓的动作,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搭手控人,劈上对方手臂后利用自身体重往回一搂,对方必前倾失衡,从而搭手成功,之后......。
       技术三:后手摆拳(带上内家拳的体重)击向对方头部,真实的目标却是对方格挡的手臂,只要对方一旦格挡,这记摆拳立即就与对方搭上手,之后......。
       技术四:一个低腿踢向对方下肢,不管重与不重,手臂立即劈向对方前臂,搭手成功,之后......。
       技术五、六、七、八......。
被动搭手:
       技术一:对方一拳击来,我举手格挡,搭手成功,之后......。
       技术二:对方一拳击来,我身体略后闪避开,当对方拳成强弩之末我顺势扬手格抓,搭手成功,之后......。
       技术三、四、五、六、七......。
       训练手段,找一个练习伙伴进行条件实战,出于安全,让对方戴上拳套(对方懂得拳击、散打更好),向拳击那样攻击自己,一开始只许用刺拳,自己则练习寻找并把握时机与击打中的对手搭手,在对方出拳前、出拳中、出拳后都是搭手的时机,训练中要求对手出拳由慢到快,由轻到重。掌握到一定程度后,让对方加上后手,进而是各种复杂的拳法,接着再加上腿法,总之循序渐进,开始训练时及感困难,会频频中拳,但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技术必臻成熟。对手会感到拳被你闷住,根本打不出来,或一旦打出后立即被搭受控,你训练的成绩与你训练的刻苦程度成正比(拳击手的实战训练一周至少三次)。
       搭手就是用击打的方式,快速突然地与对方手臂相接,只要你拥有良好的推手技术,对方一与你接手就遭到被动,因此他即害怕被攻击到头部(或身体其他要害部位),又害怕攻击他作为攻击武器的手臂,必然顾此失彼,要知道内家拳手的拳头不只是用来搭手的,也可直接挥向对方头部,对手的头和拳都成了被攻击的对象,实践中你任意选择,搭手极易成功。
       再次说明,训练有素的推手是一搭上手就把体重交在对方手上、使对方失衡受控的技术保证,笔者通过实践,感到搭手是相对简单的技术,而搭手后的推手技术才是终身的课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