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道学仙山术 » 内功心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名家信箱-刘伟、崔仲三答_技击-定势-规矩-名家-



核心提示:《中华武术》第九期有一篇陈惠良的文章《太极拳之道,道传有心人》写到吴图南说:“定势,是吴家练习太极拳基本功的功架。“请问,吴式太极拳“定势”应该怎么练习?吴式太极拳名家刘伟答:太极拳的“定势”练习要相对来看,它是相对于动势来说的。所谓“定势”就是静练的式子,但是实际上,“定势”都是由动式开始的,一个动作运行到另一个动作,中间一定有一个运行的过程,定势和动势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转换的。比如,我们练习太极拳时,“起势”两脚不动是无极状态,两

原题:名家信箱-刘伟、崔仲三 答
词频:太极拳,动作,定势,规矩,技击,套路,讲究,它是,含义,名家,几种,明白,转换,理解,过程


《中华武术》第九期有一篇陈惠良的文章《太极拳之道,道传有心人》写到吴图南说:“定势,是吴家练习太极拳基本功的功架。“请问,吴式太极拳“定势” 应该怎么练习?


吴式太极拳名家刘伟答:太极拳的“定势”练习要相对来看,它是相对于动势来说的。所谓“定势”就是静练的式子,但是实际上,“定势”都是由动式开始的,一个动作运行到另一个动作,中间一定有一个运行的过程,定势和动势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转换的。比如,我们练习太极拳时,“起势”两脚不动是无极状态,两脚一动就分阴阳。所以,太极拳是动在先,“定势”或者说静的状态是在动的后面。其实,所谓的“定势”也是在动的,是静中寓动。它是一个过程,是从动态转静态,再转到动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转换过程中,静态(或者说定势)其实是太极拳的合,即“起承转合”中的合。太极拳论讲:“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每一个动作都是处在这样的开合转换之中。因此,练习太极拳要求“定势不定,动势不乱”,也就是所谓的“动中有静”。这里的静就是动作要清晰,要有顺序,要有步骤。如果动作不清晰,就是乱,就不能安静。静,不是在那里不动了。不动的静是僵硬的静。静要有动的意识,静中要有动。比如,练习传统太极拳,初学者能练习20分钟。随着功夫的加深,能否练得再慢一些?慢是要有内容的,不是站着不动耗时间,而是随着你对拳式动作理解的深入,不断表现出其中的内涵,你的动作自然会慢下来。这时的慢就是有内容的。这个慢不是速度慢下来了,而是你的内容丰富了动作更细腻了。但是,所谓的丰富不是挂相——就是外形上特别彰显,特别地表现,而是要做到内容丰富,要体会练拳时内心的愉悦、放松、享受的感觉。练习太极拳,要不断体会拳式动作的内涵,不断丰富自己动作的内容,要扎扎实实地练习体悟。首先要把自己调整好,然后,随着你对拳式动作体悟的加深,你练拳的动作就会逐渐地慢下来,这种慢不是呆滞,而是慢中充满灵动之机。这时,你就不会再执迷于什么是动势什么是定势。动即是定,定也是动。动中有静,静中寓动。


■北京一读者来信


吴式太极拳讲究柔化,请问如何理解这个柔化?是指在推手中不发劲,一味地化解对方的进攻吗?


吴式太极拳名家刘伟答:我认为,太极拳是有力使力,无力使智。太极拳的柔化和刚发,是由练习者的性格决定的。吴式太极拳讲究柔化,是与老前辈们的性格相关的。过去的太极拳不分姓氏,只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吴式太极拳是小架,它不是以主动的引手、发劲为主,而是以相对被动的听劲为主,技术上比较细腻。柔化,首先要有柔化的心态——不妄动,不主动进攻;其次是柔化的方法。如果一个性格是争勇斗狠的人,让他柔化,他也做不到。柔化比较温和,也易于让人们接受。另外,善于柔化的人并不是不能发劲,而是化而不发——认为没有发劲的必要。其实,发力是断劲。你发劲后,对方可能被你发出了,但是,你自己也断开了,也会给对方以可乘乏机。柔化在推手中一般见不到明显的效果,好像讨不到便宜,但是,也不会明显地吃亏。其实,讲究柔化的人本身就没想占到对方的便宜,他也没想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所以,柔化是太极拳中庸哲学的一种体现。


其实,并不仅仅吴式太极拳讲究柔化,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也是讲柔化的。陈式太极拳初学阶段是练习一路,着重柔化,不是练习二路。只有讲究柔化,才能积柔成刚。


■山东济南赵正刚来信


我练习太极拳三年了,可是还不太明白动作的技击含义。有的书上讲一个动作往往有几种使用方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表现。请问,在练习套路时,我如何表现出这么多的技击含义?


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答: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功效。太极拳的动作包含有技击的含义,这话不假。您提到“有的书上讲一个动作往往有几种使用方法”,也不为怪。太极拳有“四两拨千斤”的说法,其实这个“拨”字,就包含了相当多的技术、技巧的意思,也就是如何“拨”的问题。由于拨的方式不同,就演绎出很多用法,这是很正常的。我觉得这是前人练拳经验的总结。


对于我们来讲,首先要明白动作的规范要领,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动作方法,达到熟练的程度,进而熟能生巧。这个巧就是您所提到的“几种使用方法”的体现。因此,我们在练习中,先慢慢体会一种技击含义,我们称之为“招熟”,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更多地琢磨,技术技巧更加熟练,也就可以演变出N种变化。


您说“我练习太极拳三年了,可是还不太明白动作的技击含义”。这不要紧,首先要理解了动作,体会动作劲力的体现,手法的变化,虚实的转换,慢慢揣摩;再就是老师的引导,这样就能尽量少走弯路,终究会成功的。


■一读者发来E-mail


我刚看了第十期《中华武术》杂志,其中讲到了武术的规范化问题。我是练习太极拳竞赛套路的,我在打24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拳时,能否按照传统太极拳的规范要求去做?比如,实腿转脚、丁八步的步型等等。这样做在比赛中会不会得不到好的成绩?


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答: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标准,就是要领,就是规范化。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现在讲的做事要遵守游戏规则一样。我祖父崔毅士就讲过练习太极拳要“明规矩,守规矩,练规矩,脱规矩而又合规矩”的话。我个人理解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明规矩”,对所练拳术的动作特点、动作要求、风格和韵味要做到心中有数。而“守规矩,练规矩”就显得更重要了。明白道理只是一种认识,具体到实践中就要遵循这个道理,指导自己练拳的过程。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范要求,同样,太极拳不同的套路也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所以练习不同的套路,就要展现出各自的风格特点。“实腿转脚”是传统杨式太极拳非常明显的动作特点,24式太极拳的动作特点之一就是“重心后坐翘脚,点脚迈步”,这也是它的动作规范要求。所以,我们在练习时就要遵守。当然,如果练得非常熟练了,也可以不点脚就迈步,可以体现出你的下盘功夫。但是比赛有比赛规则,裁判员要按规则办事,因此大家在比赛中就要遵守规则。


练习太极拳,不仅仅是看动作的表现、控腿的高低、动作的难度,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看太极拳的“味道”。动作不仅要潇洒,更要饱满;不仅要柔美,更要沉稳;不仅要舒展,更要有内涵;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要体现出它是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