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诗歌在震后爆发 以诗疗伤诗恸中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汶川大地震后,全国涌起一股诗浪,许多人在这最悲痛的时刻,选择了用直抒胸臆的诗歌来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网站、报纸、电视,甚至手机短信,处处传诵着诗词歌句。诗歌的热潮再一次爆发并感染了芸芸众生。诗歌,本真地记录了这场灾难,记录了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和感动。诗歌的力量再次彰显。 ———编者      四川汶川大地震,让冷寂许久的诗歌在骤然间爆发。连平时极少发表诗歌作品的报纸、杂志、电视以及广播等媒体,也在震后纷纷推出众多与地震相关的诗作。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以其独有的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等优势,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到震后诗歌的创作中来。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第一次有如此数量庞大的群体参与到诗歌创作中,而且其抒发情感的声调在不断提高,是什么原因让日渐边缘化的诗歌在短时间内骤然爆发?    诗由心生集结爱的力量      诗歌是心的声音,人们用诗歌抒发情怀,寄托情感。回顾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无疑是中国诗坛较为繁荣的一个时期。大量的诗歌作品不断涌现,诗歌的创作者们也享受着明星般的待遇。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受到商业经济的冲击,人们对诗歌的创作也缺乏了激情。诗歌创作圈子日益小众化,写诗、读诗,似乎成为了被嘲笑的行为。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让诗歌在骤然间爆发。不单那些经常写诗的人们,情动于中,写诗抒怀。就连很多平日里不写诗,不读诗的人也纷纷执笔手中,写出了一首首佳作。一时间,各种类型的吟诗会、诵诗会此起彼伏,在灾难中寄托哀思,抚慰心灵。      诗以言情,这场灾难把中华民族的血肉情感充分调动。海南省作协主席孔见说:“这场地震灾难,不仅是国家的灾难,同样也是人类的灾难。在巨大灾难面前,人们的内心难以平静,就需要对此有所表达。”      著名诗人、编剧邹静之说自己因为太感动而忍不住创作诗歌。“诗歌适合抒发炽烈的情绪,很快捷,这时是诗在写我们,诗自己在流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内心深处积累了巨大的情感,需要通过某种渠道抒发出来,诗歌就是一种很适合抒情的表达方式。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能在这次地震灾难后的极短时间内爆发,与诗歌自身的写作形式有很大关系。相对小说、电视剧本等文学创作而言,诗歌创作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灾难发生,悲歌当哭,诗歌就是一种最好的武器,能以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以诗疗伤慰藉心灵      “这是一场突发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诗歌就是光亮,照亮了我们所承受的种种苦痛。在诗歌里,轻轻抚平我们的忧伤。”《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向记者讲述了创作《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一诗的背景。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李少君就十分关注灾区的情况,“白天忧心如焚,晚上更是睡不着觉,整天唉声叹气,无精打采。5月19日是哀悼日,晚上回到家中,感到精神越来越差,心力交瘁。便拿起这些天来零零星星记下的一些文字翻阅,突然产生一种冲动,想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也算是整理一下自己凌乱的心情。”      以前人们常说“诗可疗伤”,也许正是诗歌的这种作用,李少君在写完这首诗后,把它贴在了天涯社区。用诗人自己的话来形容,贴完诗歌,就好像了结了一件事,卸下了一个负担,心也放松了一些。      这首《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贴在天涯社区,点击率目前达10多万人次,跟帖500多条,创下纪录。读着网友们的跟帖,让人动容:      网友曾于之:“前所未有的压抑,总有想哭的感觉,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含着泪水?灾难深重的祖国,我对你爱的深沉。”      网友Forever_star:“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忧郁,还有感动,感动于国人的坚强和空前的团结,这次地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网友ahtvyy:“压抑到不知该如何释放,无奈地来上网,一闪念想到没准能从您这找到精神慰藉,果然,直抵人心。”    增强诗歌创作的责任感      从边缘化的状态回归到大众视野,诗歌在大地震后骤然爆发。地震过后,诗歌是否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诗歌能够大众化吗?      李少君认为:“要求每个人都读诗是不太现实的,诗歌在和平的时代被边缘化是正常的。因为平凡的生活缺乏强烈的情感。诗歌创作与时代变化,人们心灵深处的撞击密切相关。只有在情感强烈,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才会产生好的诗歌作品。”      诗人杜甫在战乱中哀吟:“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人们在表达最为强烈情感的时候,习惯于用诗歌抒怀。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太可能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情感冲突中。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诗歌不受大众的关注,也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诗歌以其关注社会的功能,强化参与现实的意识,为我们抚平忧伤。(记者 魏如松)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