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类型小说热销引争议 专家讨论纯文学是否受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悬疑、玄幻、职场、武侠、穿越等类型小说成为图书市场不断热议的话题。去年出版的类型小说已占据全年所有文学图书总量的45.1%;而在网络上,类型小说更是数量惊人,仅今年上半年便突破10万部。   前天,在“蔡骏暨中国类型小说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评论家白烨说出了自己的尴尬事,这两年,在总结年度文学报告的时候,畅销文学图书前10名都是评论家不关注的类型小说,再扩展到前20名,还是这些类型小说。   争议一 消闲至上还是审美至上     悬疑小说作家蔡骏至今推出13部小说,连续4年保持悬疑类小说进入畅销书排行榜纪录。最近出版的《天机》上市不到1年,总销量已过百万册。成为10年来最畅销的悬疑类小说。   文学评论家解玺璋说:“我们不能忽略这个数字,也不能看不起发行量,必须要对这个现象做出解释。很多时候,我们把某些作品推得很高,但并没有市场反响。”他认为,这个现象说明,消闲、解闷也是文学的重要功能,文学的这些功能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是新鲜的东西,只是一度被长期搁置一边罢了。   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牛玉秋则对畅销榜、发行量不以为然,她说:“我不认同市场就是价值、市场就是标准。”她认为,现在的类型小说缺乏文化依托,缺乏审美取向,仅仅是将知识和想像力结合起来,还没有形成文化判断;缺乏深度,对于人性的揣度、思索还停留在表层;忽视审美同情,读者很难和小说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争议二 类型小说是否挑战纯文学   类型小说大行其道,并有更大的上升趋势。大部分专家认为,类型小说和纯文学尽管是两条评价体系,其最后的目的是一样的,可谓殊路同归。对读者而言,有人迷恋类型小说,有人欣赏纯文学,二者并不矛盾。   从目前来看,类型小说并未挤占纯文学的生存空间,但白烨认为:“类型小说在市场和读者中的影响力已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应该通过观照类型小说,来反思自己,来反思纯文学存在的问题,否则纯文学的天地会越来越小。”   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岳雯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的类型小说,很少有人从单行本写起,常常一出就是几大本。她通过阅读这些书,发现作者的生活容量、思想容量很难达到“系列”。虽说这其间有网络写作的特性在起作用,但也不排除出版商追逐利益的可能。这一现象似乎对应了国外的评论:“制造通俗文学的出版商,是把严肃文学从我们的脑海里挤出去的垃圾制造机器。”   评论家阎晶明将他阅读西方类型小说的体验与大家分享,他说:“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优秀类型小说,带我们远离平凡无趣的生活。这类优秀小说是正直的、高贵的,这对严肃文学是个挑战。”   争议三 智性写作还是情感写作   尽管类型小说市场一片火热,但其封闭式、娱乐化的写作模式还是惹人争议。   作家李西闽说,据他所知现在写悬疑小说的有100多人,但大部分还停留在模仿国外恐怖电影的低级层面上,语言难过关。   文学评论家李建军认为,类型小说往往是作者凭借活跃的想像力和间接知识进行智性化写作,这类写作在娱乐时代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对待类型小说不仅是包容和理解,也应该有所警惕。智性写作过于泛滥,虽说提供了娱乐文本,但这些小说因为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缺乏社会内容,对我们内心深处不会构成持久影响。”他认为,当今时代还是需要具有严肃态度的情感创作,更让读者对民族命运、历史、文化有深刻反思。李建军对在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蔡骏说:“随着写作经验的成熟,希望回到更有意义的写作立场上来。”本报记者 路艳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