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收藏家马未都称电视上“表演性”鉴宝不合行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走下《百家讲坛》的收藏家马未都,本月将推出新书《马未都说收藏》,包括“家具篇”(上、下)、“瓷器篇”和“杂项篇”共4本。在讲历史、说收藏之外,马未都对越办越多的电视鉴宝活动也表露了个人看法。他最近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称,普及收藏常识是让老百姓更好地保护自己,而非鼓动所有人都去搞收藏。收藏永远是少数人的事,普通人玩不起,也很难把握。尤其对戴上手套、具有表演性质的电视“鉴宝”秀,他本人并不提倡。 

  不提倡电视“鉴宝”秀 

  马未都表示,一般人对看病都比较熟悉,挂号,等候,看病,拿药;但对文物鉴定就陌生,觉得神奇。其实文物鉴定和看病差不多。 

  马未都称,对文物鉴定来说当然要分层次,理论上属疑难杂症的也需要会诊。但大多时候,鉴定基本上就是“一眼的事儿”,如今很多电视上那种带表演性质的鉴定,戴上手套,拿着放大镜装模作样,很不符合行规。因为在圈里,这么看东西,一般都很难看出个结果,凡是一见东西就磨磨叽叽,吭吭哧哧的“专家”,鉴定大都没戏。 

  鉴定就像“认儿子” 

  马未都介绍,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对文物鉴定仍基本采用目鉴形式,故鉴定学又称“眼学”。简单地解释,“眼学”就是当被鉴定物出现时,鉴定者马上在头脑调出库存资料比对;如没对应的资料,马上进行下一轮类比,随后作出判断。 

  这个高级大脑神经活动,有时只在零点几秒内完成。马未都甚至举例说明,“当你看到你的儿子从幼儿园门缝中露出半张脸,你马上就作出正确判断,立刻满脸堆笑迎上前去;而不需等儿子走到跟前,脱去衣服,看看后背上的胎记才能确认是自己的儿子”。一般说来,大部分民间藏品对真正的专家来说,都是“一眼货”。 (马 博)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