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鲁迅对郁达夫的一点订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927年郁达夫在《日记文学》(《洪水》第32期)一文中大力提倡用第一人称写的日记体、书简体文章,他认为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写,很容易使读者感到幻灭,譬如对于第三人称主人公心理状态的描写如果过于详细,读者就会怀疑作者何以知道得如此精细,这样就会使文学的真实性消失。鲁迅不赞成他的这一意见,尽管这种看法古已有之,源远流长:
纪晓岚的攻击蒲留仙的《聊斋志异》,就在这一点。两人密语,决不肯泄,又不为第三人所闻,作者何从知之?所以他的《阅微草堂笔记》,竭力只写事状,而避去心思和密语。但有时又落了自设的陷阱,于是只得以《春秋左氏传》的“浑良夫梦中之噪”来解嘲。他支绌的原因,是在要使读者相信一切所写为事实,靠事实来取得真实性,所以一与事实相左,那真实性也随即灭亡。如果他先意识到这一切是创作,即是他个人的造作,便自然没有一切挂碍了。(《三闲集·怎么写》)
鲁迅主张分清“事实”与“真实”,指出创作不必限于纪实。他对郁达夫文艺思想的这一订正自是明通之论。
纪晓岚笃守古老的小说观念,难免拘执,不过此公尚未“支绌”,在他的观念系统中,道理也还是可以说得头头是道的。据纪氏门人盛时彦《姑妄听之·跋》,纪晓岚评《聊斋志异》为“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才子之笔”可以虚构,例如“戏场关目”即可“随意装点”;而“著书者之笔”则必须事事有其出处,一一符合事实。所以他也承认“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同时则以“著书者”自居。盛氏热烈赞扬本师“灼然与才子之笔分道而扬镳”,可知纪氏师徒均不废意在创作的“才子之笔”,而自己动手则坚持“著书者”亦即学者的立场。清朝人往往认为学者高于作家,死了以后最好能进《儒林传》而不想进《文苑传》,一为文人,特别是成为小说家,便无足观,低人一等。这种传统观念大大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
传统观念认为史书高于小说,一大原因就在于史书不能虚构,而小说可以随便捏造。纪晓岚、盛时彦都持此种观念。然而问题在于史书里有时也有些虚构的成分,其中某些人物的“心思和密语”,本来也是外人不得而知的,但史家也照写不误,著名的例子如《左传》里的“鉏麑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都是当事者之外的人不可能知道的——
宣子(赵盾)骤谏,公(晋灵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宣公二年)
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长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虚,绵绵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哀公十七年)
刺客鉏麑临自杀前的自白、卫侯梦中听到的叫喊,左丘明均坦然写出,并不担心读者不肯相信或产生幻灭。因为《左传》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也没有人敢去怀疑,并且可以作为立论的根据。《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槐西杂志》(一)记申苍岑先生讲了一个士人遇鬼遭鬼揶揄的故事,很有点弦外之音,而纪昀颇怀疑故事的真实性,质疑说:“此先生玩世之寓言也。此语既未亲闻,又旁无闻者,岂士人为鬼揶揄而肯自述耶?”申先生反诘道:“鉏麑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子乃独诘老夫也!”借《左传》以自重,是申先生找经典上的例子为自己辩护,也可以说是解嘲,并非纪晓岚本人的解嘲;不过纪氏为人通达,他对申先生的解说不复置辩,似有默认之意。
申苍岑说虽然近于强词夺理,却很能益人神智。事实上儒家经典和正史里也不免有若干虚构,“谁闻之欤”的言论和事情都有不少,《左传》既开其先河,《史记》更大畅其流。钱钟书先生说:“明清评点章回小说者,动以盲左、腐迁笔法相许,学士哂之。哂之诚是也,因其欲增稗史身价而攀援正史也。然其颇悟正史稗史之意匠经营,同贯共轨,泯町畦而通骑驿,则亦何可厚非哉。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入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左传》、《史记》“足为史有诗心、文心之证”(《管锥编·<左传>·左传之记言》)。此论尤为明通,用这个观点去看申、纪以至郁、鲁的纷纭见解,真所谓豁然开朗。
纪氏强调自己用的是“著书者之笔”,而非稗史的“才子之笔”,殊不知古之经典著书者之笔当中正有着才子之笔的成分,伟大的史家左丘明、司马迁代古人立言时并无挂碍。这种僵硬的对比说明纪晓岚也还没有真正的“通”,至于郁达夫《日记文学》中的见解就过于拘谨了。
鲁迅对创造社诸公大抵没有什么好感,只有同郁达夫关系比较好,但在学术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仍然坦率地提出——传统的友道自当如此。无原则的附和是庸俗的,有不同的意见因为顾及友情而完全不开口,也不是一个好办法。
作者:顾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