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访麦家:与智商较量 和人性赛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精品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经过《人民文学》和《北京晚报》的连载,继中国香港版、中国台湾版相继问世之后,数易其稿、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小说《风语》简体字中文版近日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风语》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中国有三大秘密机构:日本的731部队、汪伪的76号院、军统的中国黑室,总部分别设在哈尔滨(东北)、上海(东南)、重庆(西南)。前二者是公认的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后者则比较复杂,起初它是个反恐组织,旨在破译日本空军密电,全力扼制敌机对重庆的血腥滥炸;后来逐渐演变为半恐怖组织——复杂、离奇、神秘、阴暗是这个组织的面孔,即使到了今天,它的诸多史实依然鲜为人知。
本书著述的正是中国黑室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学奇人、天才破译家。他手无缚鸡之力,却令敌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他不识枪炮,却是那场战争中最大的战斗英雄;他在纸上谈兵,却歼敌于千里之外;他孤身一人,但起的作用却抵得过一个野战军团;他门外有重兵把守,抽屉里有各种保健良药,却依然命悬一线,命运多舛。
这是一个神奇的人,黑室让他变得更加神奇。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幸免于死;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要为他而死;他活着,就有传奇,就有故事,就有人世间最欢心的事、最揪心的痛。他是中国一代精英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之中尽显热情与智慧,也深感无辜与无助。
风语,既是风的语言,亦真亦幻,又是风的声音,呜咽如泣……
不合时宜的文学“苦行僧”
对于中国的不少文学爱好者而言,麦家恐怕要算一个另类,如果没有他,可能很多人还是会把谍战、特情等题材的作品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一分为二地看待;但是,正是因为有了麦家的存在和其“谍战三部曲”的面市,人们才发现,原来在与智商较量的同时,作家同样可以让作品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就像麦家自己所说:“人性总在跟日常赛跑,但怎么跑都将注定会失败。这是我最关注的创作主旨之一。”
也许正是这份对自己的严苛要求,才使得麦家总能保有一份难得的清醒,即使是在众星捧月的发布会现场,他依然会冷静地表示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气球,很多人在吹,所以难免担心迟早有一天会被吹爆。此外,他甚至有些不合时宜地说道:“现在说得再好都没用,书要让读者检验。如果一个月以后我的邮箱里面有我不认识的读者,70%的读者认可我这本书,那时,我的心里才是坦然的。”
对于一个甘于成为文学上的“苦行僧”的作家而言,这样的表达既非文人的风骨也不是谦虚的客套。麦家告诉记者:“其实,一直吸引作家写作的动力,就是想与读者交流。”在他看来,一个陌路人,一个跟他素昧平生的读者,看了他的作品,在他的公共邮箱里留下自己的声音,无论是褒是贬,他都更愿意相信这些声音。
作为圈内人士,《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认为这部小说是麦家的“野心之作”,并且一改麦家以往以“窄”取胜的写法:“它是宽的,人性于风云翻卷中展开无穷无尽的可能。”但他同时也表示连载麦家小说的过程痛苦不堪,因为得忍受麦家的偏执、痴狂——他总是在一遍遍修改文稿。出版方也表示,在出书前,他还又在连载稿件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月的修订。
对自己的作品极尽苛刻一直是麦家的风格。当年,《风声》即将完成时,突然灵感袭来,他想到一个更好的结构,于是决定推倒重写。好友阿来知道后大呼不解:“麦家你是不是疯了,小说就要写完了,你还折腾什么啊!”不过,在创作灵感面前,麦家真的心甘情愿地成了“疯子”,他真的把几十万字的《风声》重写了一遍。
而在说到麦家的未来时,李敬泽则认为:“麦家的现在就是他的未来,我相信他没有什么令人意外的未来,因为我觉得这个人至少在文学的意义上,和《风语》的主人公差不多,他是莫名其妙地被文学,被他的写作,被他的那支笔所控制的人。”在文学这条路上,麦家还在苦苦追求,就如同小说的第一卷,截止到了主人公被转至一个类似黑室的隐蔽之地结束。麦家写道:这一天,就像一道黑色的屏障,一道染血的魔咒,把他的过去和将来无情地隔开——至亲的人纷纷死去,至爱的人生不如死……这样的结尾无疑为《风语》的后续内容和麦家的未来创作留足了悬念。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