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艺术领域的“中国造”值得高兴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除了琳琅满目的“中国造”商品,王健、郎朗、李云迪、李传韵、黄蒙拉等同样是“中国造”的演奏家已经在国际上建立起他们独有的位置。于是有人预言,今后数年,古典音乐的未来将掌握在中国音乐家的手中。 

  这样的新闻应该是让人兴奋的,预言未来虽然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可是考虑到中国正在成长中的3000万钢琴和1000万小提琴琴童,以及每年20多万进入音乐学院的学生,许多家长都宁愿这样的预言会成真。

  其实,近些年,关于“中国造”的歌唱家、画家、建筑师、导演在西方世界得到广泛认同的新闻并不少。据统计,大批的中国音乐家在西方的音乐厅和交响乐团找到了“家”,欧美许多精英音乐、绘画学校、建筑系的中国学生,数量也多得惊人。“中国造”终于开始出现在艺术领域了!

  可是这样的新闻真值得我们高兴吗?

  大多数的这些“中国造”们,除了最初的根基是在中国打下的,其余的训练与提高都是在西方完成的,接受的也完全是西方的理论与思想体系,他们除了具备中国的基因外,骨子里已经成为西方艺术体系的一员,完全在欧美的标准与规则中运行。这些标准与规则是早就制定好了的,只要你达到这个标准,不管你是哪国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和谐运转。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跻身于艺术殿堂的原因与身上的中国元素无关。

  记得傅聪说过,再灵巧的手指、再高超的技巧也只是硬件。而要成为大师,依靠的是文化的修养,依靠的是中西文化的贯通。当一批批“中国造”的艺术家们走出国门时,其实他们还没有完全将中国文化的根基打结实。而由于对西方的宗教信仰缺乏深刻的认同,他们对于西方文化艺术的认识也必然停留在浅层次,他们大多会成为“不中不西”之人,而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贯通中西”之人。

  也就是说,你很难指望,这些大批大批的“中国造”会用自己独特的“中国特色”丰富西方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他们中也没有多少真的能在西方艺术的各个领域留下鲜明的“中国元素”,他们依然只是西方的艺术产业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硬件而已。

  专家认为,正如在全世界的产业分工链中,中国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打工仔”的地位一样,中国的艺术家们闯荡西方的艺术江湖时,大多数在很长时间内恐怕仍将处于高级“打工仔”的地位。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非常相信以中国人的智慧与努力,不应该在西方艺术领域只是“打工仔”,我更愿意看到活跃在西方世界的大批的中国艺术家们,中西融通之后,能写出比《黄河》、《梁祝》更好的作品,诞生出比徐悲鸿、吴冠中更杰出的画家。

  当然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数量与质量之间有时也没有必然的递进。日本、韩国的古典音乐教育非常普及,但也不见得就一定会产生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匈牙利、波兰人口很少照样也诞生过伟大的影响世界的音乐家。出了一个郎朗、李云迪,不等于就会有更多的郎朗,纵然是有几千万的琴童做基础。

  值得忧虑的是,相当多的家长逼着孩子学习各种乐器,并非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而是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而这种功利性又恰恰是艺术本身所排斥的。热衷于让孩子通过操琴舞墨来成名成家的梦想,其实是不值得鼓励的,因为这条路其实偶然性更大,失败的概率更高。

  如果浪费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与快乐,将一批批的孩子送到欧美的精英艺术院校,最后只培养出一批批对艺术没有激情的“匠人”,这个代价也太大了!这样的“中国造”不要也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