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于丹畅谈"昆曲心得" 《文化访谈录》国庆特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文松辉)继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之后,于丹又登上马东主持的央视三套《文化访谈录》节目,在国庆期间与观众分享她的“昆曲心得”。 

    在《文化访谈录》十一特别节目的录制现场,记者看到节目以厅堂版昆曲《牡丹亭》的演出场地皇家粮仓为背景,于丹和主持人马东坐论昆曲和现代生活的关系,中间穿插与各类昆曲演员互动的画面,节目共分七期,每期开始都象正式的昆曲演出一样,主题由书家现场书写题名悬挂起来。 

    为何会开始讲昆曲? 于丹说,“我是一个真正的戏迷。很小的时候,我跟着父亲听昆曲,渐渐有了兴趣,于是就到戏院看戏。第一次看《牡丹亭》,震撼于游圆惊梦中三梦的完美,从此与昆曲结下不解缘。80年代,6大昆剧团进京演出,我每场必看。可以说,昆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位置。”于丹还分享了她的少年糗事,“我骑自行车上学唯一一次闯红灯,就是因为听walkman里的昆曲而忘记看红绿灯。因为喜欢昆曲的人,一听就入戏。” 

    “今天来看,昆曲就是一场审美方式。它将文学、舞蹈、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于丹说,“我可以用8个字来描述她:至情至性、载歌载舞。因此,七天的节目分为七个主题来讲述,分别是:1、梦幻之美;2、深情之美;3、悲壮之美;4、苍凉之美;5、诙谐之美;6、灵异之美;7、风雅之美。”在节目中,于丹一如既往,结合现代生活来谈自己对昆曲的感悟。 

    昆曲能为现代人带来哪些生活价值观?于丹说,“我做事很少想结果,很少去想它的价值。我从小就喜欢昆曲,就因为它有太多超越。今天的人们凡事都追问价值,本身就不平衡,太过功利。我们就不能有点纯粹的审美价值吗?我喜欢昆曲,有机会来聊聊,就把我对昆曲的认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我从来没有说过是要给大家怎样的教育。我不想去教育别人,影响别人。我不能承诺昆曲对你的生命有多高价值,听完能拿很高薪水?可以获得文凭?都不能。但它至少可以让人们的生活轻盈一点,纯粹一点。” 

    于丹强调,“我只做我认为该做的事。自己喜欢才去做。并非要大家都去喜欢。凡事追问价值太功利。我只以纯粹的审美价值去看昆曲。就像《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一样,只是代表我自己对它的感受。我只是把我自己的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