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鼓励让座的“感谢卡”会误导青少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供不应求的“公交让座感谢卡” 
    8月13日一大早,81岁的邓应荣老人就来到位于贵阳市瑞金南路的团市委“关爱老人·青春行动”办公室,想在第一时间领取刚刚赶制出来的第二批“公交让座感谢卡”。 
    “我还以为能排第一呢,结果到这儿一看,前面已经排成长龙了。”老人乐呵呵地说。 
    “公交让座感谢卡”是团贵阳市委日前联合社会力量制作的,每套有10张小卡片。每一张卡片上都印有中国古代感恩、敬老的故事。 
    这不是邓应荣老人第一次领取“公交让座感谢卡”了。3周前的7月17日,由团贵阳市委、贵阳市老龄办等联合主办的“关爱老人·青春行动”进入第二阶段——推广“公交让座感谢卡”爱心活动。30名经过考核的专职社会工作者进入尚武、栖霞、蟠桃宫等12个社区的“志愿者社区服务站”进行发卡宣传,与此同时,一批身穿印有此次爱心推广活动LOGO的深蓝色T恤的志愿者走向贵阳市各主要公交站点,给老年人发送“公交让座感谢卡”。 
    “活动号召和组织发动贵阳市云岩、南明两城区30个主要街道办事处的5万名老年人,向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的人赠送‘感谢卡’。”团贵阳市委权益部副部长蔡云介绍,“‘公交让座感谢卡’一套10张,获赠‘感谢卡’的市民只要集齐一套,就可以到团市委来登记。我们将集合社会各界力量帮助登记者实现一个大家力所能及的心愿,以表达对这种文明行为的感谢和鼓励。” 
    在推广“感谢卡”爱心活动的同时,团贵阳市委还向全市青年发出倡议:宽容礼让,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环境;乘坐公交车排队上车,保持车厢卫生,给老弱病残让座,共同创建有序、文明的出行环境。 
    “公交让座感谢卡”爱心活动自开展以来,社会反响强烈。 
    记者注意到,很多服务站点旁围满了前来领取“公交让座感谢卡”的老人,他们饶有兴致地听着志愿者们的介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感谢卡”很快发放一空,志愿者只好为没有领到“感谢卡”的老人进行了登记,并承诺将尽快把卡送到他们手中。 
    “第一批10万张卡不到两周的时间就已经全部发放完毕,我们又赶制了第二批10万张从8月13日起向老人们发放,接下来还会有第三批,第四批……这项活动我们会一直开展下去。”蔡云对记者说。 
    “现在很多年轻人上班下班忙碌了一天也挺累的,还主动给我们让座,实在有些于心不忍。”79岁的汤玉成老人说,以前有人给自己让座时,他总觉得光说句“谢谢”,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自从有了‘公交让座感谢卡’,感谢的方式更具体实在了。” 
    99岁的吴显明身子骨硬朗,精神矍铄,每天要坐两次公交车到黔灵公园爬山、打拳。“他们想得可真周到,还专门做了装‘感谢卡’的皮夹子,还可以装老年卡,挂在身上,用着方便。”老人高兴地说。 
    湖南株洲的李奇俊老人在电视中看到“公交让座感谢卡”的新闻报道后,专门打电话到“关爱老人·青春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寄给他一套“感谢卡”留作纪念。“我一直在找一种方式,来表达对让座的年轻人的感激之情。我觉得你们这种方式很好,很有意义。” 
    会不会误导青少年? 
    “公交让座感谢卡”爱心活动得到了市民的支持特别是老年人的欢迎,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表达了他们的疑虑:用“感谢卡”回馈让座的年轻人,会不会造成一种误导,让人感觉必须有回报才值得做好事? 
    在“感谢卡”发放现场,一位中年男士拒绝了志愿者递给他的宣传材料:“给老人让座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 
    26岁的张秀英女士也对记者说:“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是善心的自然流露,不需要什么回报。用‘感谢卡’去引导尊老爱幼,会让人误以为是为了这张卡才去让座,有些真心让座的人就可能会感觉有点不舒服。而且,这会不会使孩子养成‘先看回报,再决定是否做好事’的心态?” 
    “误导?应该不会。”正带着孩子准备去河滨公园玩的邓女士认为“感谢卡”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误导。“‘感谢卡’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价值。我更看重的是,它让孩子知道,做好事会受到社会的尊重。”邓女士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孩子刚刚收到的一张“感谢卡”,上面印着一位儿童给长辈扇扇,并配以《诗经·小雅·蓼莪》中的诗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谢卡’上面的内容对孩子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教历史的朱老师是一位8岁孩子的父亲,他对记者说,“其实‘实现一个愿望’这样一种回馈方式,不像‘做好事给你一块钱’,它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尤其是,它也告诉我的孩子,这个世界上,人们是相互需要的,应该相互支撑、相互帮助——在公交车上,老人们需要你让个座;而当你要实现自己的某个愿望时,你可能也需要社会其他人的帮助。” 
    做好事得到肯定做好事的人才会更多 
    “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能让我们心底舒坦很多。”在贵阳某机关上班的夏雨(化名),向记者回忆了不久前一次让她感觉有点不快的让座经历。“我去医院看病,空腹抽血,又折腾了三个多小时,回来的时候又累又饿,走路的力气都没了。好容易等到一个座,刚过一站路,上来一位老太太,站我旁边。我连忙起身让座,结果老太太神情漠然,一屁股坐下,看都没看我一眼。” 
    “那一刻,我开始‘怀疑人生’”夏雨开玩笑地说,“我问我自己,我给人家让座,人家根本不在乎,让座有意义吗?” 
    “我们发放‘感谢卡’,就是希望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你做好事的时候,别人很在乎。”蔡云告诉记者,“对于一些质疑和不解,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也一直在反思这个活动的价值。但是,当我们看见很多老人早上七点半就等在领导小组办公室门口排队领卡的时候,当我们看见年轻人得到卡时快乐的笑脸,看见这个城市因为爱的表达而变得更加温暖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这个活动是有意义的,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做好事受到社会肯定,做好事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团贵阳市委副书记向子琨告诉记者,开展本次活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 
    “从个人的角度,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做好事都是出于善心,并没有想到要获取什么回报;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我们的社会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对好人好事给予肯定——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乐意向他人和社会表达自己的善意。”向子琨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