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纪宝成: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载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今天,全国人民迎来了第一个成为法定假日的清明节。

  流传千百年的民俗节日成为法定假日,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推动这个转变的第一人,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从2004年的全国“两会”开始,他连续四年提交“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的议案,促使这一建议于2007年12月被国务院正式采纳实施。  

  谈到这一议案的出发点时,纪宝成说:提倡传统节日放假,是为了让传统节日的文化生命得以更好地延续,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提倡传统节日放假,就是推动传统文化重建。

  多样性是文化的本质特点,现代化与民族传统也并非截然对立

  2004年2月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纪宝成提出能否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这一问题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解放周末:最初您是怎么想到提出这个建议的? 

  纪宝成:2003年,我访问香港。《香港商报》的主编是人大校友,我们在一起聊天时,我主动谈起,在香港,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都是放假的,台湾也是如此,甚至亚洲一些国家,也将华人的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但在大陆,除了春节以外没有其他传统休假日。当时,我一提出来,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个问题。《香港商报》的朋友说,你要是公开提出来,我们会立即报道。 

  解放周末:您觉得当时的休假制度存在问题?

  纪宝成:是的,节假日安排中只有春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如果说,“五一”、“十一”体现的是国家对政治文化传统的确认,那么元旦就是对普世传统的确认。而体现传统文化的节日中,只有春节被纳入到法定节假日中,其他的传统节日,仅在民间有所保留,而未被规定为官方法定节日。

  解放周末: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积淀下来不少很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纪宝成:是的,这样的节假日安排和我们深厚的文化传统不大相称。在世界各地,华人都很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五大传统节日,是法定假日;在澳门也有类似的规定。但在大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传统节日已经有逐步走向衰落的迹象。但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开始热衷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

  解放周末: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纪宝成:当然,洋节也是人家的民族节日,它是可以存在的,我不反对大家过洋节。但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进来了,必然会把传统节日挤掉,我觉得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现代化与民族传统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淡忘或者淡漠,根本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解放周末: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倡全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怎么看待传统文化?

  纪宝成:全球化是指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政治、文化都全球化。而文化恰恰是需要多样化的,对文化而言,多样性是它最本质的一个特点,我相信,文化的多样性会永久地存在下去。

  全民参与,喜闻乐见,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载体

  在2004年召开的十届二次人大会议上,纪宝成向全国人大提交了相关议案。随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作了正式答复:“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需要综合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您的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相关工作中予以认真研究。”

  解放周末:第一次在人大提出这一议案,反响如何?

  纪宝成:我的感觉是,引起了全国很大的反响,很多人表示支持这个方案。

  解放周末:您认为自己的这个议案可行性怎样? 

  纪宝成:与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法定假日偏少,只有10天,所以应该还有增加法定假日的余地。

  解放周末:但是法制办的答复没有立刻表示赞同。 

  纪宝成:这个答复是比较委婉的,也在我意料之中。因为这看上去是改动一两天假日的小事,但牵涉到全体13亿人民,牵涉到所有的社会单位,政府机关、团体、企业,所以这个事情一定有个酝酿的过程。

  解放周末:也有人提出,为什么不把植树节等节日纳入法定节日,而选择了传统节日。

  纪宝成:提出把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首先是考虑到它的文化含量,考虑到保护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享受民族文化等。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这个载体是不能替代的。 

  解放周末:传统节日的不可替代性体现在哪里? 

  纪宝成:传统节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全民参与,喜闻乐见。不管你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有文化的,不管你是富裕的还是贫穷的,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孩子,大家都要过这个节日。这样一来,通过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解放周末:假如放弃这个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就太可惜了。

  纪宝成:是的。况且,节日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循环往复的,今年过完了明年还要过,这就可以让人们反复地体味我们的民族传统,反复地享受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传统节日对于华人而言,除了传承文化,还起到了文化纽带和精神桥梁的作用,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载体所难以实现的。

  提议传统节日放假,就是要推动传统文化的重建

  2005年,纪宝成再提“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的议案。国务院法制办在回函中充分肯定这一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及至2006年,纪宝成第三次提出议案。这一次,国务院法制办表示“这一建议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形成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解放周末:我们看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态度很快明朗起来。

  纪宝成:对,2005年给了一个肯定的说法,2006年的答复让人觉得更加积极。当时,国务院法制办还告诉我,已经向国务院领导同志作了汇报,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这件事情,说明已经进入到调查研究的程序中了。

  解放周末:能不能说,对这个议案的重视,是因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视? 

  纪宝成:是的。中国文明能够绵延几千年,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割断的文明,必定有它自己的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大量的具有普世意义的宝贵财富,无疑都是我们应当继承的。

  解放周末:自从2000年担任人大校长以来,您一直呼吁要重新评价国学的价值,重视传统文化建设。从这个角度上看,您成为第一个建议传统节日列入法定节假日的人,似乎并不是一个偶然。

  纪宝成:进入新世纪时,我们就感觉到时代在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在呼唤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人大在振兴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成立孔子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院等。后来,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传统文化的各种形式,想到了民族传统节日的问题。可以说,提议传统节日放假也是水到渠成的,因为提议传统节日放假就是要推动传统文化的重建。

  解放周末: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提出传统文化的重建,意义何在?

  纪宝成:重建传统文化太需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30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物质文明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的精神文明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这里的原因很多。我们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实际上,精神文明的发展显然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长期以来,这一现象一直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前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仓廪实而不知礼节”的现象。这势必会使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迷失自己,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的重建工作,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也是我建议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重要原因。

  让传统节日过出“文化味”,更好地延续它的文化生命

  2007年,纪宝成又一次提出有关议案。不过,这次不再是单纯的呼吁和建议,而是一份详细的实施方案。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新增法定节假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

  解放周末:您的议案最终实施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您有什么感想?

  纪宝成:可以用三个词语来形容:深受鼓舞,深感振奋,深为欣慰。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这次节假日调整意味着什么? 

  纪宝成: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不仅意味着广大的民间诉求上升为国家意志,传统的民俗习惯成为国家制度,更可以看作是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一份敬意。我甚至还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全面走向繁荣的序曲和前奏。

  解放周末:这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您觉得,新的放假办法实施后,摆在面前的新问题是什么?

  纪宝成:我想,现在大家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有意义地度过这些节日。过传统节日并不是单纯的休息,单纯的休息可以靠双休日解决,靠带薪休假制度解决。而过传统节日,则要回味文化,体味文化,这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传统节日放假是一种情感需求,并不是一种物质需要,人们在这样的日子里陶冶自己的情操,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解放周末:把传统节日过出“文化味”来,更好地延续它的文化生命,您认为需要做哪些推动工作?

  纪宝成:可以举行传统的活动,比如端午节吃粽子、龙舟竞渡等。这些看似普通的活动都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把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介绍给大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区、街道、各种民间团体,都应该在节假日期间组织符合节假日内涵的一些文化活动。

  当然,节假日的庆祝也应当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创造一些新的东西。一方面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把传统的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因时因地制宜,有所创新。

  解放周末:清明节就在眼前,您有些什么建议?

  纪宝成:清明节表现了中国人对先人的尊重,体现了一种慎终追远的情怀。我们要继承、发扬它,这样才能够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因此,我们不仅仅要祭奠自己的祖先,还应推而广之,祭奠革命先烈,祭奠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们。同时,清明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正是走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的时节,因此可以组织一些踏青活动,迎接春天的到来。

  链 接

  2006年6月,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名列其中。同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以来,就法定节假日调整事宜,相关部门分阶段组织开展了相关工作。在做好基础性的课题研究的同时,先后6次召开各类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并就总体思路和初步方案多次书面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2006年12月5日至8日,相关部门委托新浪网针对我国调整节假日制度和全面建立带薪休假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网络调查;2007年3月,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调查评价中心进行电话调查,共向北京、上海等六个不同地域的代表性城市进行了2634人次的有效电话随机访问。

  2007年11月9日至15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改革委网、新浪网等大型网站上,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开展问卷调查,共获得约150万份有效答卷。对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问题,总投票1499337张,其中,支持931242张,占62.11%;反对441860张,占29.47%;无所谓126235张,占8.42%。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一年中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由10天增加至11天;其中,劳动节的假期由3天调整为1天,新增法定节假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节假日调整的主要原则之一,是要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曹静)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