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家》出版75周年学术研讨会昨日举行(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早报记者 石剑峰


《时报》连载《家》的广告和连载的页面(《家》最初以《激流》为名连载)

目前仅存的两页《家》初版本手稿之一

出版于1933年的《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曾产生过深远影响,为纪念《家》出版75周年暨巴金去世3周年,小说《家》学术研讨会昨日在上海作协举行,巴金弟弟李济生专程从四川赶来参加。上海作协主席、作家王安忆在研讨中认为,《家》中的人和事,很多社会现象在今天似乎已经不存在了,但有些主题从不会落伍。

《家》让新文学走向大众

“《家》中的有些主题从不会落伍,比如书中描写的自由、爱情、平等,至今还是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母体。”上海作协主席、作家王安忆在研讨会上说道。   

《家》最先在上海小报《时报》上连载时,引起巨大反响。“这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一个突破。”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说,“新文学诞生之后,其实是小众的,即使鲁迅的作品也只是少数人在阅读,当时受广大读者欢迎的还是鸳鸯蝴蝶派的通俗小说,而巴金的《家》是一个重要突破,小说首先在当时的通俗小报《时报》上连载,从而让文学从小众走向大众化,并通过其他媒体比如戏剧,让更多人认识,也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影响。”

新时期文学30年,文学已独立自存,不再是政治宣传工具。但在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看来,很多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倾向于私密化,成为圈子文化的一部分,文学作品和社会的勾连越来越疏远,文学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弱,“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太注重文学的社会性,这是不正常的,但完全抛弃文学的这一重要功能也是非常遗憾的。而小说《家》在那个年代对社会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许多青年读了巴老的《家》之后,毅然走出封建家庭的桎梏,走上革命的道路,从某种角度讲这是文学的光荣。巴老曾表示,‘我不是作家’,他不强调自己的作家身份,而更强调用文字关注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发展和生存状况。”

人文社版印刷437万册

“没想到《家》已经出版了75年,四哥(巴金)去世也已经3年了。”从四川专程赶来的巴金弟弟、92岁的李济生用浓重的四川口音感慨道,“《家》讲述了一个封建压迫的故事,在我看来就算在现代社会,很多封建的东西还是没有洗涤掉。”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和赵志刚则回顾了历年来越剧版《家》的改编和演出历史。袁雪芬回忆说,当年她每次排演越剧《家》的时候,总与巴老做深入的交流。而赵志刚则回忆,2003年巴老百岁大寿的时候,当年上海舞台上同时有4部戏曲版《家》上演。

1933年5月,长篇小说《家》首先在上海开民书店出单行本,32开,当时书价是大洋1.7元。“有不少人以为这是我的自传,其实,这是一个错误。小说里的事实大部分出于虚构,不过我确实是从和这相似的家庭出来的,而且也曾借用了两三个我认识的人来作模特儿。”对读者关心小说写作背景问题,巴金在首版《家》序中做了解答,“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正在崩坏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了。这里所描写的高家正是这类家庭的典型,我们在各地都可以找到和这相似的家庭来。”

目前影响最大的《家》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简称人文社版),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海波介绍,人文社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家》是在1953年7月15日,这个人文社最早版本为25开,平装、竖排、繁体,共342页。而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家》是1962年5月印刷的版本,这版《家》为插图精装本,内附刘旦宅所作插图,只印了55册,可能为巴老和刘旦宅专门制作。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统计,自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家》以来,每年都在不断重印,截至2008年9月22日,人文社版《家》累计印刷90次,共437万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