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探寻长江中下游宋代窑址群:即将消逝的文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社武汉11月29日电 题:探寻长江中下游宋代窑址群:即将消逝的文明
  中新社记者 曹旭峰
  近日,武汉江夏区青山村两座15米高的宋代窑遗址,在雨水浸泡下摇摇欲坠,令古陶瓷专家、武汉长庭陶瓷博物馆馆长余长庭忧心不已。
  记者现场看到,两座宋代窑遗址已经部分坍塌。在离古窑遗址100多米远的小池塘底,同样散落着大量瓷片。
  “‘湖泗瓷窑址群’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陶瓷生产的历史衔接地,窑址群如果没了,这段历史恐怕真要泯没了。”余长庭说。
  在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正文撰写的《即将消逝的文明》一书里,“湖泗瓷窑址群”就位列其中。资料显示,“湖泗瓷窑址群”有181处宋代古窑遗址,散落在江夏区粱子湖周边45个自然村。2001年,“湖泗瓷窑址群”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青山村几公里远的江夏安山新窑湾村,有“景德镇前身”之称,是“湖泗瓷窑址群”的核心区,整个村庄几乎座落10多座古窑址上。
  一处已坍塌的古窑址旁,数条淹没于草丛中的青石板路,显示出昔日的繁荣。“粱子湖连接长江,正是这一地理位置便利,造就了湖泗窑曾经的辉煌。”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正文认为,随着南宋王朝的消亡,湖泗窑也一并消逝于历史中。
  “听祖辈传说,沿湖曾经有近百个窑址,生意一度非常红火。”60岁渔民谌厚明告诉记者,生产的陶瓷从这里转运至长江,销往外地。
  余长庭告诉记者,湖泗窑的生产技艺已经失传了,惟有对残存的湖泗窑址进行研究,才可能揭开湖泗窑的神秘面纱。
  “湖泗窑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窑址,曾代表了这一地区的陶艺文明,使中国陶瓷生产成为了一个完整系列。”李正文认为,如今这个延续数百年的文明,极有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荡然无存。(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