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谈艺术学专业建设的三个“缺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刘梦溪 
  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对于国家的学科建设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站在从事研究的学者的立场,也是我们很愿意看到的。同时,我也觉得,将艺术学作为学科门类单列出来,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面临的基本学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挑战还很多。比如,艺术学一级学科下面二级甚至三级学科目录怎么来设计,等等。
  中国的艺术学研究方面的一个缺门是艺术史的研究。根据我所了解的状况,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30多年,我们对艺术史的问题还是不甚清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史的教学,现在还找不到一本艺术史教材。其他大学里面能不能找到我不知道。
  什么是艺术史?西方常常把美术史当做艺术史。但是作为中国来说又不一样,因为中国本身艺术史的史料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又有那么多的艺术门类,如果光把美术作为中国艺术是不够的。比如关于乐舞的资料就非常多,而且非常早。研究中国艺术史,乐舞、书法、绘画、戏剧的资源不能不包括在内。艺术史是对艺术各个门类的综合,它是一个单独的东西,不能这一段讲绘画,那一段讲书法,这只是拼凑。怎么样从艺术精神来研究、发掘、建构中国的艺术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艺术美学研究缺门。艺术学一级学科下面设计二级学科时,在我看来应该有一个艺术美学,因为,现在对艺术的研究抽象、概括不够。应该把艺术美学和艺术哲学放在一起,叫艺术美学也可以。这门学问的研究现在也缺门,研究文学的人多,真正研究艺术美学的人还是少。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根底,但是这门课程的重新建构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艺术美学讲什么,这就是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人才的缺门。很多大学的哲学系是由原先的马列主义公共课教研室转过来的,因此它们的哲学教学相当缺门,而人大、北大的哲学教学就不缺门。艺术学也有这样的问题。教师队伍多是文学出身,他们写的艺术概论,文学气甚重,对于艺术现象的了解非常不够,而原先对音乐、舞蹈、美术、电影等分学科有研究的人,要把研究上升到艺术史或艺术学的角度,功力又有所欠缺。所以说,这方面的人才基础相当欠缺。
  所以我觉得,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多了,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大家去做。另一方面,我们资源的根基又不少,虽然在古代没有社会科学这个名称,但是从古至今中国就有人文与艺术的传统,而且这个传统相当长。尽管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人文学科很多被去掉了,重构之后,中间也有断层,但是不管怎样说,作为一个国家大文化背景下的资源,中国的艺术与人文是世界一流的,而且是从古至今贯通下来的。这个资源需要整理,研究者也分别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应该做和已经做的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很多学者往往是刚有了一些研究成果,有了一些小名气就不再潜心于此了,所以这一领域缺少专家,缺少重量级的大专家。
  在一级学科之下,二级学科的设置至为关键。我认为无论是对于人文艺术学科发展还是大学的基本教学,基础理论是最重要的,教材上的基本原理和资源应该是基本稳定的,否则,我们培养的人才就会无所适从。
  (本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在艺术学学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本报记者汪建根整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