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戏研究亟待深入 更多考察南戏表演形式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本报记者 刘 茜 
  12月15日,浙江省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文广新局主办,温州市艺术研究所承办了“中国戏曲南戏故里行·南戏研讨会”,吴新雷、周秦、沈沉、朱为总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众多国内戏剧界专家以“南戏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传承”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研讨会上,还举行了戏曲理论家沈沉的《温州戏曲史料汇编》、戏画家施昌秀的《南戏经典戏画集》的首发式。
  今年5月,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协、浙江省文化厅、温州市人民政府启动了为期半年之久的“中国戏曲南戏故里行”系列活动,通过国家名团名剧省亲展演、温州剧团南戏汇演、电视系列片《南戏八百年》拍摄播出,较为全面、系统、翔实地展示和重现了南戏的历史遗存、历史资料。本次学术研讨会则为“中国戏曲南戏故里行”画上了圆满句号。
  会议首先肯定了南戏的历史价值。12世纪,发源于温州的南戏和北方的杂剧,以完备的体制、严密的结构、高度的表现力进入我国戏曲史上的成熟期,奠定了自己杰出的地位。主要剧目包括《赵贞女》、《王魁》、《张协状元》、《宦门弟子错立身》、《洗马桥》、《祖杰》以及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等。专家说,南戏还是杂剧都是从民间群体创作转为文人创作,带着生动、活泼、清新之气。就眼下戏曲发展现实而言,南戏的“草根性、民族性和民间性”正是弥足珍贵的。 

  令人遗憾的是,南戏在进一步发展中,融入戏曲的“大我”中,它作为舞台艺术个体消失无存了。专家说,好在,南戏留下的巨大遗产:包括许多古典名著在内的大量南戏剧本,在戏剧文学上具有相当高的成就,至今值得学习、借鉴。另外,在闽南沿海地区的某些古老剧种,如梨园戏、莆仙戏中更多地保存着南戏的遗响,在昆曲、高腔等剧种中,有许多源出南戏的折子戏,都是弥足珍贵的。这也是有关戏曲传承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份距今800年的遗产应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是学术界的共识。自20世纪初,南戏就得到了学术界关注。自钱南扬发表的《宋元南戏考》,南戏便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个专门学科而受到广泛关注。从30年代至50年代,还出现了南戏研究的高潮,郑振铎、冯沅君、陆侃如、赵景深、王季思等推出了专著。在温州本土,研究也得以不断加强,80年代成立了温州南戏研究小组和温州南戏学会。于1998年启动的“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对于南戏流传下来的《荆钗记》、《张协状元》这些经典之作,融合了当代艺术家的感情和理解,进行改编新排。
  “近年来南戏研究有可喜成果,队伍逐步壮大,南戏、戏文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相关理论成果覆盖南戏的剧目价值、衍变、传播、遗存、对后世戏曲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吴新雷介绍。在肯定整体积极态势的同时,也有与会者认为,南戏研究仍应有待深入。对之要作系统、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 力求科学性。沈沉说,纵观数十年南戏的研究,大体停留在考证、诠释、评价和疏证的“初级阶段”,很多问题依然在争论,比如南戏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确定?现存的南戏剧目究竟有多少等。朱为总说,南戏的精髓不仅是剧本一个方面。应当考虑如何再现南戏舞台艺术?因为,戏曲是要演给观众看的,不能只作为“案头文学”,而置当前舞台演出问题而不顾。在南戏研究中,期待更多地去考察南戏表演形式问题。施昌秀说,除了从戏曲本体着手,还应结合有关边缘学科, 如宗教学、民俗学、美学、哲学等, 进行微观剖析与宏观考察。
  据介绍,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文广新局邀约各地专家学者以“南戏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传承”为题举办研讨会,旨在让温州“南戏故里”这一文化品牌深入人心,从而推动温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温州接下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重点培育瓯剧、永昆、木偶三个“国遗”剧团及越剧团,同时进行瓯剧改革,创排新剧目,培养人才队伍,积极把温州培育成为中国戏曲研究的重要基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