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二期启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文松辉)今日,在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开馆之际,以明清两代珍稀古籍为主,同时针对一期选目所遗漏的珍贵古籍查缺补漏的“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二期启动工作”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二期新馆举行。全国5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等古籍收藏单位代表及专家学者参加座谈。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

    周和平副部长在讲话中总结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一期的经验。他指出,2002年至2007年,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再造善本工程一期按计划顺利完成。中央重视、支持,有关各方密切配合,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是再造善本工程一期顺利实施的成功经验。他强调,实施再造善本工程二期,是完整、系统再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珍贵古籍的需要,是传本扬学、繁荣学术的需要,是积极推进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古籍保护工作进入良好发展的新时期,启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二期的条件已经具备。要认真总结一期的经验,科学论证,做好选目工作;精心筹划,扎实推进;发挥专家作用,培养工作队伍;加强管理,确保质量,使再造善本工程成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化精品工程。
 
    2002年至2007年,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一期按计划完成《唐宋编》和《金元编》758种1394函8990册的出版工作,并向国家图书馆及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各赠送一套,教育部向全国100所重点高校图书馆配送一套,受到学界及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在海内外引起了良好反响。再造善本工程一期的完成,是对中华古籍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整理,使珍贵古籍化身千百,为学界所用,为大众共享,较好地解决了古籍“藏”与“用”的矛盾,达到了“继绝存真,传本扬学”的目的,是利用现代科技保护和利用优秀文化遗产的成功范例。

    再造善本工程二期选目主要以明清两代珍稀古籍为主,同时针对一期选目所遗漏的珍贵古籍查缺补漏,选择的重点是明、清两代版本稀少、文献及学术价值较高的珍贵古籍,其中,大部分属国家一、二级古籍及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目前,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组织专家已初步完成选目556种,包括明代编323种、清代编243种。与一期工程完全由政府投入运作不同,再造善本二期属于政府补贴和市场营销相结合,利用一期工程所积累的销售收入滚动发展,政府不再投入专项经费,初步确定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明清卷的出版工作。为保留原书风貌,体现传统风格,再造善本二期装帧形式与一期工程保持一致,仍采用宋代官书《文苑英华》的开本形式,采用宣纸三色套色印刷或四色彩色印刷,中式线装,封面用纸仿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年间磁青纸特制,函套用蓝色布料,达到仿真再造目的。

    座谈会上,古籍收藏单位代表及专家学者们对启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二期表示赞同。专家认为,在一期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和完成二期,使中华再造善本对我国古代各时期的珍贵古籍予以完整、系统地再现,对保护和利用中华珍贵古籍,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代表表示,再造善本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泽被后世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要发挥各自力量,全力支持二期,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圆满完成。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