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孪生帝国”罗马与秦汉是如何趋同与分流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a href="https://www.t  作者:施德尔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黄河 资料图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奥]沃尔特施德尔/主编,原题:《罗马与秦汉》:从大融合到初次大分流1.孪生帝国?两千

黄河 资料图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奥]沃尔特·施德尔/主编,原题:《罗马与秦汉》:从“大融合”到“初次大分流”

1.孪生帝国?

两千多年以前,恐怕有半数的人类族群受制于各占欧亚大陆一端的罗马帝国和汉帝国两大强权。两大统一体的面积大致相当。二者都由居住在巨型城市中的仿若神明的帝王统治,管辖着1500至2000个行政区划,且时常动用成千上万的士兵。两个大国都声称统御了世界(orbisterrarum和“天下”),但也都面临中央政府与地方精英对盈余的相似竞争,还面对着来自边界以外的次级政治组织的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蛮族渗透。两者以类似的方式终结:一半版图,即原有的政治核心——西欧和北方中国——先是受到军阀的削弱,进而为蛮族所取代;反之另一半则被传统势力所保留。

仅自6世纪以后,两个国家结构的发展轨迹开始趋于分裂,这个趋势一开始尚且缓和,转而就变得剧烈了。在东方,整个中国意义上的帝国出现周期性恢复;在西方,帝国和中央政府却趋于衰落,接着出现多中心的国家系统,这表现了对任何实施霸权的尝试的持续抵制,并且最终发展成现在的局面——为人们熟知的现代民族国家群。

就国家的面积、机能和国家机构而言,我们观察到一个长时期渐进的收聚过程,至少持续了数个世纪,但它最终被持续至20世纪早期的递增的分裂进程所取代。我认为这支撑我们谈论跨越整个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00年的“大融合”,它持续到“(首次)大分流”自公元6世纪开始出现。

2.环境

就所关注到的生态环境而言,两大帝制实体都有占据欧亚大陆温带的基础性需求。因为此处的气候、植物和动物便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大型政治的长期发展。两大帝国也都分为两大不同的生态区域:就罗马而言,包括地中海核心区和欧陆北缘;就中国论,分作黄土高原、黄河平原核心区和炎热潮湿的南方。在古代结束之后,罗马与中国发展的轨迹最终转至上述两分的前者。

不过,在环境上罗马和中国也有较大差异。最突出的是罗马帝国以温带海洋为中心,这非常有利于人和货物的交通,以及权力的覆盖;反观由河谷组成的中国,山脉隔断给地域整合造成很大的障碍——至少在公元6世纪后的运河系统建立前始终是如此。且与主要的西方河流,如罗讷河、多瑙河以及尼罗河衔接了内海核心不同,中国的河流大都向东流去,因此加剧了地域分隔。

鉴于这些差异,或许会有人猜测欧亚大陆西侧比其东侧更像是会导向政治性联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才是更为紧密(就其面积与边界长度之比而言)和自足的,它还处于山脉和海洋的天然屏障之下,只对中亚干旱的草原留有一条通路。与之相反,欧亚大陆西部的温带永久栖居区,东西向自大西洋至伊朗东部延展了两倍的宽度,并在东北方有易渗透的边境,便于农牧民族的迁移。

我们必须追问,这些相反相对的特质是否且何种程度上帮助解释以下的事实:当中国的“核心”区域在过往2220年的历史中有长达936年,或曰42%的时间统一,西方永久栖居区的相应数字,仅是公元14年奥古斯都死后大约三个半世纪,或曰仅仅其1998年历史中的18%。更重要的是,在过去16个世纪中,后者的统一几乎不存在。只有倭马亚王朝曾经努力掌控自大西洋至印度河的广阔地域,不过这也仅仅持续了40余年。

3.相似性

罗马与秦汉帝国都建筑在前期国家提供的模板之上,并使之扩张为更大范围的永久栖居区:在西方,从中东两河流域到地中海和欧洲大陆;在东方,从渭河流域、黄河河谷至中原,以及后来的南方。东方的基础形态源自殷商—西周政治(公元前1600—前771年),它们的精英文化以及西周驻军城市,涵盖了整个中原。在地中海地区,这一角色由遍布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殖民地(自公元前8世纪始)和土生土长的希腊化的地方精英所扮演。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