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东方意象介入油画语言 徐晨阳、徐小东双个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刘龙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展览现场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展览现场

  2018年1月10日,“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在中国美术馆4号馆开幕。该系列展由中国艺术研究主办,将分批分期在中国美术馆推出16位中青年艺术家,总策展人为谭平。本次参展艺术家为徐小东和徐晨阳,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并阐释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观点和态度。其中,徐小东的展览主题是“自然·性灵”,徐晨阳的展览主题是“记忆·流星”。

  本次展览共展出两位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30幅油画风景及人物作品,集中呈现了两位艺术家对油画语言与艺术关系的深层认知。

艺术家徐晨阳(左)与友人

  徐晨阳,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职画家。1992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本科毕业,获刘海粟奖学金。1994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留学,先后在上越教育大学、筑波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等日本三所国立大学学习及从事研究,获艺术学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学位。2006年回国定居于北京。2009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油画创作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至今。

徐晨阳“记忆·流星”展览现场

徐晨阳的“木星”(左、右)和“蝴蝶”(中)系列新作

  徐晨阳的“记忆·流星”如展览标题一样,展示了他的“记忆”、“流星”和“木星”三个系列新作,而在2017年,徐晨阳的“木星”系列曾在雅格布森肖像展中荣获二等奖。在这批新作中,徐晨阳延续了他标志性的堆积画法,将画中的青年和记忆碎片中的画面组合在一起。

徐晨阳“记忆·流星”展览现场

徐晨阳“流星”系列新作

  在徐晨阳的作品中,色彩与色彩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彼此是流动的,因此很容易产生审美的意象。同时,在不同颜色堆积的过程中,不仅会有纵向的铺陈,还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肌理。由于追求的是融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而视觉形象由虚化走向清晰,由内向外,由视觉走向触觉,那种斑驳感,以及与线性的造型一道,使作品的审美感受有点像岩画,也与传统的壁画有很多相似之处。事实上,这种画面的语言与审美中潜藏的视觉文化心理,与艺术家希望向东方艺术传统的回归是十分契合的。

“木星”系列之三、四、五

徐晨阳《节日之一》布面油画 194x162cm 2017年

  徐晨阳表示:“我们每个人都像在这茫茫宇宙中闪烁的星球,各不相同,又如此相似地沿着各自的命运轨道孤独前行。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和尊严,不甘于固有引力的牵引而力图挣脱,尽管挣脱后的自由或许意味着毁灭。确实,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天体,身体由无数星域所组成。在宇宙中,我们无限巨大,我们又极其渺小。”

艺术家徐小东(左)和友人

  徐小东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师从于靳尚谊,潘世勋,孙为民,杨飞云,朝戈等先生。2007年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师从于杨飞云先生,目前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在“自然·性灵”的新作中,徐小东创作了多件长卷形式的油画

“自然·性灵”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所呈现的近作中,徐小东将对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及气韵的感悟融入油画,用笔加强了对自然的光,对物质的空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了再造,如模仿中国长卷所作的油画长卷《祁连山》中,便使画面形成了与现实的某种距离和迷惑,同样,对于艺术语言再造的过程,也就是纯化精神的过程,现实的物象在徐小东的作品里获得了重生,静谧又不失真实。

“自然·性灵”展览现场

徐小东油画作品

徐小东油画作品《环山柔水》(左)和《明媚之晨》(右)

徐小东《天阶》综合材料 70x200cm 2015年

  对于这批近作,艺术家徐小东说:“面对自然,面对当代,面对生命。对这三个命题的回答就是我的绘画所要探寻的源泉。当代与生命在自然面前只是与我有关系的瞬间。我生存在当代,而当代与我共融于自然之间。我是一个生命个体,而当代就是无数个生命个体的共同组合,而自然掌握着他们的命运。”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21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