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刘巨德首次大型个展开幕 向恩师庞薰琹汇报“回乡”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刘倩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10月20日,混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在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10月20日,混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刘巨德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2017年创作的作品百余幅,是他近些年来首次向艺术界及恩师庞薰琹先生汇报艺术成果的大型个展,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致辞

数学家邱成桐现场谈及对艺术的领会,以及对刘巨德作品的喜爱

艺术家刘巨德致答谢词,他在现场回忆了自己艺术的成长之路,并感慨这样一场展览理应是向恩师和艺术界汇报,可惜自己的恩师庞薰琹先生、吴冠中先生、张仃先生都已经不能来到现场,他们生前都曾经给予自己莫大的帮助,是带领自己走向艺术之路的恩师,如今在70岁之际,举办这样一场展览,向艺术界及恩师汇报。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2017年已邀请六位艺术家,包括刘巨德、钟蜀珩、戴士和、闫平、王克举、陆庆龙。吴为山馆长在现场表示,六位艺术家的创作均呈现出鲜明的学术指向和强烈的个性特征,都是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和推进的:历史研究的深度、社会生活的广度、鲜明的艺术语言风格。此系列展与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学术品牌“典藏活化系列展”、“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国际交流系列展”一道,成为推进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新举措。

刘巨德 《生命之光》 水墨纸本 250cmx2750cm 2015-2017年  捐赠中国美术馆

刘巨德 《生命之光》局部

  在美术馆一层圆厅,展出了一件27.5米长的巨幅绘画,是刘巨德自2015年开始创作,2017年完成的《生命之光》,这是首次展出。2015年,全国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电视里不断着播放着与抗战相关的电视,这引发了刘巨德的思考:“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和平呢?战争总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总是在期盼和平,但和平总是很少。我体验人生最大的福气就是平安,对于国家是这样,对于人类也是这样,所以我就画了这张以和平为主题的《生命之光》。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了。”

  以下是《生命之光》大图呈现,请横屏浏览:

  在这件27米长的《生命之光》中,似乎在讲一段人类发展的故事,画面以成群的白鸽作为起始,人群出现了,他们眼里含着泪光,手里拿着橄榄枝、玉兰花,抱着和平鸽,一起前行,接着烛台、镜子出现,进入人类发展的另一个阶段,绘画也开始变得抽象,画面更具有几何特征,和平鸽被这些抽象形象淹没,最终则是女神、千手观音的形象出现,绘画进入尾声。刘巨德在这幅绘画里面所要表达的对和平的向往、沉重的思考都显露无疑。

《追日草》 水墨纸本设色141×362cm 2011年

  展览同时展出的还包括刘巨德多年来一直在画的关于故乡、草地、沙丘等题材的绘画,以《追日草》为代表的诸多草地的绘画成为刘巨德具有标志性的绘画题材,一片片浑茫的野草,俗称老牛疙瘩草,茂密、蓬勃,没边没界地生长,充满无尽的活力,他画的草都充满了自由疯长的茂密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花、无数黑色的果,乱中有序,一望无际,画出了一种感觉,一种乡情,一种儿时出入草丛灌老鼠、掏鸟蛋的温馨记忆。薛永年称刘巨德画的草画出了一种理解:不怕风寒、不怕火烧、永生不灭的野草,它是夸父的遗骸,夸父生命的再生。它只向往追赶太阳,享受太阳的光芒,享受美的光芒。

《鱼》 50-55cm 水墨设色纸本  1989年

《家乡土》 水墨设色纸本  1990年 土69.5×50cm

  90年代时期,是刘巨德绘画以写实为主的阶段,那一时期的绘画都在抒写浓郁的乡情实现乡土寻根,乡土静物最有代表性。这类作品取材于田地里的土豆、成熟的土桃、饱满的向日葵、红薯、玉米,多与刘巨德儿时的乡野生活密切相关。其背景不是西方传统静物画的室内,而是大地一样的广袤空间,多乡野气息,富深切感受。厚实、质朴、有热度,但也苍茫孤寂。

艺术家刘巨德与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左二)、庞薰琹之女庞涛(右二)

清华美院原院长常沙娜与嘉宾在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评论家邵大箴在现场谈刘巨德艺术

评论家水天中在现场谈刘巨德继承的庞薰琹的艺术体系

艺术评论家王鲁湘介绍刘巨德的作品

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谈刘巨德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中的重要性

艺术家刘巨德向艺术家钟涵介绍作品

艺术家袁运生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钟涵、陈文骥在展览现场

 

刘巨德向杨飞云介绍最新作品

刘巨德妻子钟蜀珩(左二)与嘉宾在展览现场,“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同期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前言中谈到,刘巨德先生是“希冀从母体的故乡,到童年的故乡,再到文化的故乡,直至宇宙的故乡,以达到物质生命向精神与灵魂的飞跃。他诗化的妙语表达了内心的追求:‘我是一把土,渴望梦的种子降临,破壳发芽在土地里,种子含着星光的水泽,光亮闪闪……’”,他用“诗和梦寄托于艺术的表现,首先在情,情由心生。心借‘物’而抒发。他的物不仅是茫茫草原,大漠驼影,云山驰骏,校园紫薇,黄河飞瀑,杂丛珍禽,而是心潮律动与自然万象的神遇;是诗性遣怀与形式创造的融化。由此,他挥舞自制的长笔,迹化生命的感动,在平面上意造可以接天连地,通古达今的浑茫世界,在这主观的点线面和色彩的秩序中,恍如天籁的旋律充满张力,稍加点化,则形、意、神皆俱……”

  同时展出的还包括刘巨德的夫人钟蜀珩的“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戴士和的“画我所要——戴士和2017油画写意展”,三展同期开幕,这三个展览项目均为“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同时也是“中华艺文基金会资助项目”,得到泛海公益基金会和中华艺文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三展共同呈现三位艺术家新近的创作状态,尽管彼此之间在创作观念上有所差异,但践行中国文化底色的“写意精神”,仍是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思想脉络。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语境下,刘巨德、钟蜀珩、戴士和三位先生的艺术探索,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文化内在活力的生生不息。不仅如此,三位先生的创作在回望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也在将自己对自我、对人、对时间、对生命、对万物的深刻体验注入其中,所以在展览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生命意识,能够感受到时代精神的宏大气象。

  其中,混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展出于中国美术馆一层1、8、9号展厅,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逢周一闭馆)。

 

刘巨德 《荒草滩》水墨纸本设色 145X365cm 2017年

 刘巨德 《荒草滩》水墨纸本设色 145X365cm 2017年

《灰喜鹊》250x500cm水墨纸本设色2017年

《红荷塘》 水墨纸本设色   145cm×365cm  2012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