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比暴行更可怕的是“道德沉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观察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现年40岁的苏师傅是厦门市公交集团59路线的一名司机。几天前,他驾驶的公交车,在运行中被人拦下,两名男子对他进行了一场残忍的暴打。从车上打到车下,在歹徒长达近十分钟的施暴过程中,车上十多名乘客(有几个是经常坐这趟早班车的老乘客)却无人报警,更没有人上前制止,还有一名乘客在苏师傅被打时迅速从前门跑 
下了车。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打人者扬长而去、受害司机向乘客借手机报案时,竟然没人愿意借。(9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媒体在报道这一新闻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十分钟的“道德沉沦”。是啊,在歹徒长达近十分钟的施暴过程中,十多名乘客都变成了哑巴、植物人,集体失语,其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的看客心态,再一次让我们见证了人性的冷漠,道德的沉沦。因而,当有人将司机被打的录像制作成视频放到网上后,点击率迅即达到十多万次,许多网友留言表达了对司机的同情以及对打人者的强烈谴责。而对于车上那些路遇不平、无动于衷的乘客,措辞则更为强烈。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道德沉沦”镜头,现实生活中时有所见——公共汽车上扒手偷窃有人袖手旁观,见义勇为者牺牲而被救者却冷漠无情,众人围观警察孤身与歹徒博斗而无人相助,拾得财物返还却遭到失主误解甚至冷漠对待,闹市口有人跳楼众人仰头看“白戏”,小孩溺水后岸上的人却在为200元的差价讨价还价,弱女子遭遇性骚扰有人全程摄像在网上发帖子“作秀”……多年来,社会舆论对这些“冷漠”事件的指责与批评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社会道德谴责也不绝于耳,但此类事件却在不断发生并有增无减。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变得如此冷漠、道德沉沦?一怕“引火烧身”。一些地方治安工作不力,黑恶势力猖獗,面对暴行一些公安人员尚且缩头缩脑,一些公民惟恐自身难保,哪敢管闲事,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二怕好心得不到好报。热心助人是一种善举,有时好心人不但得不到酬谢,反而还被诬陷为肇事者。还有的受害者和见证者在案件调查中不敢举报和作证,令见义勇为和热心助人者寒心;三怕见义勇为致身伤残得不到足够或必要的社会救助和补偿,法律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席以及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残酷现实,让不少人在欲“出手”时缩回了手。
  作家雨果曾说:“天生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见义勇为,帮扶弱小,一直是我们倡导的美德,古语也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眼见他人陷入险境,一个人一个群体有能力救助时,“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也是每个公民为人处世的通行证。或许你一个电话,一声怒吼,一次举报,一桩投诉,甚至一个眼神,就能制止一次流血事件,一场人间悲剧。如果连举手之劳也被作为“牺牲品”送上了道德祭坛,这样的“沉沦”真的比暴行还可怕三分。
  十分钟的“道德沉沦”再度警示我们,当见难不助、见死不救成为一股暗流浊水时,仅仅依靠舆论的批评和道德的谴责那还是远远不够的。当务之急,除了让人们从思想上树立“人本”观念,破除自私自利陋习,明荣知耻,让更多的人彰显正义感与同情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高扬法律的利剑,从制度上鼓励和确保见义勇为者伤有所养、残有所依、亡有所恤,其亲属子女能够得到社会广泛的尊重和照顾,用法律的严惩来拯救公众的冷漠之心,让人们不再有“三怕”。这不仅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匡扶社会正气的正道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