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当学院派与星巴克相遇 从“新星代艺术展”体验“艺术+”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欧宝静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新星代艺术展”海报  (雅昌艺术网讯)当你低头啜口咖啡的瞬间,艺术已在不经

“新星代艺术展”海报

  (雅昌艺术网讯)当你低头啜口咖啡的瞬间,艺术已在不经意中尽收眼底——5月23日,全国首个星巴克公共艺术空间与广州青年艺术家首次合作,推出“新星代艺术展”。此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海担任学术主持、刘咏施策展,参展的七位青年艺术家林昀、彭可悦、梁超富、李冠廷、林熙、彭杜、杨倩均来自广州美术学院,作品呈现囊括了布面油画、木版油画、综合材料、漆画、雕塑等不同方式,或出于对当下生活环境的忧虑,或出于对图像所传达的视觉信号感兴趣,抑或出于对内心深处自我否定与肯定的徘徊……他们用各自的艺术语言,描绘自身灵魂所感知到的世界。

星巴克广州中山三路店,公共艺术空间位于4楼

“新星代艺术展”开幕合影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海出于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及对教学探讨的心态,牵线此次“新星代艺术展”。他认为,严选的青年艺术家基本以研究生为主,如表现特别出色亦放宽界限,而参展作品除了要有学院严格训练下的娴熟技法外,还需要具备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与独立思考,最终在这个全国首个星巴克公共艺术空间中呈现,能引起观众的思考与讨论。今天参展的这批青年艺术家经过他的长年观察,均有各自独特的呈现角度。另外在陈海看来,星巴克公共艺术空间包容各行各业人群,尤以青年艺术爱好者居多,因而能达到很好的展示与传播效果,而该空间的非营利性质,则能对青年艺术家起到极大支持作用。

“新星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当代艺术家邓箭今亦亲临现场,在他看来这个空间适合做“小而精”的展览,星巴克高层能意识到艺术在消费时代的重要性,然后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青年艺术家,这很难得。星巴克华南区总经理陈月明也提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公共艺术空间,提供更多机会给青年艺术爱好者向公众展示自己的作品,以此支持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坚持初心,不断发挥创造力。中山三路一带以花园洋楼别墅群著称,又与广州画院美术馆相邻,已经成为顾客追求文艺格调及休闲生活的青睐之地。我们也希望顾客在享受星巴克独特的咖啡体验的同时,可以在艺术的海洋里感受一段别样的时光。”

林昀《思绪洞察力3号》木板油画 50x50cm

林昀《焦虑粉饰》木板油画 100x60cm

  林昀是一位非常有自省意识的艺术家,徘徊于否定自我与肯定自我之间,创作令她痛并快乐,痛与快乐亦促使她创作。那些游走于记忆与现实、生活经验与精神轨迹交织的视觉场景,使她的作品蕴含着一种潜在、矛盾的精神张力,观者常常能在画面中感受到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展览中,林昀一幅《焦虑粉饰》安静而具张力,相对单纯甚至可以说甜美的用色与表象下,通过手部姿态呈现而出暧昧而敏感的视觉特质,不免令观者想起才女张爱玲的经典名言“生活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近期林昀更是趋向于肖像式的特写,通过细腻而敏感的描绘呈现人物独特的精神面貌。林昀说,“焦虑并非单纯是一种心理感受,也是一种质疑,对终竟虚无的思考,与我们的存在共存着。”

彭可悦《End of October》布面油画 120x130cm

彭可悦《夜光城NO.25》布面油画 30x40cm

  彭可悦认为,每个人的思考与他在当下所处的状态都是同步的。而她对自己内心的体察,是在将自我抽离至第三人称的视角,把自我状态当作一个客体,与他人所处的状态并置于观察研究的过程中完成的。她说,“当个体追求平静淡泊的欲望变得强烈,社会的整体浮躁情绪也随之上扬。现代社会的快速度在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间紧迫感。生活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旋转力,让人麻木、疯狂或是自我感觉良好。我希望表达的是在濒临这种不自知时人们应当保持的一种警觉状态。”

  《End of October》中黑与暗绿交集的色调传递出一种不安的情绪,戴着面具的人群似乎在寻找什么,而漂浮在人群上空的波点为画面增添了一抹压抑,这或许是创作者在某个阶段的真实状态,同时亦是她试图对如何存在以及存在于何处问题的探讨。

彭杜《堂吉诃德的梦》综合材料 50x30cm

彭杜《局外人》布面油画 80x80cm

  彭杜的创作首先给到观众的是一种对于新的视觉感官环境的表征,随之能慢慢读到其对于图像观念化的思考,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对于自我的审视与剖析。正如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当代艺术家邓箭今所说,“作品灵感更多来源于网络、影视多媒体。其作品最直观的一个特征是以一种电影蒙太奇手法(分镜头)去演绎片段式的悖论、矛盾,借由对事物的不确定性、矛盾性来表达她的心理诉求。”

林熙《物-暖壶》《物-微波》《物-器》综合材料 100x10x100cm

林熙《物-收音》综合材料 100x10x100cm

  城市问题是林熙在创作中思考与探索的重要主题。他的《物》系列雕塑创作正是以当今城市化进程中,当人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时所不经意产生的物欲为背景,借用生活中废弃的古老家电进行雕塑创作,采用溢流出的眼睛这一形式,以此映射人类对社会物资欲望的无止境膨胀和强烈渴求。

梁超富《几何标本NO.21》布面油画 40x40cm

梁超富《几何标本NO.16》布面油画 50x60cm

  “图形、图像,只要它们进入到你的视觉范围,将会调动起你的视觉经验,导演出一出有趣的戏!这或许也是观众对图像进行自我解读或再导演的一个过程。我相信,图像所传达出的视觉信号能让观众获得更多的趣味,这也体现出读图时代图像叙事所创造的力量。”在梁超富的创作中,构思的是某一个事件现场和组成事件所具有的图像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而,他更希望的是观众对画面本身所给予的图像信息进行推理,这要求观众从自身出发,通过推导和演绎,生成画面的事件内容。

  以《几何标本》系列为例,从舞台剧场出发,探求图像叙事的哲理性思考的结果。梁超富试图在舞台的时空关系中,通过图像来构建事件场景和语境的叙事表达,让它们尽可能地来还原一出戏的情节。

杨倩《Shine》布面油画 125x90cm

杨倩《白夜》布面油画 125x90cm

  “我们在生活里总有各种不同的身份角色,需要在不断的变化中调整自己的位置,但却忘了给自己留一个独处的空间。”杨倩希望通过画面讨论个人与风景的关系,使作品与观者之间产生对话,由此构造一次独自游览风景的时光,“试图创造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空间,一个记忆与想象共存的场景。”

李冠廷《无题》漆画 20x20cm

李冠廷《维他命N5》综合材料 40x30cm

  将身边的消费品图像通过解构、拼贴、重复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令李冠廷的创作带有一丝“波普味”。在他的“维他命N系列”中,反映的正是当下人们过度崇拜和追随“治愈物”的病态,表面的治愈,实则带来了潜在的问题——依赖。李冠廷说,“对这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产生依赖感是否和快餐文化所带来的精神后缺失有关?这些药物或许不只是治疗我们的身体,还填补了我们心理上的空虚,我们也该重新思考社会发展的目的。”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6月23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