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平潭大练海域元沉船考古探秘 收获两只圆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平潭大练海域元代古沉船文物开始打捞。记者29日前往沉船遗址,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考古探秘。至昨日,已打捞上来2只完整的圆盘。
这是继200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打捞平潭“碗礁一号”沉船文物之后,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水下文物考古和打捞工作。
据介绍,国家博物馆水下文物考古研究中心30多名考古队员进驻距沉船遗址不远的屿头岛。考虑到天气和海况等因素,打捞工作将持续40余天,在11月底前结束。
打捞第三天 收获两只圆盘
29日下午,记者从平潭苏澳镇坐船抵达大练岛后,又坐上一艘木渔船,从大练岛立新码头赶往沉船遗址——大练乡渔限码头出发。船老大告诉记者,当地渔民都知道那里有沉船,大家都不会靠近。
在海上颠簸了20分钟,我们于5时17分靠近遗址附近的考古船。船上插着红旗、写有“中国水下考古”字样的白色铁壳船。
我们跳上这艘大铁壳船。由于风浪太大,我们只得蹲着甲板上。只见甲板上堆放着10多个氧气瓶以及10多包潜水工具,包内装着潜水服、脚蹼等。此时,水下考古队员已收工回去了。
据有关人士介绍,满潮平潮时,沉船遗址在水下20多米处;退潮平潮时,遗址在水下10多米处。
打捞工作视每天的天气和潮水情况进行。水下考古队员有10多人,每次有二三人下水,每次半小时。
这两天,主要是下水进行搜索,看看沉船遗址范围有多大,多大范围有东西。遗址遭到盗捞团伙的破坏,目前水下瓷器数量还不知晓。
29日是打捞的第三天,已打捞上来两只完整的圆盘,被带回驻地了。
原计划30日中午1:00要下水打捞,但30日平潭风浪比前天更大,超过9级,水下打捞工作只得暂停。
沉船遗址 古贸易重要航道
大练沉船遗址是去年9月发现的。去年9月14日,一个盗捞团伙在大练海域摸黑“作业”时,被边防官兵抓获,缴获10件刚刚打捞出水的古瓷器。
据有关专家昨日介绍,从这10件古瓷器看,器型较简单,才3种。有双耳小罐,釉色不错,较润泽。有竖道纹的大口罐。还有大盘,有图案,形状有圆形、菱口两种。
经鉴定,这些瓷器是产于元代浙江龙泉窑的青瓷,是民窑出产的民间日用瓷器,用于贸易。就目前有限的出水器物看,年代为元代末期。但具体年代要等大量文物出水比较后,才可准确断定。
这些文物工艺还算精美。经过数百年海水浸泡,有的品相不太好,有的还很润泽。有的是国家三级文物,有的是一般文物。
这位专家说,浙江龙泉窑是元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厂,产量很大。由于靠近浙江,元代龙泉窑青瓷目前在南方特别是福建,传世品还较常见到。
此次打捞,可以证实当时龙泉窑瓷器的数量与品种,反映了元代制瓷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我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代中国生产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等物产通过这里运往欧洲和亚非其他国家。因此成为海底沉船及文物集中的一个区域。
大练沉船所处的位置是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据有关专家介绍,从这里往西、往南可以去泉州、广州,往南可去东南亚。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