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工笔花鸟画新星邹孟染个展亮相广州青云书院艺术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峰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林若熹艺术基金会2016年度艺术新星颁奖典礼 暨获奖者邹孟染作品展”展览现

“林若熹艺术基金会2016年度艺术新星颁奖典礼 暨获奖者邹孟染作品展”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12月31日下午,由广东省林若熹艺术基金会主办的“林若熹艺术基金会2016年度艺术新星颁奖典礼 暨获奖者邹孟染作品展”于广州青云书院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展出邹孟染自硕士研究生以来的近50幅绘画精品,呈现了他在这一时期里的艺术风格和面貌。

“林若熹艺术基金会2016年度艺术新星颁奖典礼 暨获奖者邹孟染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若熹在“林若熹艺术基金会2016年度艺术新星颁奖典礼 暨获奖者邹孟染作品展”开幕式致辞

艺术家邹孟染在“林若熹艺术基金会2016年度艺术新星颁奖典礼 暨获奖者邹孟染作品展”开幕式致辞

  邹孟染师从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若熹,在工笔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造诣。在传承中国传统工笔画鸟上,邹孟染尽可能保持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运用,同时,通过自身学习、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在用色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汲取了西画的方法,利用色彩的对比经营自己工笔花鸟画的形式美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秦金根分析邹孟染的用色时说到,“其以植物质色打底,在用矿物质色敷凃,使其花叶产生明艳的视觉冲击力,成为画面的中心。除此之外,其花卉的主干集中,再敷凃厚重而明亮的纯色,占据画面的主体部分,突出表现色感的华丽与静穆。”背景巧妙引入“灰调子”以敷凃,与画面的主调产生对比,拉开了距离。

“林若熹艺术基金会2016年度艺术新星颁奖典礼 暨获奖者邹孟染作品展”展览现场

  除了在用色上有着自己的体会,邹孟染对其经营工笔花鸟画的形式美感也体现在线和画面感的追求上。运用传统的勾线方法,直接、准确地勾线对花鸟造型的塑造有着“极端的重要性“。邹孟染运用了拓印法、皱纸法、渍色法、洗擦法、局部矾染法等多种画面肌理处理和表现方法,可见其对”撞水撞粉“的运用有着自己的特别见解。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吴爽分析说:” 在“‘撞水撞粉’的技法内,用水与粉的不同比例融合去呈现物象的质感与体积,利用水将‘粉’推到物象边缘,用其所沉淀下的厚薄来表达‘线’的前后现实,因‘粉’所沉淀的的面积很小,以至于细化成线,以此完成‘色’表现‘线’的问题。”

“林若熹艺术基金会2016年度艺术新星颁奖典礼 暨获奖者邹孟染作品展”展览现场

  邹孟染的中国工笔花鸟画有着“清”、“静”、“情”的境界。他主要选择了全景式的构图,注重维持画面的纯粹性和秩序性,这也使他对情境的营造起着重要作用。他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利用装饰性语言的基础上,表现了其“清雅之气”, 强调写花鸟生命之感悟,到抒情表意的目的。

  值得关注的是,邹孟染注重运用西方构成和抽象表现,在同一画面中糅合了工笔绘画语言和写意绘画语言,这与他在理论研究学识上有所用功有着莫大关系。他大量接触了哲学类的书籍,这使他在艺术思想深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邹孟染说,“老师让我接触‘抽象’,是因为他认为如果我想对抽象造型有所感觉的话,硬用力是行不通的,他让我从哲学方面入手,巧妙地将门打开。我就开始大量接触哲学类的书,包括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西方哲学基本上是站在科学的理论上建立的,属于唯物主义,而中国哲学我认为更多是属于唯心主义。画论是基础的补充,而哲学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创作,形成思想上的提升。”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若熹对雅昌艺术网说:“在理论思想上,他对学问的研究,相对实践类的学生来说,做得比较到位,对中国画本质问题有所感悟,所以他在作品中的表现有所不同。这是他追求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是长期积累、长期研究才有效果。”

《沙洲浅影》纸本 190cm×180cm纸本 2012年

《桃苑清赏》纸本 172cm×94cm 2016年

《天水谣》纸本 40cm×160cm 2016年

《无心弄春》纸本 54cm×54cm 2015年

  谈到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理解,邹孟染对雅昌艺术网说,“以前工笔和写意是两个极端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在当下我们可以利用纸的这种渗透,利用水在生纸和熟纸的控制。生纸承载的是写意的绘画语言,熟纸承载的是工笔的绘画是语言,两个不同体系的语言可能会产生一种碰撞,这种碰撞有可能得出一个新的审美感受、新的图式,在当下产生出不同的视角,利用工笔进行不同的方法和语言去表达。”

《东墙粉色》纸本 54cm×54cm 2014年

《空山新雨后》纸本 54cm×54cm 2015年

《绿野翠带》纸本 30cm×30cm 2016年

  

        邹孟染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1979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春市;200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师从林若熹教授

  参展情况:

        2004年:《绮石缘》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10年:“握手中国提名展”(法国);《入梦》入选“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北京);《入梦》入选“广东岭南中国画大展” 优秀奖

  2011年:《那年五月》入选“201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夏日·深处·鸟鸣》入选“广东省第十一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 铜奖;《牡丹写生》白描系列入选“笔参造化•广东省第六届中国画展”(广东);“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青年花鸟画展”(广东)

  2012年:《沙洲浅影》入选“2012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优秀奖

  2014年:“同学——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级美术学博士生作品展”(北京);“绽放——南方新锐花鸟画邀请展”(广东);“茁实——青苗画家2014年作品展”(广东);《那年五月》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2015年:“同学——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级美术学博士生作品第五回展”(浙江);“洋洋得艺——乙未艺术邀请展”(广东);“星星之苗——首期青苗画家作品晋京展”(北京)

  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北京);“如约——学院青年十五人水墨作品邀请展”(广东);“太和第四届书画艺术节——书画博士邀请展”(安徽)

  发表情况:

  2013年:论文《矿物颜色、水与文人水墨花鸟绘画》发表于《创作与评论》期刊,2013年1月号第157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14年:论文《中国花鸟绘画色彩中“水”的探微——作为媒介与审美的思考》入编《没骨风——现代中国画“水”论》,林若熹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作品《静夜》、《私语》入编《中国画学刊》,邓福星主编,2014年6月第六期。

  2015年:论文《写生对创作的重要性》发表于《中国画学刊》,邓福星主编,2015年7月第4期。

  2016年:作品《那年的五月》、《在幽愈馨》发表于《美术观察》,2016年第04期。(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论文《西方构成学在中国现代绘画中的融入》发表于《书画世界》,2016年11月第178版。

《那年的五月》纸本 185cn×185cm 2011年

《南园春半》纸本 120cm×120cm 2016年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17年2月8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