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9月16日北京开启 21场分论坛聚焦“Terms”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刘倩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专栏】第三十四届艺术史大会  2016年8月30日,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央

  【雅昌专栏】第三十四届艺术史大会

  2016年8月30日,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央美美术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办方向媒体公布:经过中国艺术史学会筹委会多年的努力,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由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十四届(2016)世界艺术史大会定于2016年9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筹委会主任邵大箴、大会副主任秘书长朱青生、大会学术代表郑岩、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岳洁琼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并针对中国举办世界艺术史大会的意义、申请艺术史大会的历程以及本届艺术史大会的总体情况进行介绍。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介绍第三十四届艺术史大会的筹备

  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主题为“Terms”(概念:不同历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在主题设计上,突出强调了中国古老文明中孕育起来的中国艺术发展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由此以历史的眼光回溯中西文明同等的重要性,进而扩展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艺术的差异和特点的重新认知,形成对人类文明和文化艺术遗产新的认识与阐释。

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致辞

  大会设立21个分会场展开专题发言与讨论,以期交流艺术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启发人们在全球文化语境中重新思考世界文化艺术的版图,重新评价和审视东西方文化各自的价值与贡献,特别是亚、非、拉地区的艺术与文化的发展特色,勾勒与重塑世界艺术历史的新面貌。大会还将提出促进在世界文化冲突发生之际,如何以艺术的相互欣赏、相互喜好,相互尊敬的特质,促进文化互鉴,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强调在图像和信息时代如何应对和解释世界文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趋势,探讨作为图像与视觉的基础学科——艺术史的拓展和创新的可能性。

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筹委会主任邵大箴谈及中国举办世界艺术史大会的意义

  四年举办一次的世界艺术史大会是国际文化艺术界的重要会议,自1873年以来已经举办了33届。该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络机构国际艺术史学会(简称CIHA)与每届大会的主办国联合组织召开,被称为国际文化艺术史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因此每一届会议都得到各主办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成果,让世界通过艺术认识和了解中国,促进艺术史学的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的重要契机。

  本回顾世界艺术史大会143年历程,这不仅是中国,也是在亚非拉地区,乃至欧美以外的“非西方”世界里的第一次!经过中方筹委会的不懈努力,克服阻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国政府、全世界各大艺术类专业机构、专家学者的共同支持下,实现了这一历史的突破。这也意味着国际艺术史学会和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其发展方向与策略正在从西方世界向全球化转变,强调文化的多样性,除了在休会期间不断地举行各种主题和各个相关领域与地区的国际艺术史会议之外,将4年一届的大会开成尽可能覆盖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世界大会”。不仅让艺术和艺术史处于高度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意见和思想充分表达,也让处于边缘和遮蔽状态中的地区的艺术和艺术史获得关注和表述。通过世界艺术史大会,彰显中国在世界文化和艺术中担当和谐与和平促进者的形象,也通过广泛的交流,检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优长、现状与处境,进一步辨别中国艺术的特色和文化价值。

大会副主任、秘书长朱青生介绍中国申办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历程

  据雅昌艺术网了解,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稿件1012份,从中选择并确认参会的发言人逾290人,分别来自世界各地43个国家和地区。大会将于9月16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开幕式,从9月16日起,大会将在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持续进行21个分会场的专题会议,直至9月20日闭幕。会议期间,故宫博物院将邀请与会代表参观故宫和书画特展,作为大会的特别项目,“青州龙兴寺古代佛教造像”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与此同时,在艺术史大会期间也将会有一场“艺术图书”的专场,据大会秘书长朱青生教授介绍,这也是历届艺术史大会所设置的专门项目。大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岳洁琼介绍,本届艺术史大会的“艺术图书”专场邀请了在艺术图书有多年经验积累的雅昌文化集团承办,将会在大会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楼内全天开放。

  目前,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官方网站已经上线,会议日程公布、新闻通知、会议内容更新、学术讨论互动等功能都在官网上实现,同时听众可以登录官网注册参会。大会的确切日程最后以会议手册为准。

  大会官方网站网址为:http://www.ciha2016.org/cn

  分会一:词语与概念

  这一版块的重点是研究“艺术”(art)这一术语的涵义,以及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它的影响。“艺术”一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时期有不同的涵义。哪些因素在其形成和转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这些因素可能是源自观念、技法、文化冲突和全球化等。本版块也欢迎“语词与概念”相关的其他探讨。讨论将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领域:

  1.“艺术”在不同语言中的差异

  1.1 词源

  1.2 艺术的核心概念

  2.同一文化中“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差异

  2.1 范式的改变

  2.2 艺术的标准

  3.同一文化同一时期对“艺术”的不同理解

  3.1传统与革新

  3.2全球化和西方化

  分会二:标准与品评

  本组议题旨在探寻决定艺术的价值的一系列相关因素,特别是不同的价值体系怎样促进或者限制对艺术作品的观赏和思考。本议题审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偏好怎样对艺术作品的评价,鉴定,分类和阐释产生影响。因此,此议题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的价值体系怎样影响艺术品,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本组议题鼓励各种关于艺术的标准和品评的不同观点与立场。此议题鼓励各种严肃的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诸如集中讨论一系列的决定因素如中心与边缘,精英与通俗,创新与守旧,熟悉与陌生,平等与不平等,许可与禁忌,滑稽与严肃,以及艺术与非艺术等等。议题关注艺术评价一系列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变动与迁移,静态与动态的特点以及艺术史中对新的评价标准的引进。艺术的标准与品评涵盖的范围极广,在此我们建议四个基本的主题,希望对各位投稿同行有所助益。

  1.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艺术的评价标准

  对艺术的评价标准随时代和社会而异。艺术史包含了内在与外在因素的研究。内因与外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艺术创作和批评。内因强调美学评价,而外因集中研究艺术与社会文化其他领域的关系,例如历史,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和科学都对艺术的创作和批评有重要的意义。

  2.冲突与激变中的价值体系的嬗变

  通常一个社会和文化内部,艺术评价标准具有某种延续性。社会与文化领域的激变常常引发艺术评价的困惑和迅速的转变。该课题侧重研究对于艺术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的异种文化碰撞引发冲突与对立以及对艺术的影响。

  3.对非主流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介绍

  在主流艺术史研究中,很多业余艺术家,精神病艺术家,民间艺术家和土著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该主题特别鼓励对于这些长期以来被艺术史所忽略的非主流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运动的研究。

  4.艺术品的复制及其价值

  在艺术史上,艺术品的复制对艺术观念,风格和技术有着深刻影响。艺术品的复制包含多种形式,例如模仿,临摹,复制和伪造等。后现代的复述和引用也被看作一种复制的形式。复制的问题涉及到艺术史批评里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诸如对原创性和创作者身份的评价。

  分会三:想象与投射

  第三分会场主要探讨艺术差异的社会文化基础,尤其是那些被神化了的社会和现实——想象或者说幻象。具体的讨论将会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社会文化背景和由此产生的艺术观念之间的关系;想象和幻觉中的象征物与同时期艺术观念的共生,即艺术家如何将自己的想象投射到自然和人造物上以此来创作那些铭刻着他们独特时空标志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们创造了想象和幻觉中的图像。埃及的斯芬克斯、希腊的半人马、中国的龙、墨西哥的羽蛇、基督教艺术中的天使与恶魔、澳大利亚土著艺术中的梦在艺术史中,这些仅仅存在于宗教和神话语境中的事物与我们相遇。这些图像拥有着古老的历史。几乎所有的艺术创作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将真实的世界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和投射转变为艺术作品。

  第三分会场的议题可以被运用于从古至今不同国度和文化的语境之中来说明艺术观念是如何反映艺术家和赞助人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这次会议也会将注意力放在那些即便表面上看来忠实于自然的写实作品,但实际上依旧是艺术家想象的产物,例如古希腊的雕塑。古希腊以理性而闻名,强调测量和计算。运动员健美的雕塑并非真实人体的描绘,而体现了哲学中关于完美的理念。因此“想象和投射”是一个丰富的主题。我们希望这个分会可以在“艺术史的概念”这个问题上有所建树——这是这次大会的主题“术语”(Term)其中的一层含义——从而为大会作出贡献。

  分会四:欣赏与实用

  2016年会议主办方对于第四分会场主题的描述如下:“该分会场的主题是一种文化如何理解艺术的功能。就此议题,我们建议将讨论聚焦于艺术作品或工艺品之功能,及其作为艺术作品或手工艺品的功能是如何由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

  欣赏与实用这一对术语及其同类词都拥有悠久历史,并在诸多文化中跟“艺术作品”和“工艺品”这些有歧义的术语有关。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的,在个别的社会、文化和全球化建构中,现有的话语有哪些是和这对术语有关的?这些术语是如何在过去和现在影响生产、使用、市场、交换、消费,以及“艺术作品”和“工艺品”的接受的?科学和技术因素又是如何在工业化程度不同的社会中影响“欣赏”与“实用”这对术语的实质及其文化进程的?在过去和现在,特定生产如何影响了欣赏和实用这对术语的意涵和使用?这些术语是受限的还是非限制性的?欣赏和实用这对术语如何丰富了全球艺术史的观念或跨文化的理解?

  不过考量某个或成组或类别的物品、艺术门类、历史遗迹、陈列或展览的另一种方式,也是研究某种哲学观点或艺术史学科、文化人类学(包含民俗学)、社会学或考古学所发挥的作用。

  分会五:自觉与自律

  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积极与消极混淆不清,不过这可能有益于思考不同文化里人们渴望向公众展示自己独立、清高、“纯粹”艺术的历史时期。虽然这种“纯粹”显示了一种超脱、专心于自己作品的自我形象,但它应该被解析为一种知识和文化建设,因为社会一直以来都是鱼龙混杂,并且如果没有了他律性,艺术本身就很难被人理解。因此,应检验至少三种与艺术“纯粹”概念有关的合理论述,以对这一现象进行批判性反思:

  -“民族”、乡土、独立风格的产生与艺术表达的自我意识相关

  -自主性、“绝对”艺术的概念,摆脱任何偶然性

  -艺术作为社会事实与自主手工艺品之间的复杂辩证法

  就第一种论述而言,独立性的问题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紧密相连,它是一个自主、诗意的主题,产生了特定的“民族”风格。14、15世纪最有名的艺术家仍然深受他们赞助人的实际愿望所影响,这种情况在16世纪初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至少在意大利是这样。赞助人想要一幅出自伟大艺术家之手的任意作品;他们更想要一幅“达芬奇”、一幅“拉斐尔”或是一幅“米开朗基罗”,而不止是一幅宗教或神话画作。这种现象引起了部分知识分子精英,如彼得罗·本博或巴尔达赛雷·卡斯蒂廖内对视觉艺术前所未有的兴趣。这种爆发性的强烈兴趣带来了公认的“民族”文学和视觉语言,它们与艺术家的新自我意识或自我肯定紧密相连,乔尔乔·瓦萨里在他所著的《大艺术家传》中对此进行了精彩的论述。

  至于第二种论述,可以从伊曼努尔·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无目的的目的性”艺术概念开始。几年后,席勒提出了人的“审美教育”概念——这本该是一种从任何实用形态中独立而出的概念。艺术“整体性”的概念(谢林提出)及其实用的必要自主性与目前天真地还原“为艺术而艺术”概念毫无关联,纵然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是19世纪“为艺术而艺术”准则的重要先驱者。他们对艺术自主性的呼吁蕴含着对艺术内在效力的深刻理解,因此也具相关性,这将成为西奥多·W.阿多诺美学的一个基本方面,艾德·莱因哈特在其著名文章《作为艺术的艺术》(1962年)中进行了论述,也在他激进的极简主义黑白画作中得到了印证。

  本次研讨会旨在寻找在所有文化和时间背景下提出自我意识、自主性、“绝对”艺术问题的论文,同时也提出构建自我肯定和独立性形象的问题,最后解析和培养了艺术的对抗和变革力量的自主性和他律性之间的积极作用。

  分会六:传统与渊源

  近年来,我们目睹了新民族主义、复兴民族主义的崛起和传播,也目睹了在那些疆域被争夺、认同被重新定义的区域里发生的领土争端。在这样的背景下,认同的表达和认证,以及去保护和促进本土的、本地的文化传统的渴求,比过去几十年中都要更加强烈。在亚洲,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是其作为国家身份、集体记忆以及文化政策的手段的能指,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政治、文化关注。在视觉艺术领域,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都转向历史和传统寻找更多的灵感,继而重新去审视和定义传统与真实性的概念,更是文化认同的有力印证。中国水墨艺术的大规模复兴在某种程度上就体现了这种现象。

  本组讨论的关键问题和主题包括:

  一、在认同形成的过程中,博物馆、策展人、政府机构分别担任着怎样的角色,这些角色有可能产生怎样的改变?

  二、阐述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艺术、传播、政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探寻其中任意两点以上之间的关系。

  三、艺术作为一种软实力和文化外交的渠道。

  四、历史和文化传统语境下的艺术创建与展示。当下城市区域规划和古代建筑保护与历史文化的关联。

  五、朝代更迭、政治变革和人口迁移所携带的文化特性对当代文化社会中艺术的影响和作用

  六、民族和种族主义、主体性和性别主义在艺术的认同形成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

  七、认同构建的未来发展,以及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艺术家的身份变化。

  分会七:流传与嬗变

  本组的目标在于提出一种理解“转译与变化”的广阔视角。通过贸易网络、迁徙模式以及美学论述来审视“转译与变化”这一概念,我们试图将物品与思想的全球性传送以及艺术史的学科轮廓这两者摆在三个研究范围内进行理论上的辩证:

  空间性:以共时性的方式穿越各社区、文化、国家和帝国,将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转译与变化”中的空间性。我们应当如何解释在转译与变化中的多重空间系统?跟随着商人、贵族以及艺术收藏家的脚步,我们是否能解释日常生活中次级文化间转译的微操作?如何在视觉上将地方性的边缘地带与世界性的全球中心交融在一起?以房屋或帐篷为例的微空间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空间、地方以及场地等概念又是如何通过美学惯例转译过来?我们该如何解释传播介质上的转译,比如从石头转译到纸张,或者从绘画转译到建筑?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地形在美学和艺术转译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时间性:以历时性的方式穿越生命周期,可以将转译和变化中的时间性形象化。知识系统、物品以及美学实践是如何跨越时间被转译的?而这些系统又是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调节,以应对变化中的社会实践?是否有不同的时间性方法让我们研究转译与变化?物品和知识的转译是如何通过家族血统、行会以及艺术知识群体而产生的?教导性的手册、艺术学校以及知识的转译在全球范围内扮演什么角色?学科专业结构下的知识转移与非正式的知识流通渠道是否存在不一致性?

  词汇:当我们走出以东方主义(多指异国情调)和西方化为主导的历史叙述范式,有哪些词汇能让我们用以思考转译与变化在全球层面的美学和社会意图?艺术史的语言无疑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殖民主义以及现代理性的产物,那么,前现代的理论应用是否会让我们对于艺术史的框架产生质疑?不同地域着手进行转译的方法是否有所不同?从多元化的全球视角出发,在不将西方的这种研究归类为艺术史,也不将非西方的相似研究视为民族志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将各种不一致性写进艺术史中?我们是否能将跨文化背景下艺术史文献的转译、艺术史学家将图像转译成文字的“艺格敷词”、物品的文化传记,以及收藏和陈列等过程解读为转译与变化的各种表现形式?转译与变化是否能在全球层面丰富艺术史这一概念?

  分会八:禁忌与教化

  “禁忌”在中文中指被禁止或限制的言行。英文中的“禁忌”(Taboo)一词来自波利尼西亚语的“tapu”,指一种仪式性的限制,限制的对象可以是人、事、物,由詹姆斯·库克在18世纪传播开来。“禁忌”既可以是局部的、临时的,也可以是普遍的、永久的。它常以较为浅薄的方式和“艺术”相关联,简单将艺术假定为——其行为方式和主题形式都是在挑战传统和习俗,不理会现有的法则、制度。

  本次会议的目标是在宗教学和人类学的基础上,更为严谨、系统地探讨“禁忌”的概念,这将有助于从艺术和艺术史的层面理解它与礼仪、权力和权威等问题的关系。

  本次会议计划从以下四个领域进行探讨:

  1.涉及“禁忌”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它们通常不会出现在公众或特定人群(如妇女、儿童)的视野中。该类型作品的创作可能会受到审查,甚至被销毁。艺术家也可能会被禁止从事此类艺术活动或展示此类作品。

  2.在特定时期或特殊环境下被强行禁止或禁止对其维护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及艺术作品。这类对象包括历史名胜、国家形象、个人肖像和各类政治宣传活动等。图像与法律、合法性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3.“禁忌”是艺术的固有属性,艺术世界的规则。“禁止触摸”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以保护和展示的名义隔绝了艺术创造和存在的关键。这些例子限制了艺术的复制与再生产,以及假冒与剽窃等问题。艺术理论同样参与其中,包括如何定义“艺术”与“非艺术”等。

  4.以“禁忌”为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禁忌”看似艺术创作的陈词滥调,艺术家也一直被期望“打破禁忌”,但以“禁忌”为主题进行创作,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需要应对来自权力机构以及政治、宗教、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规则和阻力。

  分会九:独立与超脱

  艺术的“真伪”可以从至少三个方向去发掘:

  第一,“真伪”在艺术创作中是艺术创作者潜意识中的标杆。这个普遍存在的“猜想”在不同文化中都被提升为“主义”或“真理”进行过(甚至一直延续着)论战。人们试图通过这无休止的论战为“真伪”划定界限和规范其权利。

  第二,“真伪”与原创。为了确认艺术作品的作者需要确立其归属、需要知识、以及对含混不清的原始史料的甄辨。“归属”是主题研究最严谨的起点和基调。这必须是具备信服力和有说服力的,它应是经得起论证和推敲的。这一部分问题焦点将集中在作品的修复引出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已经实施过多重修复的作品。这牵扯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对“真伪”命题的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经常会出现在艺术市场中关于作品真伪和对作品及作者的估价的争论中。面对这些集合了不同时期的多重修复的艺术作品,历史学者对于“真伪”问题需要重新考量。

  第三,涉及艺术定义和其在不同文化中的“真伪”界定问题。外来艺术在脱离其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在“新”的人文土壤中成长(或展出)的状态和其位置异变,尤其是与它自身在其自身文化中的最原始的功能(宗教、礼仪、实用、装饰和符号标识)相比较时所展现的差异,以及其为适应这一“新”的人文土壤所出现变化的状况,都是我们所讨论的“真伪”范畴。这是艺术史学者去如何界定“真伪”含义和范畴的新课题。

  分会十:性别与妇女

  将从大会“艺术史诸概念”的主题出发,探讨“女权主义”、“性别”和“酷儿理论”这些性别概念给艺术史研究带来的影响。我们欢迎参会学者从具体案例出发,分析如何通过聚焦性别问题让我们对过去的艺术有新的理解;同时,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1970年代以来众多艺术实践所关注的(性别)问题。

  本组讨论分成两个子项目,论文应符合任意一个子项目之话题范畴:

  1.全球化(的)性别研究,女权主义及酷儿理论:英、美及西欧以性别问题为主且关注艺术实践者的研究自始得到其他地域研究的补充。然而以性别为主的艺术作品及相关研究出现的时间、话语形式及其总体影响在不同的语境下不尽相同,在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也体现出微妙差别。众所周知,性别问题的介入对艺术研究有“全局性的”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在不同地域的表现情况并没有在国际性的论坛上得到充分记录和讨论;大多数不以这些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学者对于英美及西欧以外艺术史的把握则趋于片面和有限。为弥补这个艺术史话语的缺陷,我们特别征集讨论如下问题的论文:通过具体案例讨论女权主义、性别研究及酷儿理论对于非英、美及西欧(或者在西方的大流散艺术家)艺术实践及艺术史研究的影响。我们欢迎讨论非西方地区艺术史的论文,并尤其欢迎和鼓励以亚洲为主要关注对象。

  2.性别及重读艺术史:尽管早期女权研究着力于将至此被忽略的女性艺术家重新写入艺术史,接下来的女权及酷儿理论框架下的研究,逐渐将重点放在考察如何从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的性别政治角度出发来解释不同的艺术风格、主体问题及对艺术品的使用。通过关注对艺术创作的背景、表达形式及主题有重大影响的性别概念,艺术史的性别研究不仅仅可以单方面扩展我们对图像创作实践、不同“男性气质”及“女性气质”的建构方式,或者具体历史时期和地域对于同性关系的态度等知识;这些研究应该会推动修正先前对产生这些艺术品和图像的社会文化语境及他们在这些语境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概念和认识。因此,我们特别欢迎如下论文: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重新解读,展示性别政治视角的引入如何启发我们对图像和艺术品的新理解,由此而开创与艺术史经典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截然不同的解读。

  分会十一:风景与奇观

  “风景”是艺术史研究中最为复杂而有趣的课题之一。当今全球都共同经历“过度城市化”(hyper-urbanization)的遭遇,以往“城市”与“风景”之间的界线正在消融。新型城市景观呈现出的混杂形态不断激发出前所未有又难以理解的迥异图像,专家们也认为当代文化中的“风景”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视觉研究对象之一。然而这并不能避免传统的叙述模式将城市与风景对立。从神经学角度而言,风景这一概念在人脑中的建造重叠了现实世界与虚幻想象。对于风景的感知与理解亦通过复杂的多重视觉呈现得以建造。有关风景的图像集合了自然与文化各方面的元素,而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也造成了对图像意义的不同理解。

  本单元将分六个层次来组织对于“风景与奇观”的讨论:

  1)风景画的其历史与现状。风景画是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类型(genre),这个层次主要解决风景画这一概念的产生和术语的使用,即“土地”的概念最初如何转换为地上景观,即风景,再发展到风景画。针对这部分,我们希望演讲者能够探讨风景及其视觉表达背后的文化阐释——一方面我们要探讨17世纪至今的西方绘画传统,另一方面也要特别注重亚洲绘画传统的图像和哲学背景(如中国的山水画)。同时,这部分也将探讨共同背景与环境下,如何通过风景观看形成精神与视觉的模式。

  2)有关风景的集体意识也产生于其他的视觉媒介,如地景装置、摄影、电影,以及流行媒介(出版、电视和网络)。这些媒介构成视觉生产体系,为观看接受提供了不同的条件。除了特定场域的地景装置之外,摄影和视频记录下来的风景也可以显现为自然的不同变体,并且其传播力要更为广泛和持久。因此第二个层次主要讨论风景在媒介传达中的表现。可能涉及到的方面会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各种形式的视觉产品、流行文化或商业化的产物,以及制图术(cartography)或生态学(ecology)领域的科学图像。

  3)有关设计和规划风景的人的研究,比如园艺师、景观建筑师、制图师、地理学家、生态学家,以及自然科学其他领域的专家。在这里风景作为一个多重复合的现象会牵涉到非常广阔的概念范畴。对于擅用图像分析的艺术史家而言,这些领域的补充可以激发起有关风景图像作为知识生产更为复杂的阐述。这部分探讨艺术的视觉形象与自然景观的科学属性之间如何紧密关联,以及风景如何影响到世界观。

  4)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有关环境的讨论不仅集中在科学与政治决策领域,也会包括美学方面。围绕风景图像与想象的形象传达和概念界定拓宽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风景及其相关的构成元素(如“云”也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是视觉知识生产最为密集的一个领域。论文可以涉及风景的图像再现在环境发展中的认识论意义。生态学的视角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补充,这是由于艺术史学科本身经常会忽视风景的自然属性,及其在很长历史时期里的演化,比如地质构造、植被差异甚至是气候变化。如果我们把风景定义为时间对空间的渗透,那么风景画作为对自然瞬间的记录,也应该把自然演变的因素考虑其中。甚至是短暂的都市化进程刚刚建造出的环境,具有自身发展线索和美学特征,也应该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建立特殊的生态系统。

  5)风景的政治图像学:针对这一层次的讨论应当分析风景的视觉形象如何具有政治性以及反映政治的诉求,这一问题也可以扩展到对于乌托邦的想象。这部分内容涉及国家、地区以及在地模式对于风景的图像建造。风景的问题涵盖在空间政治理论中,即每个基础构造和视觉元素都可以阐释政治意图。风景是一种由特定概念建构起来的政治文本。理论上而言,我们可以从开放的、大众的景观概念,一直研究到君主制的政治地标、独裁专制的疆域概念以及帝国主义的大规模扩张。有关政治图像学的最新进展已经反映出这一艺术史研究的领域可能为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注入新的观念。

  6)作为奇观的城市和景观,包含政治学、生态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问题。基于风景作为社会设施的传统欧洲理念,居伊·德波(Guy Debord)所谓的“景观社会”(society of spectacles)理论,把城市与自然的问题转化到消费社会流行文化蔓延背后孤立、简化、庸俗化的问题之中。商业化奇观的典型案例就是20世纪晚期的赌城,如拉斯维加斯与澳门的兴起。另一方面大型购物场所和娱乐中心也可以看作当代奇观的缩微景观,在这里,布景一般打造出来的“人间天堂”(locus amoenus)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消费。这种商业化打造出的视觉奇观已经成为当代都市构成的一种基本范式。针对风景和奇观在艺术史层面的追问,有助于分析视觉模式的形态以及他们对于城市图景的影响,并可以探讨在这一过程中什么样的概念被用于解释和批评这些现象。

  分会十二:园林与庭院

  园林是特定文化观念的表达,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对生存环境的舒适而美观的期望。在不同文化中,园林均起着艺术隐喻的作用。所有园林都与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以及生活习俗有关。作为大会的主题,本单元将园林与庭院视为进行文化表达的一种寰宇共通的艺术形式。在框定的空间里,园林与庭院以一种有序的形式呈现出人类对自然和艺术进行的各种创造性的表达。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园林与庭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对象。本单元将提供一个专门讨论园林与庭院相关议题的机会。将会讨论园林的建造和设计的观念,园林的建造和设计所用的各种技术和材料,园林建造中的地形、地貌、植被与建筑、雕塑关系的不同形态,以及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语境中这些技术和材料、这些自然物与人造物被结合和被接受的不同方式,也会讨论园林在构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本单元可以讨论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此:

  1、在不同的文化中,园林的空间设计和时间规划如何展开?

  2、园林是如何成为不同活动的场所(例如会议、宴饮、文会、游戏、艺术表演、宗教活动等等)的?园林与其中进行的各种活动究竟是如何互动的?它们与外部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

  3、在不同文化的园林中,一个文化或民族的相关视觉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装饰艺术、书法艺术)究竟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4、不同文化中的园林是如何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

  5、园林是表达观念的方式,或是展示自然和宇宙图像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这一点究竟是如何体现的?

  6、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的构建中,与环境艺术密切相关的园林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分会十三:传播与接受

  “传播与接受”这一话题的探讨由来已久。当艺术及艺术概念在A、B两个文化之间传播时,A文化中经传播的内容在被B文化接受之前,经常遭遇B基于自身文化语境而形成的种种偏见和过滤。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艺术和艺术概念原本的兴趣范式未必能得到保留。

  在本次分会中,我们基于对上述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互补关系的关注,提出要强调艺术及艺术概念跨文化传播和接受的整个过程,也即不同的传播模式和途径所起的作用。我们希望由此阐明全新的传播模式和途径是如何拓宽相对性的价值,又是如何增强对人文的实在影响的。

  在艺术及艺术概念的传播和接受中,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熟知材料特性、图像学以及经典艺术形式表达模式的秉承者,能够在他们的跨文化之旅中对原初形式进行再创作和再生产,使之焕然一新,并发起教育活动。他们对艺术概念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传播贡献斐然。

  主题

  1)对不同表达模式的全新接受及其影响

  ·中国宫廷经典艺术形式在东亚

  ·东方对西方艺术表现方式(三维透视法和明暗画法)的接受

  ·19世纪欧洲艺术对日本浮世绘形式语言的吸纳

  ·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家对非洲艺术的发现

  ·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广泛传播与书法艺术和民俗艺术的兴起或重议

  2)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作用

  ·东亚或其他不同文化体系的艺术家的往来交流

  ·从主导文化体系学成归来的艺术家所发挥的作用

  ·日韩僧人从中国归国后对宗教图像的传播

  ·耶稣会在东方和南半球的教育活动与实践

  3)艺术概念和形式通过知识的传播(例如书籍、手册)

  ·中国文化圈中艺术类书籍和实践手册的广泛传播

  ·艺术家的传奇经历和他们对新的艺术运动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4)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艺术模式、流派、形式或材料的流变

  ·素描作为织物和壁画艺术原初形式的传播媒介

  ·宗教图像传播中雕塑和绘画的互相转化

  ·艺术跨文化传播中同一图像题材在不同材质中的应用

  ·可复制的西方版画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传播

  ·当代艺术市场中大师作品的偶像地位

  5)艺术形式和艺术概念接受过程中的时滞

  ·在接触中国经典艺术形式的过程中日本与韩国之间的时滞

  ·不同文化体系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接受

  ·东亚和西方对泼墨绘画的不同理解

  ·西方对东方艺术的发现以及东方对南半球艺术的发现

  ·民族艺术史形成中对边缘艺术的再评价

  分会十四:他者与异域

  本分会讨论的重点为“他者”和“异域”在艺术中的再现,以及对其艺术形式的接受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他者化”已不再局限于地理或种族意义上的疏远,也可能存在于(从地理概念而言的)同一文化里的不同社会阶层、性别、年龄,和宗教群体。概括而言,本分会的焦点是不同艺术的互遇与互通现象。一切与“他者”或“异域”、与艺术的创作和接受,以及与创造性观念的传播有关的题目均可投稿。此外,论文也可涉及不同地区间文化的相遇,以及艺术交流过程中某些艺术家发挥的作用。

  论文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问题:

  1,从全球范围而言,艺术中“他者”的再现有哪些普遍方式?

  2,纵观世界艺术史,动物是如何被用作“他者”的,而在这样的案例中,动物又并非是主题,而是作为一种手段,使艺术家及其观众卷入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

  3,如何优化我们的理论模式,来接受对于外域,或广义上的“他者”艺术?

  4,“他者性”可否被量化?如何量化?(按照地理概念而言)某一文化中的作品能否与“异域”文化中的作品同样看待,或更加他者化?

  5,如何建立“艺术交流”的理论体系?

  6,如何定义艺术中的“杂糅”?对这一概念只有一种解读吗?

  7,不同文化中心的交流和不同边缘地区之间的交流有何关系和差别?特别是当这种交流与“杂糅”的艺术形式有关时?

  8,不同艺术的异同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地理因素决定的?

  分会十五:误解与曲用

  主题艺术史中的误解与曲用,旨在探讨异域的、超常规的和非传统的文化的接受问题。众所周知,19世纪曾有人将中国山水画的云雾误解为早期印象派式的空气感的表达。另一个颇为惨痛的事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飞行员因误读指令,而将罗马郊外的蒙特卡西诺修道院(Montecassino Abbey)炸毁。当时的美军译电员错误地将德语“修道院”(Abt)理解成了“军事部门”(Abteilung)的缩写。

  我们分会场研讨的焦点在于“创造性”和“误解”之间所有可能的关联。东西方对“创造性”和“误解”的诠释到底有那些不同?关于“创造性”,我们关注的是创造过程中的意识和潜意识的文化元素,关注艺术家与观者的对话,关注那些具有双重文化或多重文化背景的艺术家的创作的内在机制。

  对于误解与理解的问题,我们倡导把“创造性”当作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加以分析,一种突破常规,尤其是突破文化常规的方式;或者作为感知的偏好的结果,而在一般意义上加以理解,那就是文化结构的转换如何导致了误解,并最终使这种误解成为鲜活的创造力。

  误解可以出现在对艺术史现象的诠释中,出现在解读历史变化的过程中,也可出现在释读古老文献的努力当中。即便是专家,有时也无法辨识真伪,区分原作与拷贝。自古至今都有此类事例:作者在误会了他或她的任务和使命之时,就会曲解主题内涵(如果这个主题关涉到一种自然的、社会的或政治的现象)你也可以对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挫败案例及其改良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各色各样的理论会在各民族关乎误解和其他类型的错失、误会和偏差等术语的语言学差别中反映出来。如何在构思或阐释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观者又如何能更贴切地理解艺术品,甚至比艺术家本人领悟得更透彻?

  分会十六:商品与市场

  全球艺术品市场是艺术作品和艺术观点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德国著名艺术史家瓦尔堡曾经说过:“艺术品市场可以被理解成‘图像的交通工具’”。因为,艺术品市场从本质上其实是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流动性,艺术品市场是各种文化传统、图片信息、图像学模式以及创造性的艺术发明彼此之间交流的重要方面。同样也是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乃至政治和社会力量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分会场将会聚焦探讨“商品与市场”的关系,我们期望学者们使用一种崭新的艺术史研究方法,用恰当的方法寻找到过去和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对于艺术品以及艺术品市场传输艺术品的历史影响。我们期望在艺术社会学、艺术经济学、艺术品市场、商品经济学各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用个案研究的方式来阐释“商品与市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提交相关内容的论文。举例来说,可以探讨通过对土著艺术的贸易进行殖民地剥削;可以探讨为了满足欧洲艺术品市场的需求,非西方国家艺术家以市场为导向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可以探讨在20世纪政治冲突的大背景下艺术作品的被迫流动,还可以探讨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发展过程中,由于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所带来的对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所产生的持续性影响等话题。

  分会十七:展示

  在二十世纪以来的艺术史语境中,艺术与展示变得越来越难以分割。近年来,艺术展示也已成为艺术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热衷于收藏和博物馆研究的历史学家来说。通过展示研究,我们力图探究一些现代艺术史中的关键问题:一件艺术作品如何与它所处的环境互相作用?它和观者以及其他对象建立起了何种关系?它在怎样的语境和情境中现身?同时,透过艺术史研究,我们探索这些物品是如何被展示的?展示给怎样的公众?它被公之于众的目的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不仅与博物馆研究、当代艺术的展览实践息息相关,与人类学和社会史也同样密不可分。

  本分会场邀请同仁们聚焦艺术史中的“展示”问题,去探讨不同时期和文化中艺术品所处的物理空间和意义空间,在这些空间中作品被整合、比较和分类的方式?艺术家的工作如何进入公共领域?艺术的公众如何被构建?他们在作品前的沉思伴随着怎样的仪式性意味?艺术史学家们怎样通过展览去塑造艺术史的叙事?展示的策略又如何改写艺术史的叙事?就艺术研究的历史观念和方法论而言,展览会产生怎样的效用?纵观历史,策展人是如何通过博物馆之内或之外的策展实践参与到艺术史的书写之中?

  此外,本会场还试图阐明所谓“展示的政治”。艺术在过去的50年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球范围内,作为一项社会实践,它变得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复杂——它是视觉的也是概念的,它是关系性的和政治性的,它是话语式的和表演性的,同时也是资本化的和体制化的。随之发生改变的是艺术的场所,博物馆不再仅仅是艺术品的库房加展厅,这个传统意义上的缪斯栖息地,正在变成艺术自我颠覆和自我生成之所,它似乎已然变身成为一个剧院、电影院、教室、车间、议会和广场的综合体。同样的,展示也不再只是为了陈设博物馆的丰富收藏,展示本身就意味着情境的构造,公共性和社群的生产。

  展示,作为现代艺术史学的重要命题,不只关乎艺术品的陈设与展览的历史,它更多的是让我们重新梳理展示本身在艺术史进程中的结构性作用,超越对于“观视关系”(spectatorship)的现存论述,重新思考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社会能量。

  分会十八:媒体与视觉

  解释一:

  媒体和媒介近来成为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中最前沿且活跃的话题。技术发展导致了新媒介对于旧媒介的激烈革新,随之而来的便是新的艺术媒介的风行。新媒介也自然衍生出了新型的观念艺术和非实体艺术这些新艺术形式。对于媒介特殊性的超越,对“后媒介状况”的热衷或纠结,或是借新媒体重铸旧媒材等等,这些现象都归集于一个媒介问题。艺术媒介难以坐实:一方面包括材料与技术载体,另一方面包括社会实践和文化成规。艺术媒介便介于这两者之间。偏重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媒介完全不同的理解与阐释。近来对于自动化,影像技术,新材料和物体自我意识导向等新课题的出现,引出新讨论焦点:媒介究竟主要属物质还是精神范畴,抑或是两者兼顾?新旧媒体的交叉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驱动视觉文化的变化:是技术还是认知主体?是物本位还是人本位,抑或是两者皆是?图像作为媒材艺术载体如何改变或塑造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如何梳理或调和艺术媒介这种既无所不在又难以坐实的矛盾?媒介的这种双重属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是如何展开的?本会场主席诚邀学者提交论文,讨论范围既可以与上述问题有关,亦可以不限于此,只要是与艺术媒介相关问题的探讨,皆属考虑范围之内。

  解释二:

  在这个关于媒介和视觉的分会中,我们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信息时代中的全球性是如何影响文化身份的形成;第二,便捷的传播方式是如何缔造了越来越趋同的世界文化。例如,我们会问,东南亚的当代艺术有什么特点?今天那些居住在东南亚的艺术家或许已经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文化身份,他们的作品可能与其他地区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尽管这个区域依旧深受佛教和印度教文化的影响。

  当谈及现当代艺术的时候,我们是否会主观地假想一种主导性文化的存在——例如欧美的艺术实践和形式——媒体的广泛传播使得它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认可。与此同时,我们不会忘记日本的浮世绘是如何影响了十九世纪法国艺术的发展,那么今天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是否依旧存在一种视觉文化去激励当代欧美艺术家的创作?总之,形形色色的媒体/媒介共同塑造了全球性的文化,为区域性艺术语言的发展创造了环境——趋同性和抵抗性并存。我们在强调媒体重要性的同时,也需要探究不同媒体/媒介在上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观众对于这种视觉产物或积极或消极的回应。

  分会十九:审美与艺术史

  美的概念与艺术史,美学与艺术史之间的关系,对有关艺术地位以及图像、历史、文化、国家认同、族群认同在全球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诸多问题提出疑问。近几十年来在批评术语和学术讨论中形成了各种标准,本版块的目的便是要重新思考艺术概念与这些标准之间的关系。重点放在比较研究,这能拓宽文化和空间的界限,使得不同的文化认同融入其多样化的上下文和跨文化维度中。供参考的方面包括图像转向、图像人类学,尤其是媒介问题。通过思考艺术品和图像的界限,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的界线,这些解释模式特别关注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各自独立的文化。

  本会场将关注以下话题:

  1.美的概念和标准的概念,通过再思考由不同文化与其自身原始背景和可能的迁徙之间所形成的不同的标准。

  2.作为丑的对立面的美的概念:一种跨文化的探究。

  3.图像在交流、艺术的自由表达以及捍卫人的权利中所扮演的角色。

  4.当下的审美体验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关系。

  5.艺术和艺术创作过程:媒介概念。

  6.关注图像与历史、记忆的产生之间的关系。

  7.图像的生命力,“似乎它们是有生命的。”

  8.介于神圣化和智力之间图像的动画化。

  分会二十:专业与美育

  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形态中,艺术与艺术史教育总是会随着艺术界所关注的目的(美学、政治、宗教、历史等)而发生变迁,而科学技术在知识层面的拓展,在设备层面的新发展,也会改变艺术与艺术史教育的面貌。

  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颠覆了以往种种,而更具意义的是,新的时代产生了东西方之间新的交流渠道。艺术与科技之间达成了亲密的关系,国际互联网一路迅猛发展,交叉学科领域日益增多,艺术家也更为积极地介入到本土乃至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与环保问题之中,视觉媒体与数字技术日新月异,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之间的交互与联系也成为人们探索的对象,工业新材料的出现唤起了传统乃至非传统材料的新用途与新意义等等。所有这些议题,成为当今在全球范围内热议的焦点,而且它们在根本上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边界。

  由此而来,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艺术史和美育都面临着相类似的境遇与挑战,然而人们采取了不尽相同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新的艺术观念、创作环境(从工作室到科学实验室)与方法,结合了新的通信与传输模式,要求一种新型的艺术教育模式来应对这一现实,这无疑也会影响到艺术史的发展。

  分会二十一:多元与世界

  艺术史、媒介和再现:面向一种后全球化经典?

  在后全球化时代,试图建立统一价值标准的艺术史研究逐渐消解,随之而来的是对不同地域及文化各自独立性的强调。在不同语境下探讨艺术史正在或者已经取代过去那种围绕经典而展开的阐释。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对艺术史研究中的经典以及作为研究对象的经典进行思考。

  本场讨论所针对的议题为艺术史中的经典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是如何被再现和整合的,以及经典如何受到媒体的挑战、改变和转化。此处所指经典这一概念意指长久以来为人们所普遍使用的艺术史研究模式,具有巨大的认识论价值,在诸如形式比较、断代、图像志分析等艺术史研究实践中也常常被作为一种参考。经典在界定什么应该被研究、什么值得或不值得学者或艺术爱好者加以关注时常常显现出某种权力。

  会议将从历史和当代的视角来考察关于经典的各种记录、视觉再现和它的众多竞争者。从早期现代的各种定义——可以被视为现代“图像时代”的诞生及其经典秩序——到诸如概论类图书、摄影、当代虚拟资料库甚至未来艺术史再现模式的图景。

  借助专门的个案研究和更为宏观的理论探讨,本会场旨在分析再现式媒介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冲击人们对经典的接受,进而在认识论上为定义和理解艺术史的各种概念作出一定的贡献,而此刻的艺术史正介于全球化背景下学科的传统及其未来之间。

上一页 12 下一页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