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夏季大三角”以“香港”为例 检视流行媒介的文化视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潘慧敏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夏季大三角”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 7月31日,OCAT深圳馆推出了由策

“夏季大三角”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 7月31日,OCAT深圳馆推出了由策展人刘秀仪策划的夏季展览“夏季大三角”,展出乔恩·拉夫曼、王浩然和谢蓝天的作品。三位艺术家分别来自蒙特利尔、香港、迪拜,他们将城市的图景呈现出历史、政治、语言的交织,也是大众文化——电影、文学、流行音乐、电脑游戏等——的结晶。作为图像,城市一如星群,是共生异质的体系。本展以“香港”作为案例城市,检视流行媒介的文化视差所建构的城市图像。展览现场中间,展厅设计师吴家莹特别设置了一个象征星群的大三角光影。作为图像,城市一如星群,是共生异质的体系。

谢蓝天《穆尼拉读爱情小说》,2014,9个WAV格式音频文件,扩音系统,52’48‘’

王浩然《梦境宇宙学》,2015,装置、视频,4X4X2m

  策展人刘秀仪介绍本次展览主题源自“星群是人类合理化夜空的方式”,星空勾勒着人类的感知和知识系统在穹苍上浮想联翩的痕迹。星群“夏季三角”由牛郎星、织女星和天津四构成,是前GPS年代的重要导航坐标。星群的形态和天球区域的划分随着宇宙观更迭而流变,一如不断被修改的羊皮卷。现代受到“公认”的星座是国际天文联合会在1930年定义的88个星座,它们在划分天球现代疆域的同时,也将很多古代星座从夜空驱逐。人们将自身命运、形象和天体活动挂钩,德国社会学家西奥多·阿多诺曾撰文分析1952-1953年《洛杉矶时报》上的星座运程,狠批愚民将主体的选择交给虚构的“宿命”。人类隔着视差和意识观察星象,不同时空的天体凝固在观者的视线中,形成非线性的本雅明式“辩证图像”。

乔恩·拉夫曼《Kool-aid Man的第二人生》,2008-2011,视频,7‘22’’

乔恩·拉夫曼,《霓虹灯并行1996》,2015,视频,11‘15’’

  乔恩·拉夫曼的摄影作品《九只眼》(进行中)名称暗指谷歌地图摄影车的机械复眼——机器凝视中的景致筑就城市的官方身份,让人们在城市物理空间的经验降级为既视感。艺术家浪游于谷歌地图,捕捉令观者感到困惑的意外瞬间,寻找“日常性”中的走调。拉夫曼网络浪游人和拾荒者的双重角色在开放虚拟平台“第二人生”延伸,《Kool-aid Man的第二人生》中,速溶饮料的经典吉祥物游历于三维网络平台的各种场景,包括虚拟的九龙寨城,它深入人心的撞墙式出场和滑稽造型,在失重的虚拟世界打开了想象力的决口。香港夜景是科幻电影中敌托邦式未来的标准场景,《霓虹灯并行1996》开展了“未来”的考古学:粗颗粒(来自电脑游戏《热血无赖》)的香港夜景、旧式键盘敲打声、九十年代电梯爵士音乐、老旧的字体、虚拟的诗意对话交织出拉夫曼的蒸汽音乐史诗。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