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谢晋:用胶片书写中国社会大事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社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0月18日凌晨,著名导演谢晋在家乡浙江上虞逝世,享年85岁。      我们很难界定电影是谢晋的一个梦想,还是它赐予了谢晋无数个梦想。也许“在电影里活着”或者“为电影而活”,都可以归纳谢晋的一生。      一个世纪有一个世纪的文化,在二十世纪,电影成为无可置疑的文化强者。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当人们重新追求人性的回归,重新检视历史记忆时候,谢晋推出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当社会上掀起盲目崇外的风潮时,谢晋便拍摄了抒发炎黄子孙的思乡恋国之情的《最后的贵族》;1997年香港回归,谢晋又推出对近百年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了审视的《鸦片战争》……      浙江省作协主席程蔚东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多重要历史时期,谢晋的作品都能够跨越禁忌,引起同时代人的共鸣。他所执导过的36部电影,如同一本反映中国社会起落的大事记。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进入耄耋之年的谢晋仍是活跃在影坛上、艺术生命最长的电影导演。谢晋之所以在艺术上锐气不减,是因为他“每导演一部影片,都是一次生命的燃烧。”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要为自己的民族塑造形象。如果20世纪中国电影还没有美好的形象留下来,并且被全世界都能接受的话,那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就没有尽到责任。”谢晋曾经说过的这番话,让我们强烈地感到他所肩负着的重担:如何才能将历史留下的思考融入到艺术作品中,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于是,他反复叮咛着年轻一代的电影人:当导演,先把历史学好。      在从影的道路上,谢晋始终带着这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感,用胶片书写着中国社会政治、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时代精神的涌动:《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秋瑾》《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鸦片战争》……他总是面对现实,去感受、捕捉群众之痛痒和最有时代感的题材,用电影的语言把自己对中国政治历史、社会生活的洞见和接受者的审美趋向谐调起来。      从影60余年,这位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开拓者,一直在保持着对社会的严峻而深刻的审视,吸取他人经验和现代意识,勇敢地超越对自我。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