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王刚谈《天下收藏》内幕 签生死文书砸宝最得意(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07年的模式是最后砸。后来我发现:统计收视率的时候,不仅有一个总的收视率,还有一个分钟的收视率,一分钟一分钟地统计。好多人就等最后“砸”那一下,而中间的过程就撂下了。有朋友告诉我,在我砸那一下的时候,连做饭的主妇们都撇下饭锅回来看,看到底砸了没。更有甚者,有的观众夫妻俩在家里还赌,看哪个对,哪个不对。总而言之,这个环节是最受关注的,也是争议最多的,就是看王刚砸没砸,看持宝人有何反应……让观众惦记着这个,这是最大的兴奋点。而这个兴奋点过于集中,又造成了收视率的不均匀。
我说这不行,得想辙。那一日在京广大厦,我跟撰稿人卞亦文喝着咖啡想。骤然间,我猛地一拍大腿,几乎嚷出声来:有啦!把这个砸,一分为三,一把一利索!我让你离不开,别都等攒到最后。
记者采访我,谈及《天下收藏》,大多由这一“砸”问起。我就说道,不同意砸的,我特理解。“挺好一个东西,什么真的假的,假的怎么了?也是一个很好的花瓶啊,怎么给砸了,在家里插花也不错啊。”——这就是没有收藏经历的人的过于天真善良所致,凡是有收藏经历的人都打过眼,打过眼的就对赝品恨得要命。
一件事不怕引起争论,也许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争论是好事。
说句实在话,如果我不砸,这个收视率肯定要降的,因此就必须有这么一个悬念。要触目惊心,惊的是什么心?有一期节目我说:在《一件小事》里面,鲁迅先生说:榨出你皮袍下面的“小”来。这个“惊”,就是要惊出你内心的“贪”字来,你不贪,不想着得横财,绝上不了当。
其实我也不例外。打过眼的,吃过药的,全是因为:“这个东西怎么这么便宜!”“故宫里就一个,我手里也有啦!哈哈!”你在窃喜,人家更是偷偷笑得肝儿颤。就如《水浒》上说的:只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还有“井落在吊桶里”呢。
举目一看,绝大多数情况是“井落在吊桶里”。这话怎讲?
这就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残酷的真相:《天下收藏》曾分别在北京、沈阳、兰州办过三期特别节目,义务为广大收藏爱好者鉴宝。赝品率竟然不谋而合,皆为百分之九十五左右,上下不差一个百分点,令人心寒哪!
看过节目的人都知道,有几期我真是“赶尽杀绝”,每件都砸啊。
报名参加栏目的民间藏家,多到根本推不开门。报名多是好事,但是麻烦事也多:100个人手里面的东西,能拿出一件真的,又能上得了台面的,少之又少。总不能期期每件都砸,太没有希望了。那怎么办?比如说你认识某个藏家,有真货,便上门求助:“您去一趟行不行?”
藏家一般回绝:“我不整那个。”
编导没办法,就得追着他:“帮帮忙了,要不然实在太惨了,给做一榜样。”
“……行。”
做这个节目,主持人要担很大的干系,外行做还真有风险。因为三个藏宝人,座位便分作一、二、三号,但也可能上去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弄成了二、一、三号,或者三、二、一号了。你若也分不清楚青花、粉彩、斗彩、五彩的,一不留神,把真的给人砸了就惨啦。
这类悬事儿不是没出过。有一期,轮到马上要“宣判”第二件藏品时,我照例先抄起金锤,在一件五彩瓷瓶上来回晃悠着,惊得本主儿紧着拿手护着他的宝贝。而我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我心中有数,他那东西,一冒头儿就看出来了:开门儿真!
晃悠了好一阵子,该宣布专家鉴定结果了,我往鉴定书上一搭眼,傻了!最后一行字,分明写着:现代工艺品!按说该砸呀,可我明明看真哪!砸喽?万一是真的,得赔人家二十多万呢!破财事小,“失节”事大!全国那么多观众,藏龙卧虎啊,这要传出去,甭多了,就一句:哈哈,王刚砸错喽,赔人家好几十万哪,专家和我脸往哪儿搁呀!
心里一通儿乱,脸上倒没显出来,嘴巴也没闲着,边叨咕有关五彩的话题,边往专家席那儿蹭,顺手把鉴定书放到专家的眼前。从专家们惊愕的神情,我断定是出岔子啦!果然,后台一个负责传递鉴定书的,脸儿都白了,忙不迭地递上另一张纸。原来那张是鉴定第三件藏品的,递早了。而新的一张的鉴定结论果然是“真品”!多悬哪!后怕呀!
……
不过,如果我们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后一砸”上面,那就会失去节目中更多、更有价值的内容。比如,节目每一期的选题——究竟上什么内容,其实背后凝结了整个策划制作团队太多的心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做节目,不光把眼睛盯在“宝贝”上,我们还注重对宝贝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的介绍。通过对这种背景知识的逐渐掌握,个人的审美层次才慢慢会出现质的飞跃。
……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