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章燕紫个展“本”亮相香港医学博物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潘慧敏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香港医学博物馆外观艺术家章燕紫向观者介绍新作《复苏》艺术家章燕紫、方由美术创办人梁徐锦熹女士(Hen

香港医学博物馆外观

艺术家章燕紫向观者介绍新作《复苏》

艺术家章燕紫、方由美术创办人梁徐锦熹女士(Henrietta Tsui-Leung)、

香港医学博物馆馆长董嘉欣女士(Yan Tung)向媒体介绍本次展览(左起)

章燕紫《复苏》,2016,装置,150x66x50cm

章燕紫《复苏》(局部),2016,装置,150x66x50cm

  雅昌艺术网讯 7月8日下午,为庆祝方由美术成立10周年及香港医学博物馆成立20周年,方由美术携手香港医学博物馆呈献章燕紫个人展览“本”。本次展览是艺术家於2015及2016年於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出的“止痛帖”系列的延续,其中4件装置艺术作品及一系列全新的水墨作品共计25件。

  香港医学博物馆是一所以医学为主题的博物馆,为爱德华式风格的设计,由香港建筑师于本世纪初之杰作。去年暑假,章燕紫应邀来到香港医学博物馆探访与考察,受到医生们对社会的无私贡献和博物馆草药园内的丰富植物资源所启发,因而创作出一对象徵着生命的希望与救赎的翅膀《复苏》。“在这座楼里原来是研究疫苗的地方,一群医生在这里默默地无私奉献,我创作的天使翅膀的灵感就从这里感受而来。”章燕紫向观者介绍道。细看可见翅膀上的羽毛以包裹着中草药的纱布制作而成,由艺术家自己亲自撕开及研磨,病床上的床单还留下章燕紫特别写下的“人民医院”。而这件作品同时也受到雕塑家于凡的支持,共同完成。

章燕紫《恢恢1》

章燕紫《恢恢2》

章燕紫《恢恢3》

  “本”以独特的形式结合艺术与科学,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并举行一系列艺术导赏及讲座、与艺术家会面环节、互动工作坊,邀请大众参加。展览透过探索中西方的医学哲学、文化及疗癒过程来了解两种表面上截然不同的事物如何融汇贯通,主办方希望社会大众、医学界专业人士或艺术家参与,从中取得启发。

  方由美术创办人及香港画廊协会创办人暨联合主席梁徐锦熹女士(Henrietta Tsui-Leung)表示:“章燕紫曾到香港医学博物馆考察,从而取得灵感,创作出真正结合艺术与科学的作品。我们很高兴能够为大家带来这个艺术项目,透过中西医学实践及艺术与科学的共融交汇,让观众欣赏并启发他们思考。”当代艺术画廊方由美术为亚洲艺术家提供展示作品及其富前瞻性思想的平台。“本”及其前身“止痛帖”以与别不同的手法探索身心灵如何从苦痛中复原。

章燕紫《宫》  2016年

章燕紫《痕》 ,2016,止痛贴、水墨,30x20cm;42X106cm;20x52cm;20x52cm

展览现场

  章燕紫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谈及本次的创作说道,“本次展览主要以纱布作为创作材料,在完成《复苏》,另一组作品《宫》是我这次驻留中感受最深而创作。做第一件《宫》的时候它是给人的是一种希望,第二件《宫》其实是在纱布撕的过程中延伸出来一种东西,观者可见带血的纱布其实是挺痛,但是呈现出的画面又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人文山水。在这两组作品之后,我又有一些零碎的想法,并在每天与纱布的接触中有更深刻的了解,觉得这个材质有他特别和别的材料不一样的地方。在水墨的创作中我把纱布直接使用进来了,这个作品是水墨画还是其他,我已经不那么在意了。”这个意念创新的展览采用为人熟悉的中西医学用品如草药、纱布、绷带及药丸为创作媒体。章燕紫透过艺术解释人们如何以科学手法使自己从痛苦及疾病中得到救赎,并带观众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了解她过去痊癒的经历。

上一页 12 下一页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