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艺术需要的是“传播”而非“秘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曾经对外宣称自己钻研出川剧变脸诀窍的湖南湘剧演员曾金贵,9月14日在长沙公开收徒,正式收下一名法国女弟子美兰妮。曾金贵将无偿教授其变脸技法。此事传到成都,四川变脸大师彭登怀称其行为非常不妥,是对变脸艺术的一种伤害。
去年,川剧“变脸”就闹出了所谓的向国外“泄密”的风波;而今,这种“泄密”竟然由“地下”转向公开——湖南湘剧演员曾金贵正式收下了一名法国的女弟子。“敝帚”尚要“自珍”呢,何况“变脸”艺术是“国宝”啊!这就难怪有人会“痛心疾首”了。
民族的文化精品,到底是应该“外传”还是“秘藏”?这其中涉及的其实是对艺术、对文化的态度问题。众所周知,文化是需要传播才会兴盛的。纵观近年来各地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不少文化精品,之所以衰弱、之所以需要保护,其实就是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后继乏人,小圈子里打转,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更有令人痛心者,一些地方文化精品,由于无人继承,已经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需要我们去“发掘”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比如京剧,由于抛弃了门户之见、国界之别,加大了传播力度,既有国内弟子,也有国外弟子,不仅在国内,也在国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获得了一大批“粉丝”,被称为“东方歌剧”。
川剧“变脸”事件,事实上就是“外传”还是“秘藏”争论的一个缩影。一方面,由于“门户之见”,这种艺术总是被当作“机密”而被重重封锁,没有成为大众的文化,难以得到发扬光大。即使是这次收取法国弟子的“开放”之举,也是因为曾金贵自己“钻研出川剧变脸诀窍”。另一方面,由于其中相当的一部分人,在现下急功近利意识的浸染下,走的是拿“变脸”讨钱的路子,流于低俗,降低了“变脸”的艺术品位,损害了“变脸”的艺术形象。这两个方面,都不利于“变脸”艺术的保护和发展。
在古代,由于一门艺术手段,是艺人养家糊口的看家本领,所以一直奉行着传子不传女的行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文化事业的发展,这种门户之见有所改变。但是,这种“行规”仍然没有被彻底打破,不仅在国内没有完放开,对外更是讳莫如深。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变脸”有了外国弟子而担心。每一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其独有的文化生态环境。脱离了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脸,至多不过是一种技巧而非艺术。相反,有更多的人热爱、了解“变脸”,就是把“变脸”这门古老的艺术鲜活地“保存”在社会之中。这样的保护,比任何别的保护措施都更有效、也更长远。再者,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变脸”艺术,又会刺激“变脸”艺术的不断创新,使其更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大者而言,文化是没有国界之别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都是全人类共有的,也应该是共享的。小者而言,每一种艺术都需要被尽可能多的人所掌握,才不致于会令人痛心地成为“遗产”。由此来审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是抱着文化学习、文化传播的目的来学习“变脸”艺术,我们都应该报以欢迎而不是排斥。
作者: 邓学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