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自˙牡丹亭”在苏州开幕:以当代艺术重视昆曲的文化身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房卫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16年6月11日,“自•牡丹亭——当代艺术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邀请了40位海内外当代艺术家,从中国文化精髓中寻找东方文化特质,凭借当代艺术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再思考,重新审视昆曲这种古老却持久的艺术形态,并通过当代艺术视角,追寻传统昆曲独特的文化身份。

嘉宾合影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馆长殷卫东说,《牡丹亭》是我国昆曲史上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下的一朵梦中奇葩,悠悠水磨腔,几千年来回荡在江南,飘逸于水乡,在无数热爱与珍视它的中国人心头萦绕。本次参展的85件作品,将传统昆曲艺术中的雅与俗、文采与人性、艺术与思想完美结合,优雅华丽的辞藻与追求人性的解放,巧妙融汇在现代艺术的先锋作品中,如雾中走出的再生生灵,面向末知的前方,以崭新的态度和方式,去探索和发现,去行走和经历。艺术作品呈现的背后,地方性知识与表达习惯磨合并交织,传统文化根系中的活力尽情释放。“自•牡丹亭—当代艺术展”以一种独到的姿态传递着传统文化的源生精神,或彰显、或升华,最终将构成一种表达能力的突破与艺术内涵的认同。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馆长殷卫东致辞

策展人吴洪亮致辞

空间艺术家冯羽致辞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致辞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执行馆长朱强致辞

开幕式现场

  谈及展览的主题,策展人吴洪亮对雅昌艺术网表示:“我选取《牡丹亭》其实是对整个昆曲艺术的致敬。然而,“自˙牡丹亭”不是《牡丹亭》。所谓“自”是源自《牡丹亭》,是当下人自己思绪中的《牡丹亭》,是此时的我与彼时《牡丹亭》的对话。这是一个因昆曲《牡丹亭》而生发出的当代艺术展览,而不是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对《牡丹亭》的直白图解,更不是一次“看图说话”的展示。我试图借《牡丹亭》经历一次“借尸还魂”的严肃游戏。”

  吴洪亮认为,展览的作品要与情、与爱、与个人直觉的感悟、与大胆地表达甚至与超越极限的想象有关,而无所谓绘画、雕塑还是装置、影像,最重要的是作品创作的态度。展览的节奏要如同戏剧,要有跌宕感,要有情绪的起伏,还要有生旦净丑的角色感。希望展览带给观者的是一次眼睛、耳朵甚至嗅觉、触觉的多重体验。这个展览应该有互动性以及互动性的表演。因为《牡丹亭》给我们提供的就是两个世界的穿越,今天虚拟世界(此处指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也提供了这种穿越的逻辑,因此策展人还在现场邀请做网络互动的人士与戏剧人结合,拓展线上的空间,达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展览现场与网络空间的交互,甚至将交互的结果带到展览的现场,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这就是‘自˙牡丹亭’的策展要求。”吴洪亮表示。

  为了本次展览,吴洪亮还邀请到空间艺术家冯羽对金鸡湖美术馆的展厅进行了园林般的布置,“曲折回环,如园林,如昆曲曲目,是布展和核心理念,以此带给观众戏剧性、故事性的代入感。这是我们想要表达的。”冯羽告诉记者。

  当进入展厅,在简约了解《牡丹亭》的背景之后,会通过一条层层叠叠的纱幔走廊,穿过艺术家文豪散发着清香的竹阵,伴随着自己的身影融入“梦境”。

  当绕过徐升的雕塑《柳》,顺着王雷《羽》之长袖的指引进入第一个版块:“惊”。几位艺术家联手专门为“惊”创作了一件投射在飘浮纱幔上的影像作品,将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唱词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台词交互呈现,这就是在戏剧界所说的“汤莎”的表述。更巧的是2016年恰是两位大师去世400周年,此作或许也算是几位艺术家联手对两位戏剧大师的一次致敬。

徐升《柳》 雕塑

  空间的两端悬挂着来自日本著名艺术家井上有一的书法作品《爱》与来自上海的卢甫圣先生的书法作品《欢》,穿过韩国艺术家许达哉的梅花屏风遥遥相对。1966年,50岁的井上有一对28岁的佐藤茧乃产生了倾慕之情,在创作上勇于突破成规的井上有一,面对感情的态度却十分内敛保守,他将这份情感苦苦压抑下来。1971年井上有一调职,隔年佐藤茧乃结婚,这段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秘密爱恋也无言地结局。1969到1973年,井上有一持续以“乃”和“爱”字创作,这些视觉上的抽象构成与创作者的生命故事相互连结。

展览现场

井上有一 《爱》书法  124.5×184.5cm  1972

卢甫圣《欢》 书法   80×19cm  1915 

 刘庆和《屏风》 纸本水墨、金属  200×60cm×5 2006

许达哉 《梅花屏风》 纸本水墨设色  190×324cm  2013

  李帆、马秋莎、王雷作品中表达了一种现实感、雷子人作品的荒诞,王霖作品的虚幻与季大纯对心中歌星邓丽君破碎身体的刻画,皆是寂寞里的惊愕,无声中的惊艳。透过纱幔中间的镂窗,可以看到另一空间卢甫圣先生的一系列新作。红色的、巨大的牡丹花与人纠葛中的共处,仿佛一次与《牡丹亭》的唱和。

王雷《侖》 2015全年《人民日报》裁切、搓线、编织等技术  78×54×4cm  2016

 

卢甫圣《东方图像志 · 霁》 纸本设色  180×96cm  2014

  王冠军的窗中之人与林海钟笔下塞纳河以及尹朝阳油彩笔墨的山水共同提供出沉静悠然的意味。在情绪转换之后,当观者的目光穿过蔡志松的作品《人造天空》,将进入“寻”的情绪。

 

 尹朝阳《春山》 布面油画  90×160cm 2015

王冠军《待月西厢下》 纸本水墨 45×45cm 2016

王冠军《云染素笺花解语》 纸本水墨 45×45cm 2016

王冠军《云洗素笺花解语》 纸本水墨 45×45cm 2016

  彭薇所创作的透明假山石,一层层垂于空间,为此处的互动表演提供了天然的帷幕。隐藏在观众中演员发出的乐句,将为“寻”点亮前行的“火把”。

 

彭薇 《石头》 胶片油墨装置 

艺术家在帷幔中演唱昆曲

艺术家在帷幔中演唱昆曲

  捷克艺术家伊瑞的《舟》给我们隐喻出对彼岸的期许,彭斯作品的静穆、桐溪小蝉绘制出的闲适、康蕾借用坦培拉技术形成的蓝色调性、文豪石膏粉作品的脆弱,郝量作品的深幽、边平山笔下疏离的山石、花鸟,以及刘庆和作品对躯壳下搅动的思索,都使这一环节成为观者驻足的中心。

伊瑞 《 舟》 纸本水墨 191×428cm  2008

杨牧石 《错乱》 综合材料  2013-2014

  邵译农的装置《天地一罗绮》将“寻”分为两个部分。杨牧石碳化的景致与丘挺、陈淑霞两位的景致相博弈。耿雪的影像《海公子》、李洪波的装置《偶人》、金泽友那的互动作品《Silent Moment》,在建构另一个魔幻的世界。在伴随着徐畅扇面中的迷茫与邬建安的作品《一百笔》的引导,穿过狭窄走道与坡道,偶遇年轻艺术家彭先锋从天而降的一滴眼泪之后,眼前将是一片豁然开朗。

邵译农 《天地一罗绮》装置  

丘挺《园林系列》 纸本水墨  25×30cm 2013

李洪波  《偶人》 纸胶  装置 2012

金泽友那《Silent Moment》 互动影像

 徐畅 《 寒日隐碧图》 纸本扇面  40×14cm  2014

徐畅 《苍月冬藏图》  纸本扇面   40×14cm  2014

 

徐畅 《 寒息图》  纸本扇面   40×14cm 2014

邬建安 《一百笔》 石材上色 

  在20米高的空间里,在艺术家李晖红色激光的背景下,在弥蒙的烟雾中呈现的是一段浓墨重彩的昆曲表演。吴洪亮把这一环节称为“月落重生灯再红”,揭示出“还”的主题。此处是展览的高潮,也是展览戛然而止的地方。希望这个展览的高音可以建构一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李晖 《惹尘埃》 现场表演 激光灯.镜子.烟雾机.不锈钢

李晖 《惹尘埃》 现场表演 激光灯.镜子.烟雾机.不锈钢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1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