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刘海粟博物馆级精品《翡冷翠》将现身北京保利2016春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李亚玮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6月1日至9日,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将在京举行。届时,刘海粟创作于1930年的油画作品《翡冷翠》将现身拍场。此画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6月1日至9日,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将在京举行。届时,刘海粟创作于1930年的油画作品《翡冷翠》将现身拍场。此画记载于《刘海粟年谱》,著录于傅雷1932年编著的《世界名画集第二集刘海粟》,另出版于1981年的《刘海粟油画选》,是一件尤为难得的博物馆级精品力作。

  刘海粟 《翡冷翠》 1930年

  布面油画,46×55cm

  192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由教育部派赴欧洲考察各国艺术的机会,对于刘海粟设身处地观察和理解西方现代艺术,坚定并完善个人艺术风格的建构,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长达两年的考察过程中,刘海粟除了积极向欧洲艺术界介绍中国传统画学思想、宣传中国现代绘画的丰富面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与欧洲名家如时任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校长的贝纳尔等人进行交流、参观各国博物馆并广泛临摹提香、伦勃朗、德拉克洛瓦、米勒、柯罗、塞尚等大师的作品。从刘海粟这段时间在欧洲完成的大量写生作品来看,其油画风格以“后印象主义”塞尚、梵高等人为基础,进一步吸收“印象派”与“野兽派”画家的某些表现技巧,色彩关系的结构性概括与笔触线条的表现性处理,都说明此阶段他对于表现语言的驾驭已经进入一个收放自如的成熟阶段。

  刘海粟对于艺术创作中个体精神情感的强调,使得他在欧洲期间的写生创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人文历史遗迹为对象的,这其中往往夹杂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怀古幽思与近代知识分子对于西方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的热切向往,正如傅雷在刘海粟画集序言中所写的那样:“他徜徉于罗马郊外,在佛朗伦画他凭吊唏嘘的古国的颓垣断柱、画二千年前奈龙大帝淫乐的故宫和斗兽场的遗迹。在翡冷翠,他怀念着但丁与倍屈的神秘的爱,画他俩当年邂逅的古桥。”这座古桥名为维基奥桥,始建于古罗马时代,是翡冷翠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桥,同时因曾经演绎了诗人但丁与贝亚特丽丝之间一段凄美的“廊桥遗梦”而著名。想必刘海粟亦如傅雷所言,在面对这座横跨于阿尔诺河上的廊桥时,深深地被那种“神秘的爱”所触动,才创作了这幅颇具浪漫气质的《翡冷翠》。

  1930年在阿尔诺河畔面对维基奥桥写生完成的这幅《翡冷翠》,是刘海粟早期油画风景作品中的精心佳构,画面充分展现出快速写生中得以保留的强烈感受和充沛的创作热情。但毫无疑问,《翡冷翠》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写生习作,在画家通过朴素概括的厚涂色块建构起河岸建筑与廊桥的沈稳质量感,同时又以自由流淌的笔触交织起变换灵动的水面时,其实已经表明他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取得了一种平衡关系,强烈的感受与热切的情感,藉由理性的语言获得了一种超越表象的内在结构和精神上的永恒性。在《翡冷翠》的创作中,刘海粟实践着他对于真艺术的理想,如他所言,“能探求物象内面之意义,将自己之情感韵律表现出来,才是艺术家”。






 
关键词: 北京保利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