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别有用意的喜剧 “梁半:轻微脑震荡”个展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佟雯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艺术家 梁半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5月5日“梁半:轻微脑震荡”个展在

艺术家 梁半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5月5日“梁半:轻微脑震荡”个展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开幕,此次展览艺术总监唐昕,策展人李佳。

展览现场

  来到泰康空间的二楼就可以看到投影灯投射在白墙上的展览名。梁半是广西人,2010年广西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就来到北京。作为泰康空间“日光亭”项目2016年的第二期,“梁半:轻微脑震荡”带来了十枚短小的影像作品。它们是艺术家梁半在过去的一年中利用苹果手机的摄像功能和触屏特性,分别在不同的地点和环境下完成的。这些循环播放的短片分别记录下艺术家在不同的场景设置中针对另一部手机所进行的操作,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极短小,简洁,在不动声色的幽默背后,植入某种不确定的干扰因素——就像展览的标题一样,是一部谦逊而另具用意的喜剧。整个二楼展厅都在回荡着来自这十个小视频的发出的各种声音,杂乱而混沌。

艺术家梁半(右)与观众交流

艺术家梁半(靠墙者左一)与观众在展览现场

  梁半对雅昌艺术网说:“这次展览的标题提供了两个关键词'轻微'和'脑震荡',每个人都在用手机,都在被个人、企业、机构、政府用APP发布的各种信息流影响着,虽然'轻微',但潜移默化,'震荡着'我们的心情、情感、身体…”

梁半 《我们整夜不睡 为了成为彼此的幸运儿》2016年 视频

梁半 《日落 日出》2016年 视频

  如艺术家本人所言,这一系列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录像艺术,同时也区别于智能手机时代的全民随手拍。它们的呈现形式和语言是简洁且直接的,这里面几乎缺乏一切引人注目的、高于生活世界的元素:iPhone的屏幕,枕头,办公室内景,插座,桌面……偶尔例外的一片滩涂和一道溪流也因为视角的有限和固定而去除了任何同自然奇观的牵连;更重要的是,这些时长不过数十秒的影像片断是由一部智能手机来完成拍摄的,这决定了它们的镜头切换、场面调度必须尽可能服从于日常随手拍摄的程式与限制,而被记录的内容则是对另一部手机所实施的某种行为。如果一定要在这里寻找那种作为录像艺术核心的概念表达与意义呈现,那么我们只能发现一个反例:这些极具日常外观且并不脱离日常逻辑的简短影像,或许正是在擦除、模糊和无声地撼动所谓观念与含义的优先地位。但这并不等同于对现实的妥协和无原则的接纳——正是这种审慎的自觉让梁半的这些纪录影像能够成为与生活洪流相区别的“作品”,它们不是对日常性的抄录和复原,而是模拟、虚拟和平行发展,正是无数同现实擦身而过的“错置”和“间隙”,让观众得以在生活化的环境(也许是床上,也许是案头,也许是地铁里,也许是发呆的长椅)中用另一种身份与生活本身沟通。今天的现实已经成为它自己的虚拟,而艺术家所做的正是提示我们,要想环游无限的世界,或许只需要一点点想象力:别忘了我们每晚安睡的床铺,正随着地球以每秒数百米的速度迅速运行。

梁半 《深海恐惧症》2016年 视频

梁半 《朋友圈急流》2016年 视频

梁半 《殉情沉船滩》2016年 视频

  梁半,1985年出生于中国广西,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个人创作轨迹触及录像、装置、图像、绘画等综合艺术形式,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他的工作方式有点像失联的掘墓者,在现实的真空中漫无目的地将各种亚文化、泛图像、伪传说等有待考证的信息从普世意识形态中抽离出来,然后将其连接到个人和社会政治的悲剧中,使信息成为不可知的“剧场”。实践过程中简洁地将诗意和想象填满作品,并唤起观众对各种现实遭遇的共鸣。

梁半 《FUCK》2016年 视频

梁半 《虚拟现实》2016年 视频

梁半 《上帝之手》2016年 视频

梁半 《纽约之声》2016年 视频

  据悉,展览将展至2016年6月4日。






 
关键词: 梁半个展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