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2016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公布参展方案——“平民设计 日用即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熊晓翊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支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组织的第 15 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展览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支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组织的第 15 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将于2016 年 5 月 26 日开幕,持续到 11 月 27 日结束。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经文化部评审委员严格、认真的评选,最终确定了策展人梁井宇的方案。梁井宇携手当代中国若干组优秀的建筑、设计和艺术团队,共同构建了主题为“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的中国馆,以契合今年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普利策奖获得者建筑师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提出的“来自前线的报道”( Reporting From the Front)这一主题。

 

新闻发布会现场

  30年来,中国建筑界的前线即国家现代化的前线。疾行在前线的中国建筑师们无暇左顾右盼,唯有向前。他们凭此专注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建筑与城市的奇观胜景,但却较少留意我们的传统和日常生活。中国馆的主题“平民设计”服从于“日用即道”。它并非试图用未来替代过去,而是对过去进行打磨之后,将之融入今天的生活;它不干涉,却是积极调解社群生活;它使设计成果可以被大多数人所享用;它认为我们必须有节制、敢于担当责任,否则建筑学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本届中国馆参展团队有九位参展人和机构,由建筑师、景观建筑师、服装设计师及艺术家等不同身份构成。分别是(按英文名称字母顺序):场域建筑、马可、众建筑、润建筑、宋群、无界景观、王路、朱竞翔和左靖。参展人作品围绕“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的主题,内容涵盖“衣”、“食”、“住”三个部分。分布在中国馆室内和相邻的室外处女花园两个展区。

  除了中国馆展览外,本次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参展主题及内容还计划将以巡展的方式来到各个城市,并在这个城市之中寻找、挖掘、探讨与本次主题相一致的案例、作品。同时,各位参展人也会在此期间至现场进行主题分享,也会联合来自这些城市更多的建筑师、设计师及艺术家一起进行交流。同时在长达半年的展览期间,还计划组织学生工作营,在参展主题的框架下,同在校学生一起探讨和完成主题下的工作目标。而且会通过文本、影像、视频等形式,在后续展览及出版物中呈现。

作者: 场域建筑+无界景观·CUCD 作品名称:  中国馆  作品完成时间: 2016 技术: 竹子和木板 摄影师: ©黄海涛

作者:场域建筑+无界景观·CUCD 作品名称: 中国馆 作品完成时间: 2016 技术: 竹子和木板 摄影师: ©黄海涛

  中国馆策展理念介绍

  我们是凡人,不免犯错。其中一个就是迷信“未来”。我们以为未来可以纠正“过去”犯下的错误;我们因有限的能力和无限的欲望而对“现实”报以不满,盼望未来赋予我们更多的力量与资源,生活因此才能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不断寻找一个新的未来替代不完美的过去。未来也许可以暂时替代“过去”,但是却不一定“持久”。因为现实总是选择那些经过时间考验、可以持久的东西。

  就在我们欢呼现代化的壮丽成就时,我们的大后方却失守了。先是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失守。之后,城墙拆了,再之后,一片片旧城区消失了……今天,连最边远的古老村寨也被资本觊觎。

  说“失守”,是站在传统文化守护者的角度而言的。在过去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和今天的继承者看来,这不过是现代化发展的代价。失去传统也许微不足道,但是伴随现代化发展而来的其他更为严重的“副作用”,不管站在什么立场看,都是我们难以承受的:人为造成的气候灾难、自然资源枯竭、贫富差距加大,等等。我们必须回到不能忽视的前线来──尊严、福祉与公平。这远比单纯发展更为紧急:减少浪费而不是生产更多;停止污染空气、水、食物,而不是更大面积的住房、更发达的科技产品、更快的交通。

  在明代政治家、军事家王守仁(别号阳明,1472-1529)看来,儒学的名言“格物致知”是说我们必须远离物欲,方能获知被物欲遮蔽的真理。(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

  当我们开始认真关注这一被忽视的前线时,起初看起来并不相关的问题,逐渐指向它们共同的起因──人类无节制的物质欲望。对物质的无限渴望是造成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的根本原因。对技术发展的盲目乐观又让我们迷信技术能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由此继续支撑我们的物质欲望。可每一次的技术进步又往往带来更多的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只有看到问题真正的根源,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明了我们失守的大后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因为中国的古圣先贤的勤俭持家、敬畏自然的思想正是标本兼治的良药。

  如何重建这些饱受现代化摧残的传统价值观?大后方已然失守,传统又在哪里?王守仁的学生,明朝的思想家王艮(1483-1541)说“百姓日用即道”──传统的城市没有了,乡村没有了,建筑没有了,甚至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没有了的时候,祖先的智慧之道、价值观还蕴藏在平民百姓的日用之间,如同我们文化的 DNA 延绵不息。

  《吕氏春秋》有言:“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治理天下大事要从修身入手,淡泊物欲、敬畏自然观念,长久以来一直渗透在传统生活的方方面面。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就是要躬身学习祖祖辈辈残留在平民百姓当中的智慧, 重建我们的传统。让设计回到多数人──平民百姓当中。这是中国建筑不能忽视的前线。因为只有传统,才能成为现代化发展可持续的坚实基础。只有平民设计,建筑才能找回被遗忘的现代主义理想。

  简而言之,平民设计是指设计师放弃私我的形象标签及设计态度,以专业技能实现的高质量设计。在当下的中国,这更具体地包括如下特征:

  一、本土:积极采用本地的材料、工艺和劳动力,守望传统;

  二、节约:造价控制在平民可负担的水平;

  三、责任:以一个建筑项目问题暂时性解决,不造成更多的问题出现,而能昭示对更普遍而深远的城乡居住问题、环境问题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在今日中国,相对于层出不穷的、由大量金钱堆砌的精致而时尚的建筑设计,新的平民设计作品少的令人尴尬。

  如何让我们的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大多数人?这届中国馆的参展作品也许能给出一些启示。即:回到日常生活,特别是回到传统生活中去“问道”。 在此,中国馆愿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它。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与改良、并可延续到未来的设计经验,这里有解决居住问题、环境问题的答案。日用即道!对于这一点,我们非常确信。

  

  本届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梁井宇

  梁井宇,生于1969 年,中国江西省。工作与生活在北京与温哥华。

  梁井宇是北京场域建筑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师。最初因数个艺术空间项目的获奖而知名。之后受美国《庇护所》一书影响甚大,并将之翻译在中国出版。2010 年前后开始信奉佛教。随后三年期间,任北京中心区域大栅栏历史保护区的总规划师,主持策划大栅栏的保护与复兴规划工作。梁井宇是北京建筑大学ADA 研究中心的教授,清华大学设计导师。目前研究课题包括: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甘地经济学,亚洲自然农耕,朴门学和阿米什人社区生活等等。

  参展人作品 简介

  场域建筑:杨梅竹斜街、大栅栏与 Dashila(b)

  杨梅竹斜街项目是北京大栅栏文保区的保护复兴规划的一部分。它肇始于地方政府对这条市容不够整洁、居民随意私搭乱建侵占道路资源、历史建筑保护状况较差的历史街区的美化工程。场域建筑将这一委托转译成大栅栏文保区的复兴催化剂。通过四年的发展,催化作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杨梅竹斜街却已经在短短时间内变身为北京市最具活力的历史街区。之前居住于这片与城市发达地区隔绝的棚户区的社区居民们,也逐渐重新融入到城市的大家庭当中来。

  大栅栏创新计划 Dashila(b) 既是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的延续、修正规划设计 工作,又是该项规划具体实施的一部分。在北京市及西城区政府的支持下,它负责:(A) 对该地区的城市规划内容进行专业范围的研究、调整,并为政府提供政策与管理建议;(B) 对大栅栏的文化、历史资源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寻求文保区城市发展与社区民生建设的新 模式;(C)为政府、开发企业、社会资源、当地居民与商户之间提供开放的交流平台,树 立不同形式的居住与商业开发样本,鼓励和激发多模式的合作,保护及建设大栅栏。目的是 提升区域经济、丰富社区文化、重现大栅栏的历史繁荣。

  马可:无用、土地

  2006 年 4 月 22 日,设计师马可在珠海创立“無用工作室”;2013 年“無用”发展成为中 国首家社会企业原创生态品牌;2014 年 9 月,“無用生活空间”在北京开幕,“無用生活空间” 由民间手工艺展厅、無用家园和有机素食三个部分组成,無用出品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 个生活层面,为渴望探寻生命本质、过上返璞生活的人们提供全天然、零污染、全手工制作 的良心出品。

  多年来無用人的足迹深入到全国各地偏远的贫困地区,发掘当地的特色技艺,帮助手工艺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脱离贫困、开创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之上加以艺术创新,为其注入鲜活的时代生命力,为城市中热爱自然关注环保的人群带来富有艺术美感且经久耐用的生活必需品。

  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社会企业 , 無用所获得的全部销售 收入均用于中国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及传承、给手工艺人提供培训和必要的工作条件等。“以手传心,以衣载道,大爱无界,天下一家”就是所有無用人共同的梦想。

  众建筑:内盒院

  内盒院是一个应用于旧城更新的预制化模块建造系统,自推出以来屡获殊荣。内盒院的本质 是“房中房”,它提供了一种避免全拆重建 ,又相对低廉造价的方法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居 住质量。内盒院是大栅栏更新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对这个离天安门最近的历史街区进 行有效的保护和更新。目前十多个内盒院空间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接下来还会诞生更多的 内盒院。

  大栅栏地区有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卫生间下水管道、保温密闭隔声防潮等房屋质量不足坻的问题,生活上有着诸多不便。在过去的一年中,内盒院由实验性的样板成长为一个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众建筑发展了一种特有的预制复合板材,集成了结构、保温、管线、门窗以及室内外装饰完 成面。板材质轻、易操作、运输也很便宜,用一个六角扳手就可以把它们锁在一起。几个毫 无专业技术训练的人在一天之内就能完成一个完整内盒房子的安装。完成之后的内盒房子有 很好的保温与密闭性能,能耗约为新建四合院的 1/3,造价约为修缮四合院的 1/2、新建四 合院的 1/5。

  润 ·建筑工作室:乡村建造学社

  乡村建造学社立足于徽州地区优良的民居遗产,以及江南地区底蕴泽厚的民居文化。目前,大量的传统木构民居被拆除,移建,败落,不适当的现代建造方式被生硬地植入。如何使本土建筑学重新面对当今江南地区乡村大量的新建需求,同时比较好的延续江南木构民居的气质底蕴、工艺,成为新民居建设第一线的问题以及关键所在。重塑民居的建造道德;改良以及传承建造工艺;延续民居的精神性空间是当今江南地区乡村民居营造的重点。

  乡村建造学社立足于重塑古典或现代村落的内向结构,把设计突破点投射到古典木构,这个本质的问题是:如何使之具有当代设计精神并符合适当工业化的趋势。榫卯木构,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化精髓以及思想精华,具有强烈的情感性以及技术性。近几千年的延续以及本体演化造就了非常成熟的古典木构,当我们讨论重塑一种本土建筑学本体之时,如何使古典木构的法则、力学思想、建造道德、结构等级以及人文之气被重新编排,既具现代设计的精确性以及可计算性,又具备古典木构的强烈象征性以及工艺性,成了头等之事。

  乡村建造学社的主要任务是在古典木构的启发下去研发一种具备高度设计技巧以及工艺性的“木构原型”,并最终在大量的乡村营建中实现预制化构件,现场工匠化营建。

  宋群:与食有关的物

  《与食有关的物》所关注的,并非美食。而是与吃相关的生活形态及其他。吃,是市井生活 的中心。在中国,吃从来都是天大的事。围绕吃的一切,也早已超越了饮食本身。历史地看, 吃是生活哲学。

  作品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人。第二单元:事。第三单元:物。第一单元,由记录采访视频组成,选取 100 位普通人进行口述。每一个人的口述,都围绕一 件与食有关、与自己有关的物。每一个物,都承载了个人的生活记忆。 第二单元:事。由中国北方手工面食的纪录片,以及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吃的历史影像组 成。每一个围聚而坐吃饭的场景,都是时代变迁的注脚。 第三单元:物。由一组以中国北方面条为线索的器具构成,包括了耕种,收割,储藏,烹饪, 食用各个部分,从农具到厨具,再到餐具,贯穿从田地到饭桌的完整过程。

  藉此,试图勾勒出一个饭桌边的中国,一个时间的地图,与吃有关的山川沟壑,大江大河。

  王路:耒阳市毛坪村浙商希望小学

  2006 年 7 月 19 日,“碧利斯”台风引发的暴雨与山洪摧毁了毛坪村原有小学的校舍。湖 南省浙江商会于 2006 年 7 月 29 日紧急筹资 50 万人民币,用于新建一所小学, 即毛坪村 浙商希望小学。包含场地平整、操场设施、课桌黑板、校服等一系列开支。小学总建筑面积 1168m2,实际土建(含室内粉刷)成本 30 万元 , 每平方米合人民币 300 元。2006 年 8 月 5 日, 我们工作室开始踏勘现场,义务承担希望小学的设计工作。2007 年 12 月 8 日,历时一年零 四个月,建成了这所新的小学。

  毛坪村浙商希望小学是一所低造价的、结合基地、应用地方材料,并由村民参与建造的乡村小学,不但具有本土性格和人文内涵,而且富有时代精神。其设计实践是为贫困地区建造和在传承中创新的一次探索。为小孩子建造学习场所的过程,本身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

  场所之中,不但蕴含了需要解决的种种冲突和矛盾,也蕴含了解决矛盾的方法。

  无界景观:安住·“平民花园”

  北京大栅栏片区杨梅竹斜街 66-76 号院夹道是因数百年来居住空间扩张“挤压”而成的一条 长度 66 米,最窄处 1 米,最宽处不足 4 米的通道。居住于此的五户居民有定居在这里 400 余年的老北京家庭,搬来 20 年左右的新原住民,以及暂住的流动人口。这些彼此相邻但相 互陌生的人家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利益需求。无界景观团队于 2015 年初开始对这条夹道 进行调研和改造。

  此次展览中,该项目分为两个部分展出。室内展览内容为多媒体视频,展现无界景观近年来 在老旧街区改造计划中采集整理的杨梅竹斜街的日常街景,以及该街 66-76 号院夹道居民的 衣食住行;展示我们对社区营造的思考与解决方案以及胡同花草堂的产生过程。室外装置— 平民花园是由北京老旧街区中随处可见的废弃物组合而成的花池,意在反映老旧街区居民们 的生存状态:无奈 + 希望。装置是用胡同居民的日用废弃物,依据杨梅竹斜街 66-76 号院夹 道的平面图搭建而成的“实体”夹道。装置中的多媒体视频展示的是夹道中对应的五户居民 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围绕“花草堂”的营造而展开的公共活动直播,以此阐述设计理念, 即通过花草堂的营造,使居住于此的五户居民能够在养花、种菜等共同活动中相互交流,彼 此尊重,创造社区共享价值的理念。

  这是一个在六个月的展期中不断生长变化的装置,其间参观者可以通过参与播种、种植与果实分享等活动来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朱竞翔:斗室

  “斗室”由朱竞翔教授领导的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团队设计建造,它源自为中国偏远乡村 学前教育开发的房屋产品。2015 年中国甘肃省会宁县的偏远乡村落成了十座学前教育教室, 服务于该区域千余名学龄前儿童。每座幼教室都拥有完善的保温隔热处理,面积从 40 至 70 平方米不等。

  房屋采用了基本的格子形状组织,有高低凹凸,能够变化出无穷的游戏。灵活组件邀请儿童重塑大地表面的“建筑”或者“风景”。在幼儿逐步学会使用身体,把自身跟现有世界结合的空间敏感期,幼儿喜欢高低差别,乐于探索里外。狭小的空间、斜坡与楼梯会激发各种运动来促进肌肉与感官的协调。

  原型的基本设计种下变化的基因。幼教室设计成为易于搬迁与改变的形态 : 悬浮于地上的基 础处理、易于由木工作坊进行的加工、大型家具般的安装方式以及结合实施的培训,帮助地 方工匠与基金会员工在设计团队远离后,维护、移动、重置幼教室,或者继续使用组件与材 料。城镇中的幼教室将家具与行为当成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多的用具也可安装于内。结 构保温板材用以提升寒冷地区房屋的热物理性能,轻薄墙身由于凹凸获得了强烈的防卫感。 屋顶通常采用当地的粘土烧制瓦材来建造,以融入乡村肌理。亚热带地区则使用栅格以增强 通风。对望的门扇及小开口将控制空气的流通。威尼斯的展亭使用了更多格栅与帘幕来适应 干热气候。

  左靖:黟县百工、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

  2011 年 7 月- 2014 年 1 月,左靖带领安徽大学学生经过近十次踏访,走遍黟县乡镇,共 寻访到九十项民间手工艺,2014 年 6 月结集出版《黟县百工》一书。作为田野报告,它展 开的是徽州乡村的日常生活画卷。在留下一份手工艺的档案之外,编辑出版此书的最重要目 的,在于搭建一座设计师、艺术家与民间手工艺人合作的桥梁,探索新旧事物的融合,实现 百工新生。本书特别设计了辑佚别册,用玉扣纸、木活字手工印制。作品包括《黟县百工》、 《黟县百工·辑佚》(经过装裱的木活字印刷本)、《黟县百工辑佚印制记》(短片)和木 活字原版。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最为密集的地区,黔东南一带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多年的生态博物馆实践所打下的坚实基础,这些条件让我们可以跳脱目前国内时髦的乡村建设风潮,思考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乡镇建设的真正用意在于,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村寨集体经济,严格控制不良资本进村,保护好村寨的

  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以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言传。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发展可持续的艺术形式,比如与在地文化相关的公共艺术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生态博物馆、创意乡村(民艺中心)和公共艺术的价值叠加,带动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项目地位于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镇。作品通过四个短片来呈现:一为“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二为“空间生产”;三为“文化生产”;四为“产品生产”。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