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流行”的宣誓让道德变得更廉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不侮辱欺诈他人”、“不随意约会网友”、“不沉溺虚拟时空”……广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监察分局和中山大学9月22日联合发起“文明上网,从我做起”倡议活动,4000多名中大学子郑重宣誓《文明上网公约》,并借此向全市青年网民倡导。(《新快报》9月23日)
宣誓,本是宣誓者出自内心的想法与追求,是神圣与忠诚的代名词。然而,当前,宣誓却日渐有泛滥之势:医生宣誓不拿红包;老师向学生承诺不乱收费;闯红灯者被要求当街举手宣誓……如今,又有4000多名大学生“不随意约会网友”的宣誓活动新鲜出炉。实在是弄不明白,“不与网友随便约会”之类事情有必要以宣誓的形式进行自律吗?倘若按照这种思维,恐怕事无巨细、无论衣食住行,我们都要通过宣誓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了。
在网络这种新生公共关系媒介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与什么网友约会、何时约会、怎样约会,取决于个体判断,也带有很大的情绪化,与宣誓不宣誓无关。宣了誓,遇到“情投意合”的网友,约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宣誓,作为一个大学生,也不会随随便便相信一个陌生人。因此,这样的宣誓,即便是并非形式主义,当时出自真心,也不具备多少实际的自我约束力。
所谓“宣誓”,欲要约束的是法律之外的事情,归属于道德范畴。过多、过滥的宣誓,看似是要通过细小行为的自律承诺来提高和强化道德标准,但实际上,却是在变相降低道德防线。道理很简单,连不随地吐痰、不乱仍垃圾、不闯红灯、不沉迷网络等基本的道德行为,也视为难度很大的事情用“宣誓”来加以承诺,难道,起码的做人准则、公德意识、公民理性都已经退化了吗?这样做的结果,当应该做的、能够做的生活琐事以及基本道德都被一一抬升到“社会美德”的高度,注定只能会让道德变得更廉价;而我们,也只能在无处不在的宣誓声中,一点点品尝道德萎缩的苦果。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誓言在罗马中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没有比立誓更能使他们遵守法律了。”但在现代社会,单靠誓言维护秩序的人文基础已经消失。在当下,只有在法律健全的前提下,誓言才可能会实现使人忠诚的目的。而且,这类宣誓还必须是形式与内心的统一,更不可让人违心宣誓。所以,在笔者看来,在时代的视野下,我们更应该学会运用文明、理性的力量——法律与制度力量去保障道德底线。譬如医生收红包,要依靠完善的制度监管去消弭红包的滋生空间,而不是指望医生们举起右手貌似庄严地作出所谓的承诺。在利益面前,誓言的力量太小。无数的事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作者:陈一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