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RONG空间开幕展推“互助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桂森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10月11日,坐落在草场地的RONG空间迎来它的开幕展。命名为&ldq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10月11日,坐落在草场地的RONG空间迎来它的开幕展。命名为“互助社”的开幕群展由策展人盛葳发起,并邀请到蔡远河、李飒、胡庆雁、卢征远、罗苇、秦观伟、谭天、徐跋骋8位艺术家以及RONG空间总监周维共同参与。

  据策展人透露,“互助社”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旨在革新“策展”和“创作”方式的讨论平台和实验过程。所有参与者共同组成互助合作社,执行包括创作、研讨、论坛、传播、写作出版 、作品改造等在内的子项目。“互助社”是艺术生态和系统的缩影,它最终关注的,不仅是孤立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更是整个艺术制度是如何构成、运作、生效、循环的。这不仅将艺术创作及其过程的复杂性直接呈现出来,同时也推进了“展览”自身的实验。

罗苇的作品叫《你们再完成你们的作品的同时,我完成了我的作品》,艺术家罗苇做了一个假前言,意思是说她的作品就是大家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她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呵呵,好“霸道”的观念艺术!

艺术家罗苇发言

  在“互助社”内,8位艺术家分别提交展览创作方案,经由“互助社”共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艺术家本人决定采纳或否决意见,继而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或重新提出方案。什么是艺术?艺术作品是如何被创作的?艺术创作受到何种因素的何种影响?艺术家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探讨、争论、争吵,还是赞同、误解,都是注定会必然发生的。

  “互助”还体现在另一个环节的设置。RONG空间提供了一件艺术家封塔纳的绘画复制品,封塔纳在未经任何描绘的画布上割开口子,终结了“ 绘画”自身。所有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轮流对其进行改造。“作品改造”的传递不是对“ 原作”逻辑的延续,而是一个全新的创造过程,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新生,没有人知道它曾经被改造成什么样?最终将会变成什么?但正是这一无法预知的过程,使人们对之充满兴趣和期待。

RONG空间提供了一件艺术家封塔纳的绘画复制品,墙上展示的是小伙伴们轮流“糟蹋”这件作品。不,是再“创造”啦,过程有点复杂,但最后看明白了,小伙伴徐跋骋给大家颁发了勋章,呵呵!

  此外据悉,所有“ 互助社”社员从入社起开始记“日记“,记录该项目进程中对于自己言有意义的所有信息和想法,并配合各类草图和图片。每位“ 互助社” 的参与者介入组织的程度和性质大相径庭,那么,这无疑将有助于立体多面地了解和看待“ 互助社”。因此,最终的出版物不仅是一本画册,也是一本可以阅读的日记、 散文、小说、学术、文集、策划指南、创作手记。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词: 互助社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