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赵葆秀:京剧传承需要代代接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由中影集团等投资拍摄的京剧电影《袁崇焕》近日在北京首映,堪称京剧界一大盛事。这部汇聚了余派、梅派、裘派、李派、叶派、杨派6大流派,于魁智、赵葆秀、李胜素等13位名角的“戏曲电影大片”,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上映几天来在京剧界、电影界和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记者近日特别采访了在影片中扮演主角之一“袁母”、又刚刚入选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戏剧”类代表性传承人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听她讲述了参演的体会和对京剧传承的想法。
    记者:京剧《袁崇焕》已经成功演出了好几年。此次出演京剧电影《袁崇焕》,您怎么处理从舞台表演到影视表演之间的转换?
    赵葆秀:我感觉京剧电影《袁崇焕》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京剧舞台艺术的唱段、身法等基本艺术元素和表现方法。导演和剧组很尊重京剧艺术规律,他们下了很大功夫,在吃透舞台艺术特点的前提下,再用影视的手法来拍摄制作。当然,在摄影棚里,肯定会对舞台上一些过于夸张和程式化的表演做一些处理。但总的来说,没有特别不适应,能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自由地表达出来。可以说,这部影片称得上是舞台艺术和影视手法的一次完美结合,对弘扬京剧艺术必将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记者:在您看来,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赵葆秀:主要在京剧的普及和培养观众方面。一出戏在剧场里演,即使满座,能看到的也就1000多人。在一个地方演出两三场,就要换个地方去演,又得重新装台。100多个演员,行动起来,不仅耗时,开销也很大。而拍摄戏曲电影的投入不算很大,拍摄制作完成后发行拷贝就行。这样成本一下子就下来了,但观众人数却上去了。而且我们的电影本身是高清晰的,观众想看的艺术元素都能得到很好的呈现。这对京剧的普及大有裨益。另外,以往受交通、票价等因素制约,不能来城市进戏院看戏的戏迷也可以看到了。这也能大大增加京剧观众的数量。
    记者:说到观众这个话题,不能不提到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去年年底,这部大制作、拥有豪华演出阵容和华美舞台设计的《赤壁》在国家大剧院连演10场,场场爆满;经过修改打磨,近日再次演出10场,仍旧火爆。期间还在纽约时代广场放映了录像。您怎么看京剧《赤壁》?
    赵葆秀:我前几天专门去国家大剧院看过,门口排队等票的人非常多,上座率确实很高,而且以青年人居多。我听说《赤壁》最初的创意就是为了吸引“80后”、“90后”观众来看京剧。因为一下子让他们看老戏,那种“一桌两椅”式的,他们可能看不懂,也没兴趣看。通过视听方面的大制作,可以很好地吸引他们入门。
    记者:但有人也提出,京剧是写意的,看的是“角儿”的唱念做打,布景太实了、灯光太炫了,会削弱观众欣赏演员的表演,影响他们的欣赏习惯。
    赵葆秀:培养观众群,特别是培养年轻人观赏的兴趣和能力,对京剧艺术至关重要。年轻人喜欢声光电的冲击,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老剧种进行新包装。其实前人也走过这条路。梅兰芳先生当年就通过做布景、打灯光、演时装戏来吸引观众。艺术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赤壁》这样的创新,我是支持的。而且这种创新和“一桌两椅”的传统形式可以并行不悖。大家应该一起来探索,使现在的观众更好地接受和喜爱京剧。其实现在的老戏迷大多也是当年那个年代的纯现代戏培养起来的,现在不也热衷传统戏吗?对于京剧的发展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观众,开拓市场。
    记者:京剧的传承,确实离不开观众,也更需要京剧演员自身的代代接力。您怎么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个角色?
    赵葆秀:传承京剧是一个义务。我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受益者。我的老师李金泉也是非遗传承人,今年80多岁了。他把从前人那继承来的东西和自己发展的东西以及自己的舞台经验“掰开了揉碎了”传授给我,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老一辈艺术家对自己的弟子都很有责任心,看到我快成熟时,我的老师就告诉我要有自己的戏,意思是你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所发展,这样才能立得住。我现在也有不少弟子,更能体会老师们的用心。有时候,学生演得好了我会感动得掉眼泪,我自己演好了都没这么激动。作为非遗的传承人,我就是要把老一辈的责任心和艺术继承过来,继续培养下一代,而京剧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薪火相传中得到继承和发展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